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丹琳 《视听纵横》2006,(6):109-109
在专题片的创作中,声画关系的主要表现是画面和解说之间的配合与协调。但是,专题片中的声音并不仅限于此,而是多种元素的综合。卡雷尔&;#183;赖兹说:“最理想的是,不给观众有时间分辨音响与画面的关系,观众只因当接受那联合起来的效果。”专题片中的声音成分主要有:人物同期声,解说词,音乐,自然音响。  相似文献   

2.
作者从实际工作中,总结了人物专题片策划工作方法。作者从确定选题、整体结构构思、解说词运用、现场运用、同期声运用、音乐运用等几方面论述了人物专题片的策划工作。  相似文献   

3.
电视专题片的创作,除却画面语言之外,有声语言也是重要的语言表达形态,这种有声语言主要体现为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因此解说词的创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且逐渐成为一种独立文体。优秀的解说词和小说、诗歌、散文一样,有着无限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如《话说长江》《邓小平》这些脍炙人口的优秀解说词,  相似文献   

4.
解说词是电视新闻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画面、人物同期声、现场效果音、字幕等共同构成了电视新闻的语言符号系统。一条电视新闻中,解说词和其他  相似文献   

5.
李晓峰 《视听界》2002,(6):71-73
近年来,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呈现出一种明显的态势:创作者们越来越重视同期声的使用。虽然传统的电视专题片制作模式的影响仍然存在,但是在实践中,创作者已经突破了解说词先行的创作模式与方法,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同期声的使用。本文试通过对变化中的同期声使用的描述,分析这种发展  相似文献   

6.
专题片解说词的写作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爽 《记者摇篮》2009,(5):28-28
作为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是对电视画面内容的文字解释和说明。一个好的电视专题解说词应当符合电视节目的普遍特点,应当与画面相得益彰、互为补充,通过独到的视角,揭示出画面背后无法表达而又引人深思的东西。如果说专题片整个画面是龙,已经初步阐述了事物的原生态,那么专题片解说词就应该是点睛之笔,它应该给整个节目注入精神与灵气.  相似文献   

7.
在创作一部电视专题片的时候,谁都会遇到画面与解说词的处置问题。为了让画面与解说词巧妙融合,更好地展示作品的主题思想,常使创作者煞费苦心。的确,这是能否拍出一部优秀电视专题片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  相似文献   

8.
电视新闻专题解说词与画面的“加乘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是视觉艺术。作为重要艺术表现手段的解说词和画面构成了电视新闻专题片的有机统一体。解说词和画面由于功能不同而相互对立,但又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缺一不可。解说词与画面的统一。就是发挥各自的传播功能和优势,并在两者有机结合中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创作电视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9.
钱猛 《视听纵横》2002,(5):50-50
电视纪录片作为电视节目中一种独立的表现形式,在创作过程中,声音的创作远比画面的创作要复杂得多。这不仅仅是因为声音成分复杂,更是因为人们对声音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了。纪录片中的声音成分主要有:人物同期声、自然音响、效果音响、解说词、音乐,它们在作品中经常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形成一种综合性的声音效果。关于声音和画面的关系,一直是电视纪录片创作过程中争论不休的问题,而这种声画关系的争论又往往表现在对声音的认识上。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对声音的认识,主要有这样两种偏差:一种是主张以画面为主,声音是为了补充画面的不足,它注重的是画面的冲击力和表现力;而另一种则是强调解说的作用,画面只是图解解说的意义而已,它注重的是解说词的表意作用及创作主观情感的抒发。虽然这两种认识各有各的理由,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们都忽视了电视本身所具有的表现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一部有感染力的电视专题片,除了内容深刻,画面真实,音乐和谐之外,解说词是否有鲜明的语言特色,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声音因素。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写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片子的质量。解说词创作是以文字为基础,以电视专题主题为脉络,以电视其它元素为依附,通过创作人员思维组织,文字排列而形成的一种特殊文体。这种文体与我们平时看到的各种  相似文献   

11.
电视专题解说词实际是电视专题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对电视专题片画面内容的重要解释和说明,使专题片与解说词达到相互补充和印证,使文字和画面形成天衣无缝的配合,达到最高的视听艺术境界,这是电视专题解说词写作的最终目的。基于此,就电视专题解说词写作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以期为电视专题解说词写作起到引导和启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电视专题片不同于新闻,其制作手法更加复杂,包括画面、解说、同期声、背景音乐、音响声效、字幕、特技等等,各种制作手法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里,我们只来探讨电视专题片中的声画关系问题。声,声音。电视专题片的声音大体有四种:配音解说、同期声、背景音乐及特殊音效。这四种声音与画面之间互相依存、互相加强,共同  相似文献   

13.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就是大家在电视屏幕上常见常闻的有声语言,它以文字的形式出现,用以反映社会生活,表明作者的创作意图,同时阐述作者创作思想的一种重要语言形态。与纯文字作品不同的是,电视解说词需要与电视画面结合,形成一定的屏幕语言传递信息给观众。所以电视解说词不同于其他解说词,本文笔者就将从几个方面谈一点有关电视解说词的写作对策。  相似文献   

14.
赵烜 《新闻前哨》2013,(8):79-80
人物电视专题片隶属于表现性电视专题片,拍摄时要保证人物的真实性,同时还要对人物进行多角度的艺术表现和主观介入。一般说来,人物电视专题片的叙事有三个方面的特征:首先是画面加解说,即人物的生活片段加上相关的解说,要使画面和解说相辅相成,和谐统一;其次是追求艺术表达,这种表达要求把字幕、解说、构图、影调、色彩和音乐等艺术之美表达出来;最后还要进行主观介入,要客观地记录在人物身上发生的各种事件,同时把人物对外界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来。具体的叙事手段有解说词、蒙太奇艺术手法、音乐、表现性材料等。  相似文献   

15.
每当我们看一部好的电视专题片常常希望能读一读它的解说词,解说词是专题片的重要组成部分,解说中的精彩之句,常使人印象难忘。然而当你拿到解说词时,你会发现解说词是无法脱离画面而独立存在的,这就是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独特性,它在写作上更是区别与其它文体,有自己特殊的规律。如果说影象是电视专题片的躯体,那么,解说词就是电视专题片的灵魂。电视专题片的构成基本是由视觉和听觉两大基本要素组成,而解说词是听觉要素之中最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宁国铭 《视听》2018,(6):28-29
纪录片解说词在纪录片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与纪录片画面和后期剪辑相辅相成,起到补充画面、深化主题、营造意境美等作用。在进行纪录片解说词创作时,要使其既能保持纪录片的本质——"真实",又能和其他素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帮助创作者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从而深入浅出地传递主题。本文主要结合纪录片解说词的作用为纪录片创作提供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17.
冷冶夫 《当代传播》2003,(3):89-89,88
在我国的电视发展史上,学术研究素有"声画关系"之争.因为这一论争最初是针对"画面加解说"的纪录片制作模式展开的,把纪录片简单分为"声"、"画"系统本身就打着时代的烙印,所以,按照一般的理解,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理解,这个"声"指的就是"解说词".  相似文献   

18.
电视同期声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画面和声音,有着烘托气氛、突出主题、展示人物个性、增强现场感的作用,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新闻和专题片的制作中,恰到好处的同期声使用常有画龙点睛之妙。那么在拍摄过程中,有哪些环节需要我们注意呢?下面就让我们从同期声采访的构图和背景两个方面来讨论下:  相似文献   

19.
一个好的电视专题解说词应当符合电视节目的普遍特点,应当与画面相得益彰,互为补充,通过独到的视角,提示出画面背后无法表达而又引人深思的东西。如果说专题片整个画面是龙,已经初步阐述了事物的原生态,那么专题片解说词应该是点睛之笔,给整个节目注  相似文献   

20.
电视内容是由画面和解说词两部分组成的。解说词的写作要适应声画合一的意境,从构思、行文,到表现形式,这都有别于一般的文体写作。除了要考虑电视的特点,进行整体构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