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根据对我国优秀短跑运动员杨耀祖、倪震杰的培养 ,对短跑运动训练、比赛的规律及安排进行总结、探讨。研究认为 ,如何合理安排全年训练和比赛 ,尤其是赛前训练的安排、对运动员心理状态的调节 ,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只有在赛前对各种因素进行有效地调节 ,合理调控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 ,才能在重大比赛中创造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通过对宋江武校参加22届省运会跆拳道运动员首轮比赛的赛前不同时间段,不同训练年限进行调查分析,提出调节最佳赛前心理的方法及合理化的建议,希望能够引起重视,并期待我国跆拳道运动员在大赛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1结果与讨论1.1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分析所谓赛前状态是指运动员为参加比赛而进行一定的准备之后,在临赛前从技术、战术、身体机能、心理等方面所处的状态。最佳赛前状态也叫最佳竞技状态,应包括最佳技术状态、最佳机能状态和最佳  相似文献   

3.
郭克军 《体育世界》2008,(8):110-111
赛前训练是比赛的专门准备与训练阶段,而比赛能力是指运动员在正规的比赛中,表现出的最高专项成绩或战胜对手的能力。赛前训练阶段是运动员在比赛期能够达到最佳竞技状态的重要阶段,对运动员比赛能力的提高有直接的关系。赛前训练的任务是要把运动员已获得和已具备的运动竞技能力,通过赛前训练更好地表现出来,形成最佳竞技状态和最高竞技能力,保证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创造最高专项成绩。  相似文献   

4.
赛前训练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赛前训练安排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运动员能否在重大比赛中发挥出最佳竞技状态,取得比赛的胜利。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综述了目前有关赛前训练的几个研究问题,包括:赛前训练的概念,时间安排,训练内容,训练的方法与手段,负荷安排和利用生化指标对赛前训练期运动员身体机能和训练负荷的监控。  相似文献   

5.
李忠 《体育世界》2009,(12):86-87
根据这几年我对学校某些田径运动员的实际观察,对运动员在运动训练、比赛规律及赛前训练安排进行深入总结和探讨。研究后认为如何合理安排训练与比赛,尤其是赛前训练的安排,对运动员心理状态的调节,将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只有在比赛前对各种因素进行有效地调节,合理调控运动员使之达到最佳竞技状态,才能在田径比赛中创造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身体机能监控在马拉松运动员赛前训练中的作用,帮助运动员在赛前调整到最佳竞技状态,提高比赛成绩,对我国优秀男子马拉松运动员韩刚及其3名陪练在备战2007年北京国际马拉松的赛前3个月训练中进行了全程的生理生化指标监控,通过测定血清睾酮(T)、血清肌酸激酶(CK)等生化指标,找出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变化规律,合理的安排了运动员的赛前训练,使运动员的成绩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结果显示:通过身体机能的监控和合理的训练安排,韩刚等几名运动员在2007年北京马拉松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韩刚以2:8:56的成绩获得国际第三名,打破全国纪录,达到奥运会A标,创个人历史最好成绩。  相似文献   

7.
应用脑电压缩谱分析技术,对国际健将级游泳运动员刘禹,在赛前实施高原训练前后的脑功能进行个案分析,评价其高原训练的效果。结果:1)运动员在下高原后赛前调整的10天中,其脑主序参量形式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信息熵水平大幅度升高,信息离散趋势明显;2)运动员的血液指标反映其机能状态良好。结论:1)刘禹高原训练后参加全国比赛的成绩下降,是赛前训练强度及内容安排不合理,导致了脑突触功能矩阵协同水平的重调,脑功能的状态结构水平发生变化,表现为信息熵离散,而信息熵或主序参量离散或右移,导致运动员竞技能力下降;2)在高水平运动员的运动训练中,生理生化等监控指标仅能反映运动员的机能状态,但是不能正确反映出运动员的竞技状态。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击剑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表现、产生不良赛前心理状态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对击剑运动员进行赛前心理训练的建议,以期为击剑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最佳竞技状态,进而取得优异的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现代运动实践表明.科学安排赛前训练,对于运动员能否在重大比赛中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得比赛胜利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使运动员的实际水平在比赛中得到发挥.保持理想的竞技状态,其中有无规律可循,应该如何合理地安排训练和比赛.这是摆在每个教练员面前的难题。本文以优秀青年短跑运动员王雯珊的训练和比赛情况为内容,对短跑运动员的训练规律作一些探讨.以期为短跑项目的赛前训练、最佳竞技状态调控理论与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跳远运动员的赛前最佳竞技状态调控中的重要环节即赛前的训练内容,训练手段、训练方法及赛前心理训练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以期为丰富赛前竞技状态调控理论与手段提供一些方法学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武术运动员赛前情绪及临场应对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68名参加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武术锦标赛的运动员的赛前情绪状态及其临场应激应对方式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名次前列的武术运动员的个体失败焦虑、社会期待焦虑得分低于名次后列的运动员,且其与比赛名次呈显著相关,而在自信心与躯体焦虑因子上差异不显著,与比赛名次也不存在显著相关,赛前情绪是影响训练水平与比赛成绩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名次前列与后列运动员在面对各种应激源时,4种不同的应对方式均有采用,但前者在采用进攻式应激应对策略的得分均高于后者,而在采用回避式应激应对策略的得分则是大部分都低于后者,赛前情绪各因子与临场应激应对方式各因子呈一定相关,表明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认知-情感调控训练法、模拟应激训练法、放松训练法与控制点训练法等是几种可以改善赛前情绪状态及临场应激应对方式的有效方法与手段;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赛前训练不仅是单纯的竞技技术训练,还应包括必要的、系统的心理训练内容。各种训练方法应根据具体运动员在各训练阶段的实际需要进行科学组合,使能发挥最大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以四川省艺术体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运动员备战全运会前的膳食进行调查,利用"运动员及大众膳食营养分析与管理系统软件"进行分析;发现赛前减控体重期的膳食问题,为运动员合理膳食和调整赛前状态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运动员赛前减控体重期的膳食营养素摄入量偏低,每人每日总热量和多种营养素的摄入量均低于推荐值。  相似文献   

13.
赵鹏 《体育科研》2013,(5):67-71
目的:对国家男子举重队重点队员在2012中国举重锦标赛(奥运选拔赛)和奥运备战赛前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监控,总结现有的赛前训练的模式,为教练员及时了解运动员的身体反应、修订训练计划和调整训练负荷、保证运动员在大赛前机能处于良好状态提供参考。方法:在国家男子举重队2012年奥运选拔赛和备战奥运的赛前期,运用生理、生化指标对国家队5个重点级别,6名运动员进行训练监控。结果:奥运选拔赛前的训练模式为赛前第2周训练强度和负荷达到最大,之后训练强度和量缓慢降低。奥运备战赛前的训练模式是大强度大负荷周与小强度小负荷周交替出现,总体呈下降趋势。选拔赛的赛前模式优于奥运备战的赛前训练模式。结论:两次赛前训练结果比较发现,锦标赛赛前训练模式优于奥运备战赛前训练;训练强度起始较大随后缓慢下降,整体训练负荷较稳定的训练可以保持运动员在赛前训练阶段的生理机能的稳定,同时提高运动员的肌肉爆发力,增强竞技状态;强度中等、训练负荷较大且整体训练量呈波动趋势的训练易于给运动员造成一定的身体不适,引起运动疲劳的积累,导致赛前竞技能力的降低。  相似文献   

14.
在竞技体育思想的影响下,竞技武术套路在创编、演练、裁判评判标准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其他表现难美的项目一样,武术竞赛中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对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有关赛前心理训练及比赛期心理调控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教练员在训练和竞赛中对运动员的教学、指导训练等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采用马腾斯的运动竞赛状态焦虑量表的中国修订本,对参加全国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的运动员进行了不同场次的问卷调查,目的在于揭示焦虑影响因素的变化对青少年武术散打运动员比赛的影响,用于指导训练和比赛。研究结果表明,训练年限长的运动员认知焦虑低于训练年限短的运动员;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认知焦虑逐渐下降;运动水平的不同认知焦虑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生理、生化、心理测试和运动员自我监控研究了10名武术套路运动员赛前身体机能、心理状态和技术状态与比赛成绩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赛前训练中的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尿素等3项生化指标与比赛成绩的关系经统计学检验具有显著性意义;POMS量表中紧张、慌乱等2个心理因子与比赛成绩的关系经统计学检验具有显著性意义;运动员自我监控指标中"技术、难度、情绪"等3项指标与比赛成绩的关系经统计学检验具有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射击运动员赛前心理应激调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根据运动员赛前心理应激特点,采用了一系列赛前心理调控方法和措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使运动员较快地掌握心理激调控方法,消除心理障碍,为运动员在比赛中达到最佳技状态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8.
国家优秀游泳运动员赛前训练的生化特点及机能评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解游泳运动员赛前训练中身体机能的变化规律,测定了在备战2002年亚运会赛前集训的国家游泳队12名男子运动员、14名女子运动员赛前训练期间某些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赛前国家游泳队运动员的各部分机能指标随运动强度呈现不同的阶段变化,赛前1周基本调整至较好状态,提示备战2002年亚运会赛前集训的训练安排基本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备战十运会的过程中,对山东省优秀举重运动员的赛前膳食进行了调查,并且利用“运动员及大众膳食营养分析与管理系统软件”进行分析,发现赛前运动员膳食中的问题并且及时解决,为运动员赛前减控体重和调整赛前状态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运动员存在膳食摄入结构不合理现象,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蛋白质脂肪摄入过高,部分维生素、矿物质摄入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