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对公文语体风格作了较全面的论述。全文分两大部分:一、公文语体风格的主要内容:简要明白、平易朴实、庄重准确。二、实现公文语体风格的手段:在词语方面经常采用行文和介词结构惯用语。“的”字结构,双音词和词组的节缩;在语法方面经常采用介宾词充当定语、状语,联合词组充当句子的各种成分,“非名词性”词语充当宾词,文言句式,省略句子成分,共用与并列成分的含说方式;在修辞方式上,主要使用消极修辞,也适当运用积极修辞;在逻辑方面论述了公文中模糊词语的概念、种类及其作用;在章法结构方面指出了公文语体都有一定程式,其正文大都分层列项。  相似文献   

2.
公文语体使用的场合一般比较正式,其语言运用呈现出简洁、明确、庄重、程式化、锐范化等特点.这些特点在公文语体的词汇、词法、句法、篇章、修辞等方面都有所体现,本文将就汉俄公文语体在词汇运用方面的特点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3.
复合句在科学语体、公文事务语体、口语语体和文艺作品中广泛使用.了解并掌握其使用的修辞手段以及复合句中连接词的修辞作用,有利于正确进行语言交际,促进语言的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定量研究方法,考察修辞的具体使用,发现“公文有修辞”,修辞是在公文中有大量的应用,并且有其内在的使用规律:公文中出现的辞格种类有限,主要有排比、对偶、反复、引用等四类;而消极修辞运用比较多,涉及到炼字和炼句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公文写作中修辞的使用建议:修辞运用不能脱离公文语体特征随心所欲地使用,要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公文语体、文艺语体与修辞方式的选这为研究对象,根据两种语体交际目的、交际领域、交际方式的特点,比较分析它们选择语言材料、修辞方式的不同倾向,探讨语言表达手段与不同语体的对应关系,深化修辞的现实原则:从表达主体的需要出发,力求适合语体,切合题旨,适应语境。  相似文献   

6.
通知语体具有明显的指导作用,它是上级对下级工作进行领导与指导的一种工具。作为公文语体的主要形式,通知语体的使用频率很高。了解和分析通知语体修辞特点,无论是对通知的写作者还是对通知的阅读者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主要从词语、句子、修辞和语气等方面简要分析通知语体的修辞特点。  相似文献   

7.
转折词语的连用是指在同一个句子中两个表示转折意思的词语连用。本文以不同语体的文章为对象,考察了转折词语在公文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和文艺语体中的连用情况,并从功能和修辞的角度分析了转折词语连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手机短信在语言材料、修辞方式、风格特征等方面有其显著特点。非公文事务型短信主要用于娱乐、交流情感等,具有诙谐幽默、语体多样、文符交叉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汉语词的比喻义和修辞中的比喻都有一个比喻过程,但有区别。比喻义属词汇学的范畴,由于比喻的长期使用,喻体的词义已成为本体的词义,其性质是长期固定的。修辞中的比喻只存在于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性质是临时的。在公文中,如按公文语体要求,运用比喻修辞和词的比喻义,可达到用具体说明抽象、浅显说明的深奥、生动代替平淡、熟悉说明陌生的语言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文中简略地论述了十六大报告辞格运用的特点 ,从修辞的一个角度管窥了报告的艺术特色 ,同时也提及了公文语体运用辞格的特殊之处。  相似文献   

11.
公文语体,就是用以体现公文的体裁特征并与特定体裁相匹配的程式规范与公文语言.汉魏六朝时期对公文语体的批评主要是从程式用语和语体特征这两个方面来进行的.  相似文献   

12.
周璨 《考试周刊》2011,(89):23-24
公文写作作为应用写作科学中一个独立的分支体系,有其自身的本质特征。本文以公文语言的语体色彩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公文写作的特点和写作基本构成要素中的语言运用、修辞和表达方式的选择使用等,从而从一个侧面论述公文语言的质的规定性。  相似文献   

13.
行政公文是一种具有规范性以及法律效率性的应用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行政公文也出现信息化的现象,以便提高行政公文发出和接受速度。行政公文的发文机关为了更加规范、鲜明、精准的表达自己的意图,运用特定的修辞手段来增进语言的表述,增强行政公文的表达效果,达到更好地表达其意图的目的。本文首先对行政公文的修辞方法进行了介绍,对行政公文和公文修辞的定义界定了概念,并解释行政公文修辞的价值,以便引起人们对行政公文修辞的重视,从工具性、载体性和沟通性三个方面对行政公文的修辞职能进行了分析对行政公文修辞的研究对象进行探析,力图明确行政公文修辞的原则、风格以及修辞特点等。并介绍了几项行政公文修辞技巧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文辞排列方式的类型及其与语体的关系问题,还是一块处女地。本文通过对大量语言事实的考察后认为,文辞排列方式可分为并列性成分的分项排列、单项成分的移行排列和仿图排列等类型,文辞排列方式适用于公文语体、政论语体、科技语体和文艺语体,而这种广泛的适应性恰与文辞排列方式的修辞特点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修辞?修辞就是人们“在运用语言时,根据一定的目的精心地选择语言材料这样一个工作过程”.修辞有一定的具体手法,加比喻、夸张、双关、对偶等,这些通常被称为“辞格”.那么,什么是语体呢?语体,实际上就是“根据说写的目的、内容、对象、场合的不同而形成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的综合形成的不同的语言体系”.就书面语体而言,它一般划分为公文语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自然流畅、形象生动、意义凝练三个方面分析了公文中惯用语的作用,指出其运用应遵循的原则:注意其产生的时代和适用条件,要切合公文的语境;分析其思想性和科学性,要切合公文语体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多数修辞著作不满足于单讲修辞方式(修辞格),都增加了词语的选用、句式的选用、语体风格之类的内容。修辞著作在讲词语选用时毫无例外地都谈到词语的语体色彩,可是谈句式选用却没谈及语体色彩方面的问题。句式究竟有无语体色彩?选择句式要不要注意句式在语体色彩上的差异呢?我们认为句式也有语体色彩的差异,选用句式不能不注意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司法文书属于公文语体,“准确性是公文语体的生命”,“简洁性是评价公文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但和一般的公文相比,司法文书在语言上要求更精确,更简洁。这是由法律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下面,我们从上述两个方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9.
修辞要适应题旨和修辞要适应语境,是修辞研究者大都认定的修辞的两条基本原则。对于修辞要适应语体的问题,直到八十年代末,修辞学界意见还很分歧。综合起来看,有三类意见。第一类——不提修辞要适应语体是修辞的原则。持这类意见的代表人物有陈望道、张弓、范晓等。他们只提题旨和情境或语境为修辞原则,不提语体为修辞原则。但是,他们在各自的论著中涉及或论述了语体和语言各因素的关系。在这方面,张弓的论述可以说是奠基性的论述。这说明他们对语体的性质和作用有独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语体特点出发对萧红的抒情语体作了分析,认为:萧红的抒情语体非常重视利用语音来传达情感,在选词构句方面经常偏离语法规范并且大量运用比喻、拟人、反讽等修辞手段来强化情感的表达。这种抒情语体的形成与萧红的个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