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辽朝东京道民族众多,周边地缘政治环境复杂。为加强对该地的统治,契丹统治者在军事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独特的军事制度和极具针对性的军事行动。本文以东京道军事问题的研究成果为中心,从东京道的政治建设、军事制度和军事行动三个方面对目前学界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2.
四时捺钵是辽朝皇帝刻意保持其游牧民族习俗的重要体现 ,反映了辽朝统治中心的游动性 ,原受中原王朝控制的南京地区也受到其影响。辽圣宗统治时期正是辽宋关系发生重要转折的阶段 ,澶渊之盟以前辽圣宗频繁到南京地区春捺钵 ,而在此之前和之后的辽帝大都未选此地捺钵 ,所以本文从解释为什么圣宗在那时选择南京春捺钵入手 ,进而阐述此时期南京城的重要职能和地位。通过分析原因有二 :一为自然环境优美 ,二为辽宋战争之缘故。南京因其特殊的地形成为辽朝的军事前哨 ,又因发达的农业经济而成为重要的物资战备基地 ,再者南京地理位置特殊而成为辽朝的政治枢纽。所以通过本文的分析阐述 ,反映了辽南京自身的发展及其对辽朝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辽朝与回鹘关系主要表现在行政建置上,辽朝通过设置阿思懒王府、回鹘国单于府、沙州回鹘敦煌郡王府、甘州回鹘大王府、高昌国大王府等属国机构,并授予回鹘首领刺史、县令等官衔对回鹘进行经略;经济贸易上,辽上京设置回鹘营管理回鹘商贩,高昌设立互市场所进行双方贸易;文化交流上,回鹘进梵僧名医;回鹘使者观诸国使者礼,辽朝观回鹘本俗舞蹈,派遣使者出使回鹘观其风俗,厚赐回鹘使者,以增进双方礼仪风俗交流;朝贡上,辽朝设立同文驿以供诸国信使居住,回鹘向辽朝朝贡68次之多;军事上,辽圣宗时曾四征甘州回鹘,辽朝对回鹘经略主要目的是保证草原丝绸之路畅通,加强对西北诸部族控制,维护整个西北属国属部体系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4.
北宋时期,在宋夏沿边交界处,因战事不断,宋朝设置的民兵性质的弓箭手发挥了相当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军事领域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戍守捍边、耕垦备战、参与战斗御敌和修筑军事工程,以及代正兵以省军费、开发地方、战斗御敌等方面。这一民兵性质的军事建制及其所发挥的军事效能,不但对北宋政府有效抗御党项、契丹族的扰攘侵掠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而且影响到周边辽朝和金朝的军事建制。  相似文献   

5.
射猎文化是辽朝的立国之本,在辽朝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辽朝体育深入到国家行政管理的各方面,形成了较为全面、规范、以骑射为主要特色且形成定制的体育文化体系.分析金、元、清等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体育,会发现它们都是在辽朝体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都有辽朝体育的色彩.研究辽朝体育对研究北方民族体育史和古代体育文化的发展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辽朝与后唐的定州之战发生于辽太宗即位之后,是辽太宗践行武力入主中原政策的一次试探。定州之战的导火索是后唐王都的反叛,辽朝出兵援助王都进而引发了辽朝与后唐的武装冲突,最终以辽朝兵败而结束。辽朝兵败的原因有出兵非时、军队补给不稳定、中原人民的反抗、地形限制等多种因素。定州之战对辽朝与后唐政权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战后的辽朝与后唐的政治格局和社会面貌都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萧挞览是继耶律休哥、耶律斜轸之后辽国的又一员虎将,他有勇有谋,多次带兵攻宋。景德元年(1004)澶州之战,他当时是辽军统帅,却被宋军射杀于城外,他的死促使澶渊之盟的签定。对于他的死,学术界以往大都视为偶然,对于有关的细节并没投以太多的关注。本在进一步搜集史料的基础上,对史料作对比分析,从而努力把对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研究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8.
王安石辞去宰相的那一年,辽朝趁机派大臣萧禧到汴京谈判辽宋边界问题,提出无理要求。为了对付萧禧,宋神宗就改派沈括去谈判。沈括办事认真,而且精通地理,他先从枢密院的档案资料中把过去议定的边界都查清楚了,再画成地图送给萧禧看,萧禧才没话说,辽朝鲸吞宋朝领土的阴谋未得逞。沈括为了维护宋朝边境的安全,十分重视地形勘察。他曾利用巡视定州(今河北定  相似文献   

9.
军事体育所培养的尚武、争胜与不畏艰险的军事素质是辽朝的立国之本,全民皆兵与军事体育的制度化是辽朝实力强大的保证,射猎体育是辽朝军事体育的主轴.皇帝的榜样对辽朝军事体育的发达影响很大,辽朝军事体育对后人仍有影响与启迪.  相似文献   

10.
十世纪初至十二世纪我国北方的契丹族所建立的辽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中的一个重要朝代,曾与中原的五代十国、北宋并列被称为“南北朝”。在辽朝二百多年的历史画卷中,契丹族中出现了不少有作为的历史人物。就辽朝的官吏而言,除少数汉人及奚和渤海等人外,多数是契丹人。有人说,辽朝的  相似文献   

11.
统军司是辽代设立的重要军事机构之一,据《辽史·百官志》记载共有南京都统军司、西北路都统军司、乌古敌烈都统军司等多个机构;试以南京统军司为主体研究对象,从该机构的设置与职官、管辖区域和职掌等方面进行分析,使我们得以更全面的了解辽代军事机构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辽代风俗有别于中原王朝,其妇女形象也与同时期的北宋有所不同,她们或以诗文才华出众,或指挥军队杀敌立功。建国伊始,辽朝妇女的贞节观念较为淡薄,但在与北宋的长期共存中,这一现象到辽代后期有所变化,特别是在汉族妇女之中。  相似文献   

13.
刘春霞 《安康学院学报》2011,23(1):58-61,65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其文集中包含着丰富的军事思想。范仲淹军事思想的产生,与宋廷积弱、战争屡败的情况下文人儒士普遍关注兵学问题的士风有关,也与其经略边防的实践经验密不可分。范仲淹的军事思想主要包括:关于改革朝廷军事政策的观点;反对冒然兴兵、主张以"和"、"守"为主的边防政策。  相似文献   

14.
耶律余睹事件是指发生在辽朝末期天祚皇帝保大元年(1121年),最高统治集团为争立储嗣而引发的文妃被害、晋王受牵、耶律余睹降金的事件。经考证,得里底(萧奉先)陷害,并非余睹要谋废辽主,事发地当在"军营"之中,驸马萧昱参与了余睹事件,余睹投降金后由于不得志最终又背叛了金,一度想要投靠夏,但又遭到拒绝,最终被杀而告终。  相似文献   

15.
汉武帝元朔四年汉匈河南地战役后扼黄河渡口置西河郡以强化北部边疆纵深防御,将其经营为集结军队的军事基地和重要产粮区。东汉时西河郡为北疆防御北匈奴的前沿和监护归附南匈奴的军事机构,北匈奴势力消失后,东汉因国力衰退西北疆土内缩而内迁西河郡。西河郡的设置变迁与两汉王朝军事实力变化及奉行的边疆政策相关  相似文献   

16.
淮南之战是宋初赵匡胤与后周藩镇李重进之间展开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平定了后周藩镇最后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进攻,对于稳固赵宋政权、重建江淮军事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这一重要战役,学界关注不太充分,既有研究多侧重于军事史学,且颇有舛误疏漏。为此,本文采用历史军事地理学的视角来重新审视这一战役,以期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修正、丰富学界的某些认识。  相似文献   

17.
郑州市惠济区岗李村发现明代《故武略将军李公墓表》石碑一通,碑文记述墓主李斌于明初从于行伍,后又参加靖难之役,因屡建战功,由小旗逐步晋升为千户,致仕后卒葬故里,其后世子孙亦承荫世袭千户之职等史实。关于"靖难之役",虽文献记载颇多,但作为碑刻资料目前尚不多见。新发现的李公墓表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8.
清代有关蒙古的官私著作很多。在私人著述中,涉足蒙古地区的旅行家所留下的行纪,占有相当比例。这类著作都是据作者亲历所著,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笔者试选取清与准噶尔战争期间一些文臣武将在蒙古地区活动时留下的行纪即马思哈《塞北纪程》、宋大业《北征日记》、殷化行《西征纪略》、范昭逵《从西纪略》等四篇,并结合官方文献,对清准战争中双方备战情形、战役经过及蒙古地区的风土人情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完颜宗翰是金初女真族完颜姓氏中最杰出的军事统帅,他辅佐阿骨打灭辽建国,协助金太宗亡宋而雄踞中原,扶持金熙宗登位,为金朝立下了赫赫战功,对金、宋最终格局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成为中国古代军事史中的典范。因此,完颜宗翰是黑龙江流域史中最杰出的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20.
辽代的北面宰相是辽北面官的核心管理机构,分为北、南二府,分管契丹诸部族事务,同时协助皇帝处理军国大事,其渊源即史籍中的"二府",源于遥辇氏部族联盟时期的"左、右大部"。但是辽代的北、南宰相制度建立起来是在辽太宗时期,其对北、南宰相府内部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其正式成为国家中央权力机构正式确立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