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北宋太宗统治时期,曾经在太平兴国四年(979)和雍熙三年(986)两次大规模出兵北征,企图收复燕云,结果都以失败告终.这是太宗及北宋政权的一系列失策造成的.从高梁河之战到雍熙北征失败,是北宋历史上值得注意的一个转折时期.宋代的积贫积弱发轫于高梁河之败,形成于雍熙北征失败后,加剧于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到仁宗时,积贫积弱之势已积重难返了.本文试图通过对高梁河之败到雍熙北征之间北宋政治的考察分析,说明北宋的积贫积弱是如何开始形成的.  相似文献   

2.
礼部贡院与知贡举是辽朝科举制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礼部贡院是职掌辽朝科举事务的常设机构,辽太宗会同元年获取燕云后沿袭唐五代制度,即于南京置礼部贡院岁开贡举,以收汉族士人。而主持礼部贡院考试的主考官则称为知贡举,属临时差遣,在礼部贡院考试结束后即卸任去职。由于辽朝统治者对科举考试十分重视,知贡举常由既有较高的儒学水准、深受辽朝统治者信任,又在辽朝担当高级官职的官员来充任。  相似文献   

3.
<正>辽朝的畜牧业,为其社会经济的主体,养马业则是辽朝畜牧业的核心。故辽朝历代统治者一向极重视马政。辽朝养马业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辽的强盛,加速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对辽朝和北宋近二百年的和战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本文试对这一历史问题,略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北宋时期 ,宋、辽、西夏三政权长期并立。西夏的国土、人口、耕地 ,远不及北宋与辽朝 ,但西夏政权却长期存在 ,并与北宋、辽朝相抗衡。其主要原因 ,在于当时北宋与辽朝南北对峙 ,西夏成为维系宋辽间平衡的砝码 ,也因此形成了并非势均力敌的三国鼎立局面。这种三国鼎立局面 ,又成为影响宋夏和战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王安石辞去宰相的那一年,辽朝趁机派大臣萧禧到汴京谈判辽宋边界问题,提出无理要求。为了对付萧禧,宋神宗就改派沈括去谈判。沈括办事认真,而且精通地理,他先从枢密院的档案资料中把过去议定的边界都查清楚了,再画成地图送给萧禧看,萧禧才没话说,辽朝鲸吞宋朝领土的阴谋未得逞。沈括为了维护宋朝边境的安全,十分重视地形勘察。他曾利用巡视定州(今河北定  相似文献   

6.
辽朝建国后出现了臣子进献诗赋的现象,且集中出现于辽圣宗、辽兴宗、辽道宗时期。此现象的出现与辽朝受汉文化影响密切相关,在辽朝统治者的大力倡导及辽朝科举制度的推动下,从辽圣宗朝开始,辽朝君臣的汉文化修养有了很大提升,向君主进献诗赋的行为开始风行。进献诗赋者的身份、民族出身,所进献的对象及所进献诗赋的题材、内容、目的等都呈现多样化特点。辽朝臣子进献诗赋的现象是辽宋时期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7.
辽太祖淳钦皇后述律氏,是辽代历史上一位地位显赫的人物。本文通过对述律氏一生政治、经济活动的规纳、分析,肯定了她在契丹建国前后和辽朝前期(太祖、太宗时期)的地位。她的雄才大略和统兵御众的才能,影响了两代君主的治国方策,对契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指出,作为契丹奴隶主贵族的代表,她的身上集中反映了自私、专横、残忍的性格特点。她对契丹社会发展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澶渊之盟"签订后,辽与中原政权长达数十年的战争状态随之结束,双方经济文化交流不断深入。"澶渊之盟"不仅对辽经济文化产生了较大影响,还对辽的社会构成、民族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研究"澶渊之盟"对辽朝的影响,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辽朝经济文化、社会构成、民族关系政策变化的内因。  相似文献   

9.
今本《辽史》有关契丹西楼的记载,以《太祖本纪》中保留的3条记录最为原始,故其史料价值独高。契丹西楼最早是指代辽朝初年行政中心所在的地域名称,而非特指某处或某组具体建筑。辽朝初年,其行政中心曾经有过一个由西楼到上京的历史发展过程。契丹西楼得名应该早于公元912年,神册三年(918)皇都建成后,在辽人语境中,西楼遂改称皇都。到了会同元年(938)十一月太宗诏改"皇都为上京"以后,皇都之称则又停废,从此直到辽亡,官方正式文献中始终都称上京。  相似文献   

10.
论耶律休哥     
耶律休哥是辽朝一位杰出的军事领袖。在满城之战后 ,他开始在辽朝独当一面。瓦桥关一战后 ,他被授予了辽最高贵的职位——于越。耶律休哥一生的军事政治活动 ,对于辽朝的存在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辽代的北面宰相是辽北面官的核心管理机构,分为北、南二府,分管契丹诸部族事务,同时协助皇帝处理军国大事,其渊源即史籍中的"二府",源于遥辇氏部族联盟时期的"左、右大部"。但是辽代的北、南宰相制度建立起来是在辽太宗时期,其对北、南宰相府内部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其正式成为国家中央权力机构正式确立下来。  相似文献   

12.
辽代风俗有别于中原王朝,其妇女形象也与同时期的北宋有所不同,她们或以诗文才华出众,或指挥军队杀敌立功。建国伊始,辽朝妇女的贞节观念较为淡薄,但在与北宋的长期共存中,这一现象到辽代后期有所变化,特别是在汉族妇女之中。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革命战争的进步目的、掠夺性战争的反动目的、统治阶级借助战争转嫁危机的险恶目的。列宁高度关注战争的政治目的,区分了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的不同目的。斯大林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具有"捍卫民族生存"的正义目的,正义战争目的对于士兵的道德有激励作用。毛泽东特别注重战争的政治目的,剖析了革命战争及帝国主义战争的政治目的,揭示了战争的军事目的,探究了战争的军事目的与政治目的的相互关系,阐明了战争的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14.
关于渤海移民,尤其是亡国后遗民问题,学界基本关注的都是渤海人被迁入辽境、据地建国(定安国、兀惹)及流入王氏高丽和女真地区这三个流向的情况,而少有留意迁入日本列岛和中原地区者。通过史料分析渤海人经过二次移民及战争俘虏等形式移民两地者,藉此,对渤海移民的总体情况做一补阙。  相似文献   

15.
内战初始,美国政府立即对国民政府实施十分严厉的全面军火禁运,同时中止巨额财政援助;军火禁运实乃"美国不支持中国中央政府进行自相残杀的战争"之原则立场的体现,充分显示美国政府"压蒋和共"、力图制止国共内战的良苦用心,并无什么险恶的政治用意。马歇尔将军和美国政府起初过于天真,误以为国共矛盾可以避免激烈的冲突和对抗。军火禁运正是这种思想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辽太祖东征渤海后,从现实出发将精通汉唐文化,拥有文治武功的皇太子耶律倍改封人皇王,建立东丹国,因宜为势治理渤海的同时,以期消除大举南下辟地的分歧,实现思想统一,最终酬其中国之志。这种变化同时也取决于耶律倍的个人素质。  相似文献   

17.
1947年7月,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中共中央制定了"大举出击,经略中原"的战略方针。在此方针的指导下,华东野战军首先破击了平汉铁路和陇海铁路,切断了敌人的交通线,并相机攻占了蒋介石在中原战场上的重要兵站基地——许昌。许昌的解放,不仅使我军得到了有效的物资补给,而且使豫皖苏解放区和豫西解放区连成一片,打乱了敌人在中原地区的全面防御体系,为人民解放军进一步实施战略展开,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8.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出现了长期战争局面。蒲极因与潼关处在同一战略枢纽地区,日益受到各政治集团的重视。军事地位的上升带动了当地经济、文化发展,为其隋唐时期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对蒲圾的个案分析反映出:军事地理方面的因素对我国古代某些地区城市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南下中原是契丹辽朝统治前期的根本国策之一。辽太祖灵活机动地推行远交近攻策略,辽太宗尝试了混一天下的理想,辽世宗则试图继续前辈的一贯政策,这是长期以来草原地带向农耕地带作向心运动的必然结果和反映;辽穆宗根据形势的变化,将南下中原调整为草原本位政策。在中原政策问题上,契丹统治阶层存在分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