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跳远技术的分析中,对助跑准确踏跳的研究相对较少。因踏跳不准确而导致的失败屡有发生,严重阻碍了我国跳远运动的顺利发展。对比分析中外优秀运动员踏跳准确性的技术特点寻找我们的差距,使教练员运动员充分认识跳远助跑准确起跳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助跑是跳远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助跑踏跳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成绩和水平发挥,本文通过对影响跳远助跑踏跳准确性的几个因素进行分析论述,提出了几种训练助跑踏跳准确性的方法,旨在提高运动员的跳远成绩。  相似文献   

3.
助跑是跳远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助跑踏跳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成绩和水平发挥,本通过对影响跳远助跑踏跳准确性的几个因素进行分析论述,提出了几种训练助跑踏跳准确性的方法,旨在提高运动员的跳远成绩。  相似文献   

4.
跳远运动是所有体育运动项目中能够充分展现运动员跳跑结合技术的一项运动,跳远中助跑和踏跳技术的准确度是影响跳远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探讨了助跑和踏跳技术准确性对跳远的重要意义,对影响助跑和踏跳技术准确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了一些提高跳远助跑与踏跳技术准确性的策略,希望对跳远运动技术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助跑是跳远运动中的第一环节,助跑的好坏会影响踏跳准确性,甚至影响运动员的腾空。由此可见助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技术环节的衔接。而助跑又与运动员的助跑速度、助跑节奏及稳定等因素有关.本文通过分析影响跳远助跑准确性的主要因素,针对相关因素选择有效的训练方法,提高助跑的准确性,从而提高跳远成绩。  相似文献   

6.
在跳远技术的研究与分析中,准确有力的起跳对跳远运动成绩影响是非常大的。起跳不能够准确的踏板不能充分发挥跳远技术会影响运动成绩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着了我国跳远运动的发展。对比分析我国运动员踏跳准确性的技术特点寻找不足,会逐渐成为教练员运动员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7.
由于儿童少年和优秀跳远运动员的解剖、生理和心理的特点以及身体素质、训练水平和文化程度都不尽相同,因此,对他们跳远的助跑、踏跳和腾空3 大技术环节的训练比重的安排应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8.
在跳远比赛中,运动员能否快速、准确地起跳,关系到技术的发挥和比赛的成败。本文从影响踏跳准确性的因素入手,提出了提高踏跳准确性的方法;从不可忽略的几个相关因素方面,对如何提高跳远踏跳的准确性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胡少明 《甘肃教育》2014,(16):76-76
正跳远是田径项目中技术较为复杂的一个项目。它不仅需要学生具备正确的跑的技术和快速的助跑能力,同时还需要在高速运动状态下准确踏跳板和爆发性起跳的能力。因此,在正确地认识跳远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来训练青少年跳远显得尤为重要。完整跳远技术是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个有机结合的技术部分组成的。高速助跑和快速踏跳的转换以及紧密结合能力应该是各个层次运动员训练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即便是高水平运动员在全年的跳远技术训练中,这方面的训练比重也占了整个技术训练的60%左右。因此,跳远运动员在初级训练阶段应该更加重视助跑和快速踏跳结合能力的训  相似文献   

10.
孙丽萍 《考试周刊》2013,(32):105-106
速度和踏跳是跳远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技术之一;没有出众的速度发挥不出运动员应有的技术水平,没有准确的踏跳,严重地阻碍跳远成绩的提高和技术的发挥。文章主要从运动生理学、心理学和思维预测三方面探讨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跳远和跳高的起跳动作,又叫做踏跳。跳远时运动员经助跑后,由固定在沙坑直道上的跳板踏跳;而跳高时沙坑边没有固定的跳板,横杆前的地面均可以踏跳。无论跳远和跳高,踏跳是很关键的一个动作,它是助跑动作的延续,腾空动作的开始,运动员除了需要确定好起跳腿与摆动腿,以及踏正步点外,动作本身是由摆臂、摆腿和迅速蹬直起跳腿三个部分组成。其中,迅速蹬直起跳腿是关键的关键,与此同时,还要求摆臂、摆腿与蹬地动作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12.
邵兴国 《考试周刊》2009,(12):138-139
跳远取胜关键之一是踏跳的准确性,所以历来各级跳远教学训练中跳远踏跳的准确性的问题一直被重视。在跳远比赛中,小学生往往因踏跳不准确(踏不上板或犯规)而未能获取理想成绩。因此应重视小学生跳远踏跳准确性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在跳远教学中,踏跳技术教学是关键。从实践的经验来看,一个运动员的踏跳技术正确的动力定型,首先有赖于助跑步点的正确性,捣小步和凑大步是绝不能做出良好的踏跳动作的。因此,在初学踏跳时,必须让学生迅速而有效地掌握较正确的助跑步点。这不单对于跳远,而且对于跳箱、木马、山羊等类似项目,都是重要的。由于学校不可能采用运动员专项训练的助跑丈量方法进行教学,而目前的试用教材中,又没有谈到助跑教学的丈量方法,致使多数中小学没有进行专门的助跑教学,学生学完几次跳远课之后,还未能踏正起跳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从广州、湛江和东莞的部分中学抽取没有训练过的男女学生各80人,男女各分成四个年龄组(13、14、15、16岁),每组20人进行研究和总结。其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田径运动跳远教学中,有许多教师只注重助跑,踏跳以及空中动作和落地技术,而忽视了跳远的踏跳准确性。所以,在这个项目的考核和比赛中,由于很多学生不能准确地踏板起跳,从而导致整个的技术动作变形,影响了应有水平的发挥,使跳远教学前功尽弃。因此,要在跳远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准确踏跳的训练。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和统计法,对同一级别男子三级跳远起跳(第一跳)和跳远起跳技术的力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两者生物力学特征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冲击阶段,跳远运动员起跳着板瞬间至进入屈膝缓冲瞬间,跳远受到的冲击力较大,且呈现出较大差异;反射蹬伸阶段,跳远的反射蹬伸峰值较大,因此跳远的腾起角较大.从动力学参数来看,跳远起跳更侧重于“用力跳”,三级跳远第一跳则更侧重于“快速起”.  相似文献   

16.
跳远取胜的关键是以准确踏跳而多争取几厘米决定的。跳远踏跳准确性的问题,在各年级跳远教学训练中被重视。在中学生跳远比赛达标中,往往因踏跳不准确(跳不上板或犯规)失去几厘米或几十厘米的距离而未或得理想成绩。  相似文献   

17.
在田径运动跳远教学中,有许多教师只注重助跑,踏跳以及空中动作和落地技术,而忽视了跳远踏跳的准确性。所以,在这个项目的考核和比赛中,很多学生不能准确地踏板起跳,从而导致整个技术动作变形,影响了应有水平的发挥,使跳远教学前功尽弃。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改进教学方法,着重强调跳远踏跳准确性问题加强攻板意识,很快就解决了问题。  相似文献   

18.
踏跳从力学角度可分为踏段和跳段。踏段是踏跳腿以最合理的着板动作和角度 ,使助跑速度损失率尽量减小 ;跳段是把握蹬伸时机 ,以强有力的蹬伸获取尽量大的垂直速度和合理的腾起角度。掌握完整的踏跳技术是提高跳远成绩的根本。  相似文献   

19.
杜俊彪 《甘肃教育》2010,(14):56-56
跳远是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必修运动项目之一。由于跳远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运动项目,具有较为复杂的技术要求,而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往往因踏跳不准确,起跳高度不够,跳不出好的成绩,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到底如何才能提高学生踏跳的准确性和起跳高度呢?  相似文献   

20.
跳远是助跑速度、助跑能力、踏跳准确性、起跳技术和专项跳跃能力等诸多因素协调发展的动态平衡,而踏跳准确性是关键,其中技术因素、身体状况、环境因素及心理因素等是影响踏跳准确性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学中要注重这些因素的针对性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