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孟子说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信任源自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教师只有用自己诚挚的爱心、信心、宽容心去拥抱学生,才能真正感化学生,才有可能细致观察,正确评价,发掘闪光点.因为学困生心里脆弱,自尊心较强.所以一但他们有所进步,应该多加表扬,让他们增强自信心,而不是用冷言冷语去批评他们.爱心是促进学生的进步基础和情感前提,信心是激发学生的无穷潜力,宽容心是播撒美好的种子.缺少“三心”,教育工作就失去了它的人性本质.  相似文献   

2.
正确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以心换心,让学生感受老师的关爱;信任学生,让学生重新找回自我;善用批评,让学生体会“春风化雨”的教育;对症下药,让学生得到应有的“惩罚”。用宽容的心去对待事情,给学生改过自新的机会,从而唤醒他们内心的真、善、美。  相似文献   

3.
职高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培养职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是职高学校教师长期探讨的问题。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如何培养职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并提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自我成功感;教师应用“心”去教育和引导学生的兴趣;营造良好的校园气氛;教师用“心”上好每一堂课等手段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相似文献   

4.
现在的学生已不再无条件地信赖、服从教师,他们希望从老师那里获得更多的尊重和信赖.只有当教师用自己的“心之语”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信任,才能顺利推开孩子虚掩着的心门.用教师真挚的爱和暗含的期待去感召学生,诱发他们积极向上的信念与激情.  相似文献   

5.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是师生的圆梦人,应做到心里有人,眼里有事,“用整个的心,去做整个的校长”。笔者提出“心行教育”校长成长主张,努力让教师过上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推进人文化管理,引领师生做最好的自己;认真履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不少一线教师也许有过这样的经历:面对班上的“后进生”,一是用“爱心”去关心,用“爱心”去感化;二是想方设法让“后生进”转化,可学生总是无动于衷,没有变化。于是教师开始怀疑自己的教学方法,慢慢地,教师就只好学会“放弃”让其自然发展,结果后进生还是后进生。  相似文献   

7.
鲁智宇 《成才之路》2010,(26):82-82
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是教学的源泉,它是我们课堂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我校在教学实践中创新地提出了“主体有效课堂”的教学策略,即“学生能讲的让学生讲。学生能做的让学生做”;教师当“导演”,设计问题一系列;学生去演绎,思路方法尽展现;教师来“导航”,指示目标引航向:学生去行舟。乘风破浪达彼岸;学生做明星,自主合作展个性;教师去“点拨”,精讲用在刀刃上。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情况,谈一下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8.
“体验式”教学方式就是让学生亲身经历、亲自动手实践;让学生亲自去感知、领悟知识,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而教师是引导者、指路人,教师要做到“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  相似文献   

9.
教书育人一定要用“脑”去思考教育,用“心”去理 解学生,用“情”去滋润学生。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教师要学 习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我从教学中发现,暗示有时比直接好。  相似文献   

10.
“花”心的辅导员工作,是要我们把多种心志投入到教育学生、引导学生、辅佐学生的点点滴滴当中去。具体讲,就是要用真诚之心,把关爱撒播给每一位学生;用求是之心,将科学与管理引入工作;用爱美之心,使艺术之光照亮工作行为;用不懈之心,让辅导员事业永葆青春。  相似文献   

11.
“让每节课都精彩”是我始终的追求,“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健康发展”是我最大的愿望。多看报教学实践使我感到;每一个学生都是千里马,需要教师用伯乐敏锐的目光去发现,用玉人的利器去精心雕琢,用满腔的热忱去用心浇灌。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一些教师在具体实施中对此却产生了误解,以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于是课堂上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形:教师按照预先的设计,提几个问题,然后让学生去讨论、探究,去各抒已见,去见仁见智。教师则站在一旁,不管学生讨论的是什么内容,都不去干预,只要热闹就好;不管学生回答是否正确,都不去纠正,只要有个性就行。一位教师在上《陈太丘与友期》时,让学生举一个与“太丘舍去”中“舍”字的意义相同的词语,一个学生说“退避三舍”,教师也居然说“很好”;另一位老师让学生用“…  相似文献   

13.
高效的思品课堂教学要教师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发学生智慧的潜能,唤醒学生的求知天性。让学习走进学生生活,提供充分、自主活动空间让学生用"脑"去学习,用"心"去学习,用心灵去体验,用整个身心去感受,去感悟,去理解。使其想动、会动、乐动,做到心与心的交融,情与知的碰撞,撞击出灵感与智慧的火花。  相似文献   

14.
作为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不能忘掉对学生进行良好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因此.教师的工作必须做到“五心”.用自己平等公允、宽厚博大、真诚体贴、持之以恒、无私负责的心去关心爱护学生.从而起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得成绩的进步和人格的健全.  相似文献   

15.
唐芬芝 《教师》2012,(31):110-110
“给学生一个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会;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巧妙放手,恰到好处的课堂“留白”.留给他们思维驰骋的空间,促使他们用自己的独特的体验去演绎精彩的“补白”。  相似文献   

16.
学校的任务是教书育人.要做好这项工作决非易事.本人在十几年教师生涯中认为,难易是可以依据一定条件相互转化的.这里的条件我认为就是“感”和“管”.“感”则感化.就是教师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起到典范的作用;就是教师对学生生活、学习、思想各方面的关心、体贴.让学生从心目中有个榜样,潜移默化地去影响他.让他们处处以教师为楷模.这就要求教师从各方面规范自己的行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让学生从内心佩服,工作就非常容易开展,学生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不该做什么.而对学生的关心、体贴,让学生认识到老师可亲可敬,从而在感情上缩短师生距离,学生不仅敢于向老师说心里话,而且可以变消极、被动因素为积极主动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们所要完成的听力课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这一基本环节来实现的.因此,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合理设计、安排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课堂中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不仅用耳去听,而且用"心"去听,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作为教师来说,用力是尽职,用智是敬业,用心是境界。用真诚的爱心去感染孩子,让孩子因被爱而学会爱。教师的伟大不在于爱那些人见人爱的孩子,而在于爱那些“不可爱”但需要爱的孩子。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让爱的阳光照耀每个学生,即教师要有一颗博爱之心。真爱就是无私的爱,真爱就是真诚的爱,真爱就是博爱。教师只有真爱学生,才能开启学生心灵。  相似文献   

19.
教学中常常发现不少该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地方,却被老师“抢”去了。此类情况,实在令人为之惋惜。因为从表面和眼前看,教师“抢”去的是学生某次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但从根本和长远看,教师“抢”去的却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权衡利害,这种“抢”法实在是得不偿失的。与这种“抢”法相反的是太原十中韩柔老师的“五让法”:书本让学生读;创见让学生讲;重点难点疑点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总结让学生写。其实“五让”也好,“十让”也好,可贵之处就在几个“让”字上。它同前面提及的“抢”字针锋相对;它击中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包揽一切的主要  相似文献   

20.
如何让学生了解民俗文化,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去做民俗文化的传承者,利用学生普遍关注的民俗文化的心态去“导”语文课的学习。教师要增强“民俗文化”的意识,用深厚的民族感情去“教”学生,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既培养对语文的敏感,也提高对多元文化的批判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