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如今纷繁复杂的文化环境中,传统武术文化环境受到威胁,武术“文化空间”正渐离大众视线,面临被现代化社会环境、生产方式所呑嘆的危机。因此,探索当下武术“文化空间”生存路径的意义重大且时间紧迫。为科学合理地保护传统武术文化,通过研究武术“文化空间”构建的具体方式,试图做好武术“文化空间”的复原、移植和开拓工作,让传统武术文化得以在现代化的新环境中如鱼得水。  相似文献   

2.
对中原武术文化产业发展背景、成功模式、发展策略的研究发现,在“少林”、“太极”武术文化的影响下,实施武术文化遗产的开发保护、建立灵活的产业运营模式、拓宽武术文化传播途径、培养高层次的武术文化产业人才、提高大众武术文化消费意识等,是促进河南省武术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通过从湘西苗族武术的主要活动形式与特征、湘西苗族武术文化保护与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其在“互联网+”环境下传承影响因素,探寻其在“互联网+”环境下融入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可行性,探索构建以“互联网+”平台为主体媒介的传承人体系和苗族武术跨产业融合策略,为湘西苗族武术文化的传播提速、扩容,扩展保护与发展的渠道,是现代信息社会下湘西苗族武术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有效出路与举措。  相似文献   

4.
刘捷 《武当》2023,(3):88-90
佛山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既具有良好的地理优势,又拥有佛山武术这一文化载体,在“一带一路”倡议驱动下,天然具有打造佛山武术文化品牌,传播佛山武术文化的契机。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导向来进行“佛山武术丝路行”的品牌建设与传播,不仅能够加强佛山武术的传播与弘扬,增强文化竞争力而且也有利于以武术文化为载体来促进佛山整体发展。本次将会结合佛山武术文化来分析“一带一路”视域下“佛山武术丝路行”的品牌建设方向与意义,以此来探索“佛山武术丝路行”的品牌传播路径,助推佛山武术的弘扬和传播。  相似文献   

5.
在中华文化大环境下孕育的中原武术,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民族特点。文章以河南武术为研究对象,以区域文化为视角,从文化空间特征及其联系的角度对中原武术文化形态进行系统研究,认为中原武术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原地域的特定地理环境、政治和经济的影响以及社会习武风尚的作用密切相关:中原武术文化的主体性、兼容性、辐射性和创新性构成了中原武术文化最为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新形势下的河南武术文化,以新的产业形式为中原的崛起代表的客体文化呈现出多元性的文化模式。  相似文献   

6.
武术文化是中原文化的鲜明特色.笔者从中原武术文化的发展轨迹、中原武术文化的神奇魅力、中原武术文化的精神特征、中原武术文化发展建议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原武术文化.  相似文献   

7.
武术文化是中原文化的一大鲜明特色,少林拳和太极拳又是中原武术文化的特色拳种,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少林拳和太极拳的文化渊源两个方面对中原传统武术文化的发生、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旨在弘扬和传承中华武术文化。  相似文献   

8.
发展至今,武术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发展武术文化最重要的是进行品牌构建,"中原经济区"为武术文化品牌构建迎来了新的契机。河南武术文化资源丰富,文章通过研究河南、山西、湖北、安徽、山东等地市"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武术文化品牌构建现状、存在问题、解决策略等内容。为中原经济区武术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献计献策,提升中原经济区的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以带动"十二五"期间中原经济区经济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9.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发展的新阶段。随着“十四五”时期的到来,体育强国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武术是体育的一部分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武术产业是体育强国的一部分,其在体育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小觑。本文运用逻辑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立足于“十四五”时期,对武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发展机遇、挑战及应对策略进行研究,旨在为我国体育产业献策献计,推动“十四五”时期武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中原武术的两大品牌"少林拳"、"太极拳"为研究对象,对武术文化内涵解读、推广模式、武术产业发展、非物质文化等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提出要利用河南省特有的武术文化资源来打造文化大省、文化强省,这是时代赋予中原武术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围绕着“美何以在作为中国武术载体的人的身体上落地和在生命中实现”这一尚未解决的研究议题,提出中国武术“以身为美”理论。在哲学、美学、体育学等相关学科理论指导下,对中国武术“以身为美”理论进行建构与解构。研究认为:(1)中国武术“以身为美”的理论建构包括:“身心一体论”为中国武术“以身为美”提供了身体哲学的立论依据,“身体主体观”为中国武术“以身为美”提供了身体美学的理论支撑,“反思性身体训练”为中国武术“以身为美”理论提供了身体实践的主要内容;(2)中国武术“以身为美”的理论解构包括:顺随通达的身体知觉之美,以动入静的身体感通之美,自然适度的身体愉悦之美,关怀生命的身体康养之美,内向超越的身体意向之美。文章最后指出:以身体哲学为依据、身体美学为支撑的中国武术“以身为美”理论有着丰富的身体实践资源。对其理论的进一步研究不但能够对中国武术理论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最为关键的是它让我们对“下学而上达”的中国武术传统有了更多期待。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武术发展的若干问题进行思考,提出了若干发人深省的新见解、新观点。研究认为:(1)武术新定义是以拳势技击为主要内容,以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拳种为存在样式,以功法、套路、格斗三位一体为表现形式的一种人体技击文化。(2)针对套路"去操舞化"的时代命题,认为套路是由拳势组成的成路练习或格斗形式。套路的本质属性是以拳势为基础的连续攻防。采用与套路本质相匹配的"单对统一"竞赛模式,可有效破解套路发展的困局。(3)针对太极拳与健康的科研问题,建议回归太极拳健身机理的本质研究,由太极拳研究转向太极拳健身机理研究。(4)依据时代需求,建议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原则,拓展与创新传统武术拳种的功能,客观理性地对待传统武术的发展问题。(5)学校武术发展应该"育"字当先,从以武育体,向育人转变,由"育人"格局确定学校武术体系。(6)武术国际化发展的海外传播策略,要从武术"走出去"向"走进当地人心中"调整,要从主体传播向主体间传承演进,从分享到共享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民族文化的精华。然而近代以来,由于受到异族文化的挤压,武术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从社会中的主流文化沦落到边缘文化。文章按照武术的功能对其进行分类,对武术发展的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对武术的发展策略进行大胆的探讨。武术要想回归主流文化的地位就必须创新,必须与时俱进,必须符合时代的需求,必须以遵循市场规律为主导,以迎合大众心理为目标。  相似文献   

14.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传承有弘扬民族精神,传播民族文化的作用。文章从文化学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武术的本质和武术文化的传承进行思考。研究结果认为:武术文化的“原点”是具有攻防技击意识的人体动作;人体动作是武术文化的“物的载体”;把武术动作运动下去是传承的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15.
传统武术拳种丰富,流派繁多,并在创新与守成的伴随下一路前行。一些拳种经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后不断完善发展,而另一部分拳种在“传承方式”、“理论体系”、“技术方法”的守成下逐渐萎缩甚至消亡。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校武术课“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部实施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为了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文章通过对武术课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实行“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进行的初步论证,对这一教学模式的真正实施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通过视频分析、文献资料以及专家访谈法,阐述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武术节目从初始摸索阶段——开拓发展阶段——走向成熟阶段的发展演变过程.分析了春晚武术节目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并根据目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准确定位、突出自身特色;鼓励新演出单位、增强新陈代谢能力;确立内容为王的理念,深入开发武术文化等.  相似文献   

18.
黄兴的体育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兴是中国近代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军事家,近代湖南著名武术家之一。他一生力行体育并大力提倡,对中国近代体育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研究他的体育思想可以了解其时先进知识分子的体育认知状况,追寻其深层成因与历史意义从而以史为鉴,健康地发展武术与体育。文章从历史学和地理文化学的角度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和逻辑推理的研究方法得出黄兴体育思想及实干包括体育报国、体育强军、体育育才与体育强身四个主要内容,受其时历史时代背景与湖南地理人文环境的影响,其历史意义包括“促使民国学校‘尚武’教育方针的确立”和“肇民国高等体育学校之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武术套路运动是一项对速度、爆发力和协调性要求特别高的全身性运动,尤其是2003年武术套路新规则实施以后,竞技武术套路进一步向着“高、难、美、新”方向发展,运动员运动损伤现象更是屡见不鲜。研究从武术套路运动中运动损伤的种类、部位、原因和预防等方面对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评述,提出武术套路运动损伤的研究不仅仅要注重对膝、踝、腰等常见损伤部位的研究,也要兼顾并深化对腕、肘、肩等低危损伤部位的研究,同时开展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治疗的干预效果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