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魏猛 《青年记者》2017,(27):51-52
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 理性“一般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或能力”,①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维活动,在很多情况下,是否合乎理性是人们判断事物价值的重要标准.新闻评论是利用概念、判断与推理论证自己的意见的一种文体,理性是新闻评论突出的特征.新闻评论的过程是一个典型的理性思维过程,但是并不意味着非理性因素对新闻评论没有影响或者可以忽略.所谓非理性因素,是指主体心理结构上的本能意识以及在认识过程中出现的非逻辑的思维形式,②主要包括动机、欲望、感觉、情感、意志、习惯等精神要素和直觉、幻想、想象、灵感、顿悟等菲逻辑因素.“非理性不是反理性,而是指不完全受认识者的目的和意识所支配的某种精神属性与精神活动.”③从人类精神发展的历史来看,非理性因素与理性因素互相制约,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人们对客观世界和精神世界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这里所说的品格,是指作品的内在质量和风格.那么,什么是新闻评论的品格?也就是说,新闻评论的内在质量和风格体现何在?这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实践表明:立论的思想性、说理的透辟性、论辩的逻辑性、行文的生动性,就是新闻评论应有的品格,就是衡量新闻评论内在质量和风格的标志.大凡受到广大读者欢迎的新闻评论,无一不是"四性"兼得的上乘之作.(一)立论的思想性我们说,新闻评论,作为一种主要用于评思想、论是非的文体,思想性就是它的灵魂和生命,它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一篇评论的政治价值.事实也正  相似文献   

3.
浅谈新闻评论的信息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评论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重要事实和现实问题的观念表达,是评论作者思想、态度和认识的表达。它融材料、观点和信息于一体。新闻评论具有传递多种信息的功能,充分发挥新闻评论的信息功能是新闻评论作者有待重视的一个方面。维纳说:“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且使这种反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系统论控制论信息管理文献选编》第343页)。他认识到了信息包括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个主观能动性就是指人的思想和思想之后的行动。新闻评论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重要事实和问题的观念表达…  相似文献   

4.
新闻评论节目是媒体在新闻事实性和调查性报道基础上,发表言论、阐述观点、传递倾向性意见的一种节目形式。新闻报道传递的信息主要为事实;而新闻评论是剖析事实,传递的信息主要为意见、观点。也正因为新闻评论节目融新闻性与意见性于一体,其往往针对的是当前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重大问题和新闻事件,因而,倾向性明确而清晰,其对社会、公众的引导作用不仅直接,而且强烈。也正因如此,在广播电视当前新闻立台的践行活动中,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由我撰写的《重思新闻评论和评论特色教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10月出版)是一本关于怎样重新认识新闻评论、怎样在新形势下讲好真话、怎样做好新闻评论特色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术普及著作。一、新形势下对新闻评论的重新审视新闻评论是传者借用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正在、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价值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从新闻学视野解读新闻评论——新闻评论传播的坚持民主意识、科学精神、独立品格、宽容胸怀,  相似文献   

6.
宋颖 《新闻前哨》2003,(10):27-28
议理是新闻评论的本质特征。新闻评论的主要任务是理性信息的传播,所要传播的道理是无形的,抽象的。要大量运用抽象思维。平民化亦称大众化和通俗化。新闻评论平民化可简述为:以平民为本位,以占社会大多数的普通老百姓所能接受的形式,评写工人、农民、一般知识分子等平民的社会生活。新闻评论平民化  相似文献   

7.
陈先平 《军事记者》2013,(12):33-34
军事新闻评论最大的特点是能直接表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立场鲜明。对部队建设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军事新闻评论在军队报纸地位重要,其舆论导向往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写好军事新闻评论却绝不是一件易事.要求作者具备敏锐的思维。对事物的认识具有一定的深度广度,所撰写的评论文章要具有较强的真对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8.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客观且理性的思维方式,其能够很好地对民生新闻反映出的社会问题以及问题背后的社会本质进行理性的分析与总结,对于促进解决社会问题以及社会矛盾有着积极的作用,因而在民生新闻中运用批判性的思维对问题进行评论有助于广大人民群众对于问题的理解,也能够积极地督促有关政府部门对于问题的解决。所以本文主要对民生新闻评论中批判性思维的作用以及民生新闻评论中批判性思维的误区进行浅显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新闻评论是报纸的灵魂和旗帜,是作者通过报纸,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社会问题等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的论说形式,它具有传播政策导向、表达自身立场、引导社会舆论、统一读者认识等功能。近年来,随着报业竞争的日趋激烈,许多报纸对新闻评论越来越重视,作为地市级党报的时事新闻报道,如何让新闻评论有效的达到这些作用和目的,笔者以为,时事新闻评论应体现三种意识。即平民意识、贴近意识、人文意识。  相似文献   

10.
如果取一种望文生义的拆读法,“新闻评论”这四个字本身便包含了“客观”与“主观”的结合.在新闻学中,新闻所赖以存在的事实(fact)意味着对事实的陈述必须遵循“客观报道”的原则;同时,评论所赖以生存的思维活动则意味着理性的、抽象的、因而也是主观的活动.虽两者缺一就无法构成新闻评论节目,但两者的形态比例及其构成方式却并无定数,所以节目的效果也因之各各不同。本文意欲从“客观”与“主观”这两个视角去观照现有的新闻评论节目,探讨因其存在的主、客观两重性而呈现出的不同特性,通过比较和辨析找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  相似文献   

11.
一、新闻评论快乐原则理论渊源与本质 新闻评论作为一种信息处理与传递方式,很大程度上承担了对意见性信息的传播,是意见性信息的直接表达方式,是各类针对现实生活中重要的新闻事件和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直接做出规律性的认识与前瞻性的分析,剖析和解释事理、发表意见,最终可能深化为对哲理的某种感悟和提炼的体或节目形式的总和,历来被称为媒介的旗帜和灵魂。  相似文献   

12.
李洁  王宏涛 《大观周刊》2012,(32):18-18
人,是新闻信息的制造者、引领者和享受者。一篇成功的新闻评论能够完美的强化、凸显新闻价值,放大宣传效果,并能对新闻报道的思想深度、理性高度和社会意义起到画龙点睛、不可替代的引导、监督、表态、深化作用,帮助读者听众在更深层次上理解新闻、认识事物。古今中外的新闻实践充分表明。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就是媒体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所报道的新闻事件和所反映的社会意义能够起到引导、监督、表态、深化四个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评论本体属性对独立品格的要求新闻评论的本体属性也对新闻评论者的独立品格提出了要求。要厘清这一问题,有必要掌握新闻评论的根本特性。一是新闻评论依赖事实的新闻性。新闻评论,顾名思义就是评论文章中涉及的事实具有新闻性,这也是新闻评论区别于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的根本属性。新闻评论所选用的事实需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只有这样针对事实所发的评论才有针对性,才有说服力。选择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实作评论,是写好一篇评论文章不可少的基本前提。新闻评论依赖的事实主要有以下几类:新近产生的事物、新近消亡的事物、新近发现的事物、新近变动的事物、新的经验和新的问题等。二是新闻评论传播的时效性。所谓新闻评论传播的时效  相似文献   

14.
新闻摄影是用视觉形象来报道新闻的。一幅新闻作品不是简单的对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记录,而是由记者通过镜头把现实中的形象组织成一个信息传播媒体。事实上,任何一幅新闻照片,都离不开记者对形象的选择、推理、提炼和抽象的思维活动。理解新闻摄影与摄影艺术的关系,是认识新闻摄影和评价新闻摄影作品的一个前提,对提高新闻摄影报道质量和形象表现力,有直接的促进作用。离开新闻摄影的实践,忽视新闻摄影与摄影艺术内在的联系,而断言  相似文献   

15.
骆嘉 《新闻记者》2005,(6):60-60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赵振宇教授新著《现代新闻评论》最近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认为,新闻评论课要教给学生的不只是一种写作技巧,它更应教会学生们掌握一种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而这种方法和方式不只表现在对新闻事件的评判上,它更应表现在人们观察和认识社会的广泛实践中。作为一种素质教育,它是整个社会人都需要学习和掌握的。这也正是当今媒介市场中各种评论兴起和繁荣的基础所在。以往很多的评论著作主要介绍的是党报评论员文章的写作,现在媒介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有党报系统,更有众多的都市报、晚报、专业报、新闻周刊等纸…  相似文献   

16.
所谓新闻评论是传者借用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新闻评论在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上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或文字、或声音、或音像结合、或图文并茂,在新闻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新闻评论作为一种观点信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自然也得到媒体的重视;新闻评论作为舆论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民主政治建设中越来越发挥着积极作用;新闻评论作为一种理性认识的表现形式,有助于人们的更全面更科学地认识世界。一、新闻…  相似文献   

17.
汪群 《新闻实践》2012,(7):61-61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一篇好的时评,需要作者具备较强的鉴别力和敏锐性,体现出政策水平、思想深度和理性思考,也是对作者判断和分析新闻能力的一种检验。  相似文献   

18.
何秋红 《今传媒》2006,(6):59-60
提到抒情性,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散文,是诗歌,恐怕没有人会想到评论。的确,新闻评论作为一种传达意见性信息的问题,重在说理,强调逻辑性和理性,似乎与抒情性不沾边。评论要具有思想已经不是什么问题,评论要有感情,似乎并不被认可。评论界历来提倡“零度评论”,即客观的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冷静分析式的评论。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一篇好的新闻评论,光具备理性是不够的,适当的运用抒情性因素,可以达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传播效果。(一)抒情性因素在评论立意上的体现立意关系到评论作品的角度和深度,抒情性因素在评论立意上的表现是作者怀着强烈…  相似文献   

19.
我们通常把新闻报道的形式划分为三大类:消息、通讯和评论。消息,以传播信息为主;通讯,着重再现新闻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评论,则主要是深化新闻主题,突出政治性和思想性。这可以说是共识。然而,在当今的信息社会,我们看到这样一种新变化:受众对于新闻评论文章的阅读,已不仅仅满足于接受思想教育或者得到某些理性的启迪,他们从中也需要获取一定量的新鲜的信息,尽管这种对言论所蕴含的信息量的需求并没有对消息和通讯那样大。  相似文献   

20.
人类在共同劳动中形成社会生活,并由此逐渐产生对信息的需要,从而出现了新闻信息传播活动这种社会现象。新闻道德,作为一种职业规范的意识形态,虽然随着社会经济形态的变革和新闻事业的发展,不断补充和更新着自己的内容和形式,但是它自从成为社会上层建筑中相对独立的规范类型以来,从未被其他道德因素所取代,相反,它始终在人类新闻信息的传播活动中有着极大的权威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新闻道德在信息传播活动中的这种特殊地位,显然是由其自身特有的规定性所决定的。因此,要揭示和阐明它的这种规定性,就必须从新闻道德的内在运作机制入手,对其本质特征和社会作用加以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