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屈臂悬垂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验中的第五类项目之一。有些人往往对它不够重视。我校自从选用该单项项目后,大大提高了初中男生的测验得分和“达标”率中良好段的比例,现将经验介绍给大家。自1990年8月《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修改版发行后,增添了屈臂悬垂项目,...  相似文献   

2.
<正>一、认知动作技术的结构原理,建立正确的动作定型引体向上的动作方式有很多种,如:正握、反握;直臂、屈臂;借助身体摆动、身体悬垂静止等。学生达标测试引体向上的动作要领是:两手正握杠、两臂伸直呈悬垂,引体向上至下颏过杠,然后伸臂还原呈悬垂。它包括屈臂引体和下落两个阶段,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对学生的动作进行规范,一方面,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教学图片、视频、微课等形式,给学生建立正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大学生男生速度类和力量类达标项目选择的实验研究,提出了提高学生达标整体水平,速度类和力量类项目应分别首选4×10M往返跑和屈臂悬垂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研究方法采用身体素质测试和统计学研究方法。身体素质测试包括七岁至十八岁十二个年龄组,共测了48796人,其中男生24396人,女生24400人。测试项目为八项:400米往返跑、立定跳远、屈臂悬垂、50米跑、反复横跨、仰卧起坐、背力、握力。测试时间全省统一在一九八三年九月份进行。  相似文献   

5.
<正> 在多年的“达标”测试过程中,我们发现男生在第五类测验项目中,除儿童组以外,其他三组可供选择的三个测验项目——引体向上、双杠臂屈伸、屈臂悬垂(以下简称引体类),均与学生的体重密切相关,学生首先必须克服自身的体重才能进行测验。它的要求几乎是一一对应的函数关系。 为了探寻上肢力量与体重的关系,我们在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的一年级男生中随机抽取了18名学生,测出其体重和上肢力量,经过相关统计计算得到其相关系数r≈0.54,t检验,0.01相似文献   

6.
<正> 爬绳(竿)练习是中小学校体育教材之一,它是采用手或手脚同时攀登绳(竿)的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在生产建设和军事上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通过教学能发展学生的悬垂力量和技能,增强上肢、肩带肌肉的力量和耐力,锻炼握力,培养勇敢顽强,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爬绳和爬竿的方法相同,本文介绍下面两种方法。一、手脚并用爬法 1.三拍法(图1):预备姿势为直臂悬垂,两手靠拢握绳(图1①)。第一拍:两腿弯屈上提,两脚(一脚脚背,另一脚脚跟)和两腿夹绳(图1②)。第二拍:屈臂引体向上,同时两脚和腿蹬绳,身体上升成屈臂夹绳悬垂(图1③)。  相似文献   

7.
引体向上是中学各年级每学年“锻炼标准”男生测试的项目,有些地方还将引体向上作为中考男生考试内容之一。由于引体向上涉及到人数多,练习器材相应较少的问题,发展和提高引体向上的成绩存在一定难度,为此,笔者以参加高考测试的亲身经历及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如何提高引体向上的训练方法,供参考。 一、用力方法 引体向上在《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手册中告诉我们:“双手正握杠呈悬垂后,用力屈臂上拉,引体至下颏过杠。引体时,不可借助蹬腿和摆动的力量。”如果单从这一小段文字来讲解,学生是难以理解的,特别是刚入学的初中低年级…  相似文献   

8.
<正> 编排意图力求克服此练习的单调枯燥,以科学、多样、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法手段 (一)正(反)握杠的屈臂悬垂静止练习教法建议:采用计时静止升级法(5″、10″、15″、20″、25″、30″-强度″)进行练习(图1)。 (二)屈臂悬垂静止势的左右手正反交替换握杠练习教法建议:采用教学竞赛法看谁正反换握杠轮次多(图2)。  相似文献   

9.
唐栋  刘巍  刘文平 《福建体育科技》2005,24(6):57-58,64
运用统计学、运动生理学和逻辑推理的方法,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规定的四项上肢力量素质测试指标(引体向上、双臂屈伸、屈臂悬垂及握力)以及斜身引体和俯卧撑共六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并根据其锻炼效果及大学生男生的喜爱程度,认为:斜身引体和俯卧撑是对全面发展上脚力量素质的更优化的锻炼方法和测试指标。  相似文献   

10.
<正> 单脚蹬地翻身上是一种重要的低杠上杠方法。但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部分学生很难完成这个动作,特别是女生由于臂和腰腹力量差,做起来更加吃力。为了尽快让学生掌握这个动作,近两年我们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收到了好的效果。 一、加强屈臂肌和腹肌力量练习。翻身上要具备一定的臂力和腹肌力量,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如双人单杠下悬垂屈臂和举腿动作练习(如图1、2)。 二、摆动腿踢杠上标志物。上步摆腿是完成翻身上的动力,而大  相似文献   

11.
由美国运动技术学院和美国青年与体育理事会合作,为阿拉伯国家青少年完成的国际身体素质测试指南日前顺利完成。该身体素质指南是基于美国青少年身体素质测试标准,并结合了阿拉伯国家少年儿童的特点,针对的人群范围是9-19岁。该身体素质测试指南检测了身体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速度、力量、柔韧性、耐力。测试项目如下:1. 50m跑:测试相对爆发力和速度站立姿势开始,记时精确到0.1s。2. 单杠屈臂悬垂:相对力量和力量受试者顺梯子上到下颌与单杠平行的位置,两手与肩同宽,抓握单杠,手背朝向面部。当听到口令“开始”,受试者将两脚移开梯子,成屈臂…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状况测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岳明 《湖北体育科技》2004,23(3):318-319,322
通过对武汉高校2001级学生身体形态、素质进行测试分析,得知:胸围指标与全国青少年相比有明显差异,3种生长发育指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表现为体格偏瘦,营养状况不佳;立定跳远成绩优于全国平均水平,50m、铅球成绩差异不大,屈臂悬垂成绩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1000m成绩则达到非常显著性差异;总体达标率较低。建议在今后的体育教学工作中加大身体素质的练习,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正> 引体向上练习是利用练习者自身体重来发展上肢肌肉力量的方法之一。这一练习,在体育教学、训练,以及自我锻炼中都被经常运用,也是“达标”项目之一。引体向上可适应不同对象的需要,具有一定健身性,实用性和群众性。因此,我将多年来在实践中总结和运用的几种练习形式和方法介绍如下: 一、练习形式 (一)从身体姿势的形式来看,可分为:直臂悬垂、斜体直臂悬垂。  相似文献   

14.
一、关于男少年体操运动员训练开项问题男子竞技体操六个项目中的四个器械项目,是通过运动员的支撑、挂臂、悬垂来完成动作的,这就要求运动员上肢、肩带、腰腹力量较强。尤其吊环是最费劲的一个项目,在吊环上要完成一套有难度、有质量  相似文献   

15.
国际体联已颁布了1989至1992年国际体操各个项目的规定动作。在这四年中,全国比赛、世界锦标赛乃至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都将比赛这些规定动作。其中双杠规定动作为:杠中侧立后上成挂臂撑——前摆上转体180度成支撑——落下长振屈伸上——后摆转体180度成支撑——后摆接着上转体180度成手倒立(2秒)——弧形上成支撑——后摆向前分腿摆越成直角支撑(2秒)——屈臂直体慢起手倒立(2秒)后空翻成支撑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优秀游泳运动员肩屈伸肌等速力量指标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在水中运动受到水的阻力比在陆上所受阻力大许多,因此游泳运动员的力量素质和耐力素质是十分重要的.无论哪种泳式都要求臂、腿、头、躯干协调配合,其中臂的划水是产生动力的主要源泉.以往由于研究仪器的限制,对动态力量的测试十分复杂也不准确.作者借助等速测力系统CYBEX 300对广东省游泳队男女运动员共18名进行了动态肩屈、伸肌力各项指标的研究,这是在国内首次对游泳运动员肩关节屈伸肌进行等速力量测试.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实验比较法对初中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问题检索,得出初步结论:引体向上不适合初中生的测试选项,标准超出了中学生的能力范围;选项设置不科学;地区对《标准》选项的规定不能发挥学生的个体特质。同时还对检索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把引体向上改成仰卧悬垂臂屈伸;取消坐位体前屈,或者归到第五类速度与运动适应机能选测项目,而立定跳远应归到力量机能选测项目;学生有自主决定选项权利,以便发挥学生的个体特质。  相似文献   

18.
前言双杠悬垂大摆类型动作系指运动员身体重心绕握点轴沿尽可能大的半径运动,经直体或后屈腿悬垂的一类摆动动作。该类型动作是1978年以来出现的一种新类型动作,在动作的结构与技术方面,都和经屈体悬垂及直角悬垂的杠下动作有本质区别,在成套动作中,可以起到长短半径相结合,上下起伏变化大的独特作用,它为双杠动作的创新与编排开拓了新领域。该类型动作在双杠杠下动作中,和屈体悬垂及直角悬垂类型  相似文献   

19.
引体向上项目是练习者双手正握单杠悬垂于地面之上,由静止开始,利用上肢及背部等肌肉的收缩力量,克服自身体重,向上引体并使下颌超过单杠横面上沿,并重复多次的拉伸练习项目。该项目是甘肃省中考体育测试中男生的必考项目之一,也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男生必测的项目。引体向上主要测试上肢、背部等肌肉力量的发展水平,是自身力量克服自身体重的悬垂力量练习,对发展上肢悬垂力量、肩带力量和握力等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 新颁发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大学组的项目进行了如下调整:一类项目新增了10米×4往返跑(男女同),五类项目去掉了举重物,新设了双杠臂屈伸(男)、屈臂悬垂(男女同)和斜身引体(女)。这些项目怎样组织测验呢?下面谈点我们的做法: 1.10米×4往返跑测验(男女同) 测验方法:该项目测验的关键是距离和时间的准确性。第一步:将场地用白灰画好,两边的端线插上红旗,作为明显的标记。两端的木块漆成不同的颜色。第二步:教师按实际水平,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2-3人),站在起跑线后3米处的集合线后,按顺序进行比赛。一名学生担任发令,兼看起点处受测者脚的落点,教师担任计时(一道一表),计往返次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