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物理图象能直观、形象地展现两个物理量之间的联系,表示相关的物理内容,描述清晰的物理过程,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而纵观05年高考试题(见表1)有关图象题目比重增加,要求相应解决能力有所提高,可以预见此类题目必为今后高考热点,所以学会处理图象问题尤为重要,笔建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从近几年高考来看,对考生能力的要求逐渐提高,用图象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尤其不容忽视.图象法直观、形象地反映物理规律,让人一目了然。有些情况下使用它能使所研究的问题简易明了,提高解题速度.下面分别用速度和位移图象解2007年高考全国卷Ⅰ理综第23题.  相似文献   

3.
函数的图象变换问题一直高中数学学习的难点,也是高考考查的热点,2008年全国高考37套文理科试题有19套(理10文9),2009年全国37套试题有20套(理9文11)试题直接含有考查图象变换的题目,可见这部分内容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常有学生诉说如下困惑:图象就是点的集合,图象的平移怎么与点的平移方向相反呢?  相似文献   

4.
2005年高考三份全国理综卷最显著的变化,就是物理选择题由2004年的单项选择题变为不定项选择题,很多同学在解选择题时,总是拿不准是单选,还是多选.这正是不定项选择题的难点所在.为总结不定项选择题的正确选项个数的经验性规律,笔者特将2005年高考全国理综Ⅰ、Ⅱ、Ⅲ卷及广东、上海、江苏物理卷中的物理不定项选择题,根据其试题和选项的特点,分以下几种类型进行统计分析.试题类型单选双选三选数正确选项个选项为同一问题类题型理综Ⅰ14,理综Ⅱ14,理综Ⅱ17,理综Ⅲ14,理综Ⅲ15,江苏物理61选项为两个问题类题型江苏物理10理综Ⅱ15,上海物理8,上…  相似文献   

5.
鲍翔 《物理教学》2012,(4):62-63,57
物理图象作为表示物理规律的方法之一,可以直观、形象地反映某一物理量随另一物理量变化的函数关系,能形象地描述物理过程、揭示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笔者发现全国共14份各地的物理高考试卷中,有13份物理试卷呈现了不少各类物理图象试题。可见,应用图象来探究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将是今后高考的新趋势。下面就2011年高考中物理图象试题进行评析盘点。一、必修1中的物理图象试题[例1](福建卷第16题)如图1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  相似文献   

6.
在近几年的高考和竞赛题目中,经常会看见这样一类新题目:求解时间问题.这类问题思维跳跃大.要求学生知识全面,迁移建模能力要强.若想解决此类问题,需对所给题目的信息条件进行加工联想,并与原有物理知识和解题方法进行类比,从而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进而迁移,创造性地解决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7.
利用导数解决含有参数的不等式恒成立问题,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亮点。但2008年全国Ⅱ理22题与2007年全国Ⅰ理20题、2006年全国Ⅱ理20题如出一辙,都是:"对任何x≥0,都有f(x)≤ax(或f(x)≥ax),求a的取值范围"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函数最值问题是高考的重要内容之一,例如,湖北省高考题:2006年(理)第9题,2007年(理)第13题、16题(Ⅱ);2007年:全国Ⅰ高考题(文)第8、20题,天津高考题(理)第2、17题(Ⅱ),湖南高考题(理)第13题均为函数最值的相关题目.  相似文献   

9.
<正>在近些年的高考试题中,对直线过定点,曲线过定点,探索定点的存在性问题的考查频率和难度都在上升,大部分同学都很难找到合适的方法来解决此类题目,本文将提供一些定点问题处理的常见方法。类型一:利用直线y=kx+m中k和m的关系确定定点例1(2017全国Ⅰ理20)已知椭圆C:  相似文献   

10.
实验题是高考试题中的重要部分,是对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动手能力、设计能力等综合素质考查的一个必要命题环节,因此在高考复习中怎样对实验进行复习就显得尤为重要,现笔者从近三年的高考实验内容分析入手浅谈高考物理实验命题特点及复习策略。1近年高考实验考试内容统计及分析1.1近年高考实验考试内容统计如下表:内试卷容年全国理综卷(Ⅰ)全国理综卷(Ⅱ)全国理综卷(Ⅲ)北京卷天津卷广东卷物理上海卷物理江苏卷物理2003年伏安法测电阻伏安法测电阻(同全国卷)伏安法测电阻文理大综合(无物理卷)研究平抛运动光电管研究热敏电阻的伏安特性…  相似文献   

11.
2007年全国普通高考(山西区)理科综合物理Ⅱ卷中的第23题是一个运动分析题.该题设计新颖,物理图景贴近学生生活。从多个层面考查了考生对直线运动规律的理解.由于题目设计本身的开放性,涉及的解题方法多种多样,除常规公式法外,还有平均速度法、图象法、相对运动法等.不仅有利于考查考生的创新思维以及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SOLO理论将学生回答某一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思维结构分为五个层次,运用其分层理论将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Ⅱ、Ⅲ)物理实验题对学生的思维层次要求进行分析,观察高考物理实验题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要求。同时对这3套试卷实验题的SOLO层次进行整体分析和个体分析,比较后发现高考全国卷Ⅰ、Ⅱ的实验能力要求相近,并略高于高考全国卷Ⅲ,进而给出合适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3.
"波的图象"问题,历来是高考命题的重点、热点.不管是物理单科试卷,还是"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许多试卷中都有以"波的图象"为题材的题目,下面结合高考试题例析之.  相似文献   

14.
上海实施素质教育领先全国,高考单独命题也最早.上海高考中,年年总有一些新题型,体现出高考的改革方向和命题趋势.02年上海理综试卷物理部分的特点是:(1)题目难度下降,体现了高考重在考查能力的改革方向;(2)紧密联系实际,引导考生关注生活、生产、社会和科技;(3)出现了探索型、说理型题目,保留了以某一材料为背景的信息给予题.下文对综合卷物理问题的逐一评析(题号是原试卷中的题号).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Ⅰ)卷第20题考查的是常见的定点问题,初看起来很是平常,但是如果我们深入思考、仔细研究一下,就会发现题目解法灵活多样,可以从多个方面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该题目入手虽容易,但真正做到最后并不容易,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细致运算的能力要求都很高,而这正是高考着重考查的,所以本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和教学价值.题目(2017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Ⅰ)卷第  相似文献   

16.
正文[1]给出一道高考数列求和题的三种通解.这三种解法对教学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可以拓宽解题思路,提高解题效率.但美中不足在于只是一道题的解法,又此类题型在高考中高频出现,如近两年的高考试题:2012年高考天津(理)18、浙江(文)19、江西(理)16、江西(文)17,还有2013年高考山东(理)20、山东(文)20、湖南(文)19,都是差比型数列求和问题.事实上,可以把三种解法进行推广到这一类差比型数列求和问题.对于错位相减法求和,是大家所熟悉的,此处不再赘述.接下来,本文侧重裂项相加法、函数求导法解决这一类差比型数列求和问题.题目求数列{}1()n pn q x-+的前n项求和.P Q N M x y A  相似文献   

17.
振动和波动图象是高考的重点,2006年至2012年的全国高考(Ⅰ卷)试卷中,每年都有一道振动、波动图象的试题.认真分析这些试题,能了解高考对波动图象的考查形式.有关波动图象的这类问题可以分三个方面,而解决这三个方面的问  相似文献   

18.
2005全国高考理综第22题均为物理实验题,分析理综全国卷I、全国卷Ⅱ、全国卷Ⅲ中的物理实验题,均突出考查了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考查了学生对物理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的迁移创新能力。在这三份试卷中均涉及电表处理的相关问题,下面结合三份全国高考理综物理实验题,谈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如何正确处理电表的相关问题。1全国高考理综物理实验题所考查的知识2005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浙江卷)、全国卷Ⅱ(广西卷)、全国卷Ⅲ(陕西卷)的物理实验题均为第22题,且均为两个小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列表如下:试题考查的内容分值涉…  相似文献   

19.
高考《考试说明》中把能力分为五种,其中第四种能力是应用教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即能够根据具体的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象进行表达、分析。由此可见函数图象对解答物理题目的重要性。把数学中的函数图象应用于物理题目的解答过程,首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是深刻领会图象的物理意义,这是用图象来解答物理问题的基础,把物理问题转化为函数图象来处理是在理解了图象的物体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下面就利用图象解答物理问题作一些分析和探讨。豆利用图象寻找临界…  相似文献   

20.
物理图象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工具,是分析物理问题的有效手段,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可行方法.因此年年高考物理试题均有图象类试题.2004年全国理综试卷物理题与2003年全国试卷相比,较为显著的特点是更突出了对物理图象的认识与应用的考查,下表可以充分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