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个基于UML的实时框架的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UML进行基于框架的实时开发是当今软件发展的一个热点。本文首先阐述了在嵌入式开发中应用实时框架的优点 ,接着介绍了Rhapsody实时框架的体系结构 ,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这个框架中和实时相关的元素及其代码生成策略。最后简单介绍了应用这个框架对一个通讯协议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本文引入了广义Banach框架的概念,研究了该框架所对应的框架算子的特点,利用框架算子给出了一个广义Banach框架判定的充要条件.并且对该框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推广了Hilbert空间中的广义框架与可测空间上定义的(Ω,μ)框架稳定性的有关结论.  相似文献   

3.
DWR是一个实现了Ajax交互能力的web框架。利用DWR构造的应用程序,能让浏览器直接与后端服务进行通信。Struts2框架作为一个先进的MVC设计思想的实现框架,它提供了对Ajax技术的支持。本文以一个Struts2中的Ajax输入校验为实例,详细介绍了Struts2框架与DWR的整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对二维框架多分辨分析进行讨论.首先给出其整数分类的一个一般结果,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二维空间整数的分类,给出了二维框架多分辨分析存在一个Parseval框架小波的充要条件,并得出Parseval框架小波的表示形式.  相似文献   

5.
L2(Rd)上Gabor框架的一个充分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L2(Rd)上的以矩阵平移和调制的Gabor框架的一个充分条件.首先在时域上给出了以矩阵平移和调制的Gabor框架恒等式的证明,然后给出了Gabor框架的一个充分条件的证明.最后在频域上也给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给出了由两个函数产生的小波框架的标准对偶框架,说明了标准对偶小波框架不能由单一小波构成,也就是说标准对偶小波框架不能由一个函数的伸缩和平移构成.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项跨文化活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要经历从一个文化框架向另一个文化框架的转换。译者首先在源文文本和自己的百科知识的互动中搭建了理解源文的框架,完成对源文的解读,形成基本文本,然后译者需要激活自己关于译语文化的全部知识,形成必要的文化背景框架,这样才能保证在翻译中为译文读者提供搭建理解框架所需的框架构件。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个安全和面向服务的WiMAX网络控制框架,主要目的是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尽量满足WiMAX网络应用的潜在需求.该框架包含了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服务感知控制框架与统一路由机制.此外,还探讨了若干对此框架非常重要的关键技术,从而为设计一个更安全、更切合实际应用的WiMAX网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一类具有特殊结构的框架小波的性质,给出了其类框架小波的一个判定条件的证明.  相似文献   

10.
主要总结了一个框架是Riesz基的等价条件,进一步举例论证了Riesz框架与近-Riesz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工程都必须面临体系结构选择的问题。在对比分析了中央控制体系结构和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布式控制体系结构,并将其应用于坦克通信仿真训练系统的构建中,为装备仿真系统架构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微服务架构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微服务软件架构的研究正处于探索阶段,Amazon、Netflix等互联网巨头的成功案例表明微服务架构在大规模企业应用中具有明显优势。通过对单体架构应用与微服务架构的对比,对微服务软件架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介绍微服务架构的概念、优势、设计模式等,分析微服务软件架构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总结微服务架构与单体架构的适用场景。  相似文献   

13.
玻璃作为一种古老的建筑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据玻璃本身的特性,并结合实例,探讨了玻璃在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中的应用。运用玻璃材料创造出的通透、纯净的建筑空间为人们展示了建筑内在的空间次序和建筑外部的壮观景色,展现了设计师的巧妙构思。  相似文献   

14.
第三代蜜网体系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第三代蜜网体系的总体框架,介绍了蜜网的最新技术,详细分析了体系中的三大核心功能:数据控制、数据捕获以及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15.
多协议标签交换 MPLS网络层协议结合了 ATM的交换技术和 IP协议的路由技术,为流量工程的管理提供了更有效的方法.现阐述了 MPLS的标签结构和网络结构,重点研究基于MPLS流量工程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16.
本文力图从“人类、城市、建筑”三者关系中,研究建筑和城市的历史,寻求和发掘传统建筑中仍具生命的东西,寻求可持续发展目标,探讨二十一世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基于体系结构的软件开发流程。着眼于特定领域体系结构建模方法。探讨了特定领域的应用系统开发时.从需求模型建立、需求到体系结构的映射以及体系结构层的设计到实现层的映射过程。阐述了基于体系结构的构件组装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赵剑峰 《大连大学学报》2012,33(3):69-71,93
建筑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表现形式,与文化的发展和变异有着多层面的联系。本文就建筑文化对传统建筑的继承,现代建筑对建筑文化的依赖性,以及建筑创作的文化内涵等3个方面,对建筑与文化间的关系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神圣空间的价值得到了重新评估和解释,随着其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的日益降低,教堂建筑的发展越来越趋同于世俗建筑,同时这种趋势又推动了当代教堂建筑的发展,促使其展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独特魅力.通过对多个当代著名建筑师设计的部分基督教堂的实例的分析,对比不同时代社会、宗教以及建筑等方面背景的研究,从建筑师个性化的表达、民族化与地域化的影响以及宗教人性化的要求等多个角度探讨了当代基督教教堂建筑的发展趋势.指出只有多元化的设计才能创造出符合我们这个时代特征的教堂建筑.  相似文献   

20.
As an aesthetic form, architecture deals with the creation and definition of space expressed in buildings and other physical structures. The Colosseum in Rome, Notre Dame in Paris, and the United States capital in Washington, through their designs define space, capture our imagination, and communicate important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messages. Similarly, the architecture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ommunicates messages about teaching,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form by creating and defining professional learning spaces for teachers and principals. In this paper I build on and extend earlier work on the architecture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schools (Designs for Learning: A New Architecture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Schools, Corwin Press, Thousand Oaks, CA).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ccomplish three objectives. First, I describe an emerging architecture for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highlighting its underlying design principles, essential components, and expressions in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form in schools. The second objective is to propose a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the architecture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final section of this paper, I describe how the systematic evaluation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helps us better understand the messages and meanings communicated in current expression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architec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