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多丽丝·莱辛在她的《伦敦观察:故事与概览》的18篇短篇小说中,采用了“去心理化”的写法,即将心理与现实结合起来,让其中的女主人公们脱离日常生活之外的心灵的孤岛.在这部短篇小说集中,莱辛从叙述者的角度、道德思想的外化行动、心理与现实的和解、象征手法的使用等方面引导读者对当代女性的心理状况作了“去心理化”的描写.  相似文献   

2.
D .H .劳伦斯的小说中充满了象征。在《儿子与情人》中 ,贯穿整部小说的意象是“花”。“花”暗示了小说中重要的 3个女主人公 ,暗示小说中事态的发展。对花的解读 ,即是对主人公的解读 ,对小说的解读。  相似文献   

3.
张爱玲小说中月亮意象的心理和类比象征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亮意象在张爱玲的小说中是爱情的隐喻 ,也是女性命运的象征 ,更是女性心理的最佳投射载体。月亮意象的心理象征功能 ,使人物心理得到准确揭示。而在另一些小说中 ,“月亮”其实只是作为类比象征存在 ,象征的是爱的破碎、爱的缺失和爱的丧失  相似文献   

4.
《媚金·豹子与那羊》是沈从文虚拟的一个湘西民间凄美爱情故事,这篇章法之外的小说通过文体互涉、考究的叙事、对古典诗词的借鉴实现了从民间故事到诗化小说的升华。运用起兴、淡远地环境描写、诗意的人物对话与山歌对唱,营造出恬淡悠远的诗意氛围。小说采用外聚焦冷静客观地再现故事情节,利用精悍的叙述声音介入完成了对乡土美好情怀的捍卫和对城市文明的批判,运用象征把小说的内涵升华到了神性存在的高度。  相似文献   

5.
动物,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重要角色之一,在民间故事和志怪小说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魏晋志怪小说中,以动物为题材的文学作品特别多.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作为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品,记载了精怪故事110余则,有鬼神精怪、动物精怪、植物精怪、器物精怪等,其中动物精怪故事就有数十篇.动物精怪故事中的动物形象异彩纷呈,蕴意丰富.  相似文献   

6.
题为唐白行简撰的《三梦记》这篇传奇小说,保存在元末陶宗仪编纂的《说郛》里。明胡应麟的《少室山房笔丛》曾提到它,没有对它产生怀疑。鲁迅先生的《唐宋传奇集》、汪辟疆先生的《唐人小说》也都把它作为白行简的作品收录进去。其实,这篇传奇小说是后人编造,假名白行简的伪作。开始发现这篇传奇小说有点问题的,还是鲁迅、汪辟疆两位先生。这篇传奇小说在讲了刘幽求妻、元稹、窦质三个做梦的故事后,附带讲了一个长安光德里张氏女做梦的故事。这个故事以“行简云”开头,以“会昌二年六月十五日也”结尾。《唐宋传奇集》  相似文献   

7.
从平淡中见深远——解读海明威的《雨中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短篇小说《雨中猫》是海明威的早期作品,它充分体现了海明威的“冰山原则”,语言简洁凝练,朴实无华,展现了主人公的迷惘与虚无,令读者真正领略海明威小说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8.
《心》作为心理小说,深刻地揭示了处于社会变革的明治时代出现的传统伦理道德与文明开化的个人主义间的矛盾。作品透过接二连三的死之结局提出“明治精神”这一概念。本文将在解读小说文本的基础上,通过“我的父亲”、“K”、“先生”的死来探讨和剖析明治精神的实质。  相似文献   

9.
长篇小说《弗罗斯河上的磨房》的故事结局颇耐人寻味。但是,从分析小说人物特征及作者的创作意图入手,并结合小说的主题思想及结构来探讨和阐述该故事结局的内在逻辑,显而易见主人公麦吉之死系主人公和作者心灵深处的"死亡情结"所致,而非单一或偶然因素引起。  相似文献   

10.
对于长篇小说创作来说,讲好一个或一个以上有一定长度的故事。这显得非常重要。“小说是什么?我说,小说是一篇臆造的故事。”为什么鲍温要强调小说是一篇臆造的故事?因为任何小说都包含着一个或大或小或长或短的故事,而长篇小说则包含着由许多小故事组合而成的一个漫长或几个漫长的大故事,没有故事的小说只是一些堆积起来的零散砖瓦水泥,有故事的小说才能称为具有艺术魅力的精神建筑物。什么是长篇小  相似文献   

11.
《献给艾米莉的玫瑰》是威廉·福克纳的一篇著名的短篇小说。这篇小说揭示了古老的南方传统价值观与现代的北方工业价值观的冲突。小说的主人公艾米莉作为南方后裔的代表,既是南北方价值观冲突的象征,同时也是福克纳对于南方文明态度的象征。总的来说,艾米莉就是一座象征着古老的南方传统的纪念碑。然而她父亲的严厉管教,她所在的社区所施加的压力以及她自己复杂的性格特征的影响促成了她的悲剧命运。而她的悲剧命运也就预示着她已是一座倒下的纪念碑。  相似文献   

12.
小说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是故事,而内容的存在形态则是结构。就张爱玲小说的故事来说,常常是平凡而普通的,而人物的心理历程往往有“传奇性”。在叙述起来很平凡很普通的故事中,隐藏着主人公很不平凡的某一种精神历程,这种精神历程从产生到完成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她的小说大多数都有一个读起来很有吸引力的故事,她是一个讲故事的天才,但如果我们从故事的层面去分析小说的叙事单元,我们会发现,简化后的这些故事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如果我们分析这些叙事单元之间的关系,研究这些内容存在的整体形态和深层结构,研究她的小说的…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小说是不断走向多元化的——它不再依赖戏剧化的情节推进,而是按生活的自然流向发展;不再显出人为的因果关系,而是在细节的串连中隐伏生活的内在;不再以故事左右读者的心理,而是让读者读生活本身。  相似文献   

14.
在清代小说《红楼梦》中,"黛玉葬花"是主人公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刻画人物、表现主题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黛玉两次葬花的情节中,小说微妙地展示了宝黛爱情心理的发展;通过《葬花吟》进一步刻画了林黛玉的悲剧性格;以花喻人,用象征手法预示了大观园女儿最终的命运悲剧。  相似文献   

15.
短篇小说《死者》是乔伊斯的代表作。本文借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中的死本能来分析《死者》,从生者之死、爱情之死这两个方面来揭示主人公加布里埃尔的精神顿悟过程。结合爱尔兰当时的政治文化背景,本文分析了作者对爱尔兰未来出路的关心,探寻了“死者”意象的潜在意义——后殖民时期的爱尔兰人的精神死亡及爱尔兰社会的文化危机。这篇小说在唤起现代人的精神信仰方面具有新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埃德加·爱伦·坡在短篇小说《威廉·威尔逊》中借助自传体小说叙述方式,通过主人公的回忆与对话完成自我认识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人物自我揭露、自我解释和忏悔。读者通过阅读这一有意识的自我认识与忏悔的过程来解析故事背后对于人性冲动的独特思考。  相似文献   

17.
《金云翘传》是一部才子佳人小说,但它又与其他才子佳人小说有所不同。尽管女主人王翠翘是“佳人”,金重是“才子”,结局也是才子佳人的大团圆,但是,在男女主人公的人生遭遇中,却显示出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沈石溪在80年代初开始从事儿童文学创作,他的动物小说将故事性、趣味性、知识性融为一体。充满哲理内涵,风格独特,深受青少年读者喜爱。新课本第五单元《猎狐》,通过一个14岁的男孩为了自尊心和荣誉而深夜历险抓狐,并由此发生了一系列精神上冲突的故事,反映出小主人公戈文亮情感世界的升华过程,展示了  相似文献   

19.
史铁生将自审意识、生命沉思和深层心理探索引入小说创作中,从纠结缠绕的现实漩体中体验生命的各个侧面,对“生”与“死”的递接性思考贯穿于其小说文本的始末.史铁生纯粹的主观世界和自由心象使其更逼真地逼近了死亡的内质,体现出一种“向死而生”的精神向度.  相似文献   

20.
从符号学的角度讲,小说的文本结构其实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作为“能指”的叙述,作为“第一所指”的故事,和作为“第二所指”(即由叙述与故事的复合作作为能指而负载的语义信息)的人生经验.换句话说,小说是小说家通过自己的叙述行为述说好一个故事来达到对人生经验洞幽烛微的把握.小说与历史在发生学上联系的实质,也在于小说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