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文学风格就是作家创作个性与具体话语情景造成的相对稳定的整体话语特色.它是文学活动过程中的特别是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一种具有特征性的文学现象.文学风格的出现,既标志着文学创作的成熟,也标志着文学活动发展的成熟,同时还标志着文学接受水平的提高.在这个定义所包含的几个因素中,作家的创作个性是形成作品风格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2.
小说主题的预设是作家在酝酿小说写作之前就已在内心长时间进行的心理活动,而主题的设定及小说中众多人物形象的塑造均和作家的语言书写有着莫大的关系.文学语言及其话语状态的呈现态势是小说主题或说内蕴思想得以完整展现的支撑,选择并打磨出与小说主题及作家书写风格相匹配的话语表达模式,是保证长篇小说能够全方位表现现实生活和提升其文学成就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序跋文、访谈录、作家作品论、理论著作是当代作家文论的主要表现形式.开展当代作家文论的研究对探究作家的文学观念与创作实践之间的关系、更深入地阐释作家作品、丰富和拓展当代文学研究,以及重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论话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当代男作家和“男权话语“,应予以大胆深入的揭示和批判;然而,在同男作家的“对话“中,必须注重三个“结合“:批判与关怀的结合,对照与反思的结合,文化探求与文学审美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废都》的文本话语与两性话语、道德话语、文学审美话语、政治话语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背离与冲突。以男权为中心的文人士大夫自恋心态导致对女性话语权力的践踏,对两性关系的主观病态扭曲;同时,作家艺术真实尺度把握不当,是对文学审美话语的挑战;“废都人”自私自利、见利忘义、虚伪做作的言行举止和两性关系的扭曲、变态,是对中国传统优质道德话语的颠覆;作品中以宣泄基调反映出来的社会各阶层间差距加大、利益分配不公等问题,是对主流政治话语的讽刺;作家历史理性的深度匮乏使《废都》难以承担指引读者对真、善、美的追求这一使命:作家艺术技巧的牵强降低了作品的艺术价值;作家“审丑”尺度不当,忘记了对丑的批判。  相似文献   

6.
李军 《德州学院学报》2006,22(2):109-110
文学研究常常要求研究者与作家精神的契合,但对研究者与作家创作思维取向的统一却很少有人关注,更不用说在话语实践中研究者与作家行文指向的思维趋同了。鲁迅的研究者多如牛毛,但带有几分鲁迅精神和风格的研究者寥寥无几。不过,在老舍研究的领域中,石兴泽先生的人格精神与话语  相似文献   

7.
父权的解构:H·H 理查森短篇小说的女性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末澳籍女作家亨利·汉德尔·理查森因长篇小说一举成名,但其创作的短篇小说却被批评家贬为具有女性狭隘性,被严肃文学拒之门外.但是在女性政治、经济地位日益提高、女性文学极大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审视理查森的短篇小说.事实上,她是通过自己独具特色的短篇小说向世人宣告,女性作家也可以拥有自己独立的审美意识,女性文学也有它的自在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理查森的短篇小说是具有历史进步性的,是文学领域里反映女性话语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8.
历史作为文学的表现对象,是文学内容的构成部分。而文学中的历史意识或历史观,就是作家对现实与历史的审视,具有作家强烈的主观性或主体意识。文学既是一种话语的实践也是一种历史的实践,它在参与、再现和言说历史时就被赋予了关乎人类心灵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鲁迅和赵树理是中共为中国现代文学树立的两面旗帜,是政治话语规范、利用民间话语和知识分子精英话语的最佳例证。随着政治主题的变化和文学环境的变迁,政治意识形态与作家创作之间的差距变得越来越明显,旗帜的地位发生变迁并被最终解构,赵树理和鲁迅文学命运的沉浮充分体现了政治话语的功利性。  相似文献   

10.
以“新文学选集”和“人文版现代作家选集”的序跋为研究对象,探究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规范和话语实践。‘在两套选集的序跋中,序跋作者对自己或他人思想的检讨和批评,对旧作的贬低以及选择、修改等,既是国家权力话语规训的结果,也是作家积极主动认同主流话语,重塑自我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文学是一种社会性的话语活动,作家与读者是话语活动的双方。作家与读者的关系在不同 的社会环境下有不同的关系形式。在新中国几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作家与读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牧师 与信徒的说教关系;朋友与朋友的对话关系;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供销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把1930年代以来的中国左翼文学命名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因为其以无产阶级革命的政治标准为首要。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存在两种“元话语”,启蒙“元话语”和不断革命“元话语”,后者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核心。赵树理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中的地位是特殊的,他的乡村关怀不会随着“元话语”的变化发生改变,从启蒙到不断革命,赵树理文学一直以乡村伦理和农民利益为中心,为当代文学树立了一个“主体性”意义的标准。作家不应该屈服于某种权力话语,今天的文学创作及文学批评应该吸收各种“元话语”的优秀部分形成赵树理式的东方化叙事。  相似文献   

13.
云南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在对现代性的追寻中言说方式陷入了迷误,主要表现在没有找到自己的独特话题和没有能在话语转换中找到和创造出新的话语形式两个方面。只有真正构思出有效的言说方式,才能获得广泛的世界倾听,也才有可能以另类的姿态进入汉语主流文学,从而进一步与世界文学对话。  相似文献   

14.
作为创造社理论代表,成仿吾主张文学活动是作家和批评家自我情感的表现,体现出浪漫主义张扬自我的特征,然而其批评文本却又不是纯粹的浪漫主义话语,对作家和批评家所理应具备并加以表现的“自我情感”有着特殊界定,表现出紧贴时代和社会的现实主义倾向。这种徘徊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的文学批评话语,反映出在中西文学传统熏陶下的一类现代批评家独特的批评姿态。  相似文献   

15.
寻根文学是新时期以来重要的文学流派。部分寻根作家对抗主流话语,立足于民间立场塑造大量的"民间人物形象",以民间人物作为创作基点,真实客观地向读者展示民间社会现象和暴露民间"非人化"的问题。寻根作家通过民间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对抗主流话语曾经对民间的曲解,利于读者对民间悲剧形象的感知和对自然生命意识的掌握,也造成当代意识中现实主义缺失的负面效用。  相似文献   

16.
美国毕裔女小说家在美国华裔文坛上占有突出的领先地位:水仙花是用英语进行创作的第一位华裔作家,王玉雪被称作美国华裔文学之母,汤亭亭是美国华裔作家中最受评论界注目的一位,谭恩美在美国华裔作家中拥有最大的读者群.她们的作品凸现了觉醒的女性自我意识和少数族裔意识,将对父权统治的悖逆和对种族歧视的反抗紧紧地结合起来,显示出美籍华裔女性独特的艺术追求和文化选择.美国华裔女作家同她们的男性同行们一起,在西方殖民主义霸权话语日渐瓦解的背景下,创造出了美国华裔文学这一美国文学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戏仿"是中国先锋作家"反话语"叙事革命的一种重要叙述策略。在先锋作家的"纯"文学想象中,戏仿不仅仅是一场技术实验,更是一种话语形式和审美范型。然而,当这样的实验被重复并成为新的叙事准则时,戏仿便可能转而被"经典化"。  相似文献   

18.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自诞生之日起,很长时间里被排斥在以男性文学为中心的所谓主流文学之外,一直处于弱势话语的地位.在经历了以自我描述为主的早期文学阶段和寻找黑人妇女身份的文艺复兴阶段之后,黑人女性文学终于在20世纪下半叶迎来了其发展过程中的黄金时期,并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黑人女性作家,她们的作品完美地实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预示了21世纪黑人女性文学的更加繁荣.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学的研究者长期以来忽视了对“革命文学作家”以外的作家的研究。现在“重写”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话语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为此,我们重新发掘并研究在历史中被遗忘的作家和作品。其中徐卓呆在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中付出的心血和贡献是不可磨灭的。笔者认为徐卓呆是成就最高的中国早期剧作家。本文评估了徐卓呆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不断变化的文学写作格局下,作为商业畅销小说作家海岩,保持着一种独有的话语表述立场.这个立场既不是政治性的国家意志,也不是一味追求世俗趣味的审美系统.而是借用人民话语的严肃理想,有效地发挥了类型化通俗小说的活力,运用“时尚”制造了一种当代的都市“崇高”,由此反映了时代大众对文学的述求和情绪,也显示出“适者生存”的一种写作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