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作为一门工具课,学习的好与坏,关系到基础教育的“基础”的坚实与否。为了把语文课上“活”我们从开放教学内容、学生思维、教学形式三个方面入手,上“活”了语文课。  相似文献   

2.
周伟 《考试周刊》2011,(2):67-68
语文课要上得“活”,从教学过程看,必须打破程式化教学。因为僵死的教学过程使课堂%氛如同一潭死水,没有波澜.学生毫无学习兴趣。要想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教师就要不断探索“点燃”的技巧;要使学生充满热情、生动活泼地上好语文课,教师就要有一套科学、民主、独具个性的上“活”语文课的方法。在教学中我用了以下几种方法,觉得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3.
“上语文课难,上好新语文课更难!”这是课改后语文教师的普遍感受。语文教学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循,它既要融教师的思维、口才、知识、规律等于一体,又要兼顾学生的接受能力、接受水平以及语文理解的多元化。要上好新语文课,就必须适应课改要求,懂得语文教育的特点和技巧,以素质教育为指针,以学生为主体,学会因材施教,灵活地处理教学问题。具体做法是:把教材处理得“活”,上课时教得“活”,让学生学得“活”。这就是语文教育的“三活”技巧。本人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总结出自以为行之有效的方法,适应了课改的需要。同时也体味到,“三活”技巧的透切理解和运用是语文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人们听过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往往会说,这堂课上出了语文课的味道,听得过瘾。有“味道”是对课的赞赏和认可,但却又是比较模糊的一种评价,这“味道”到底指什么?到底怎样才算是上出语文课的独特味道?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语文课的独特味道就是三个字:“实”、“活”、“美”。一堂熔“实”、“活”、“美”于一炉的语文课,就是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一堂味道纯正的语文课。 实 笔者有幸作为一名参赛代表参加了“第一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参赛教师都是有备而来,竟争相当激烈。自然,大家对专家评委的评课思想就极为关注。作为评委之一的钱梦龙老师在大赛期间的一次报告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作为评委,我们评  相似文献   

5.
吕叔湘先生曾指出:“如果说一种教学方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方法之外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语文课要上得“活”,就要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教师要不断地探索教学技巧,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那怎么上“活”语文课呢?我简单地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如何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笔者认为对教师而言关键要把语文课上“活”。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一个‘活’字,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可见“活”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语文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是学习各门学科必须掌握的基础工具。因而,语文教师“教活语文课”有着重要的意义。钱梦龙老师早就告诫我们“一定要把学生教活”,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也指出:“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教活语文课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活”堪称语文教学法之精髓。可以说,语文教师教活语文课是使语文教学走出低谷的治本之举。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中的“三活”赵嫣萍中学语文课的教学需要“活”。只有活,才可能体现语文的工具作用;只有活,才可能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只有活,课堂气氛才不会沉闷。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我认为,“活”的语文课主要体现在三...  相似文献   

9.
所谓演“活”读“响”,就是将声音、态势、神情等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表演的方式去朗读课文。应该说,演读是一种高度艺术化的诵读形式,是读的最高境界。在语文课上,教师驾驭声调的轻重缓急,字音的响沉强弱,配合肢体动作、面部表情,能活化出一种引人人胜的氛围,给学生强烈的视听冲击。如此演“活”读“响”的语文课,才能产生意想不到的...  相似文献   

10.
李双群 《教师》2010,(15):35-35
传统的语文课,缺少的是活的交流,工具性也好,人文性也好,新课改背景下的诗意语文课该是灵活的,这样的语文课,才能从学文走向学做人,才能实现教育的最高价值。笔者力图从“乐趣是活的前提、情趣是活的关键、美趣是活的升华”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要上得活,从教学过程看,必须打破程式化教学。因为僵硬的教学过程使课堂气氛如同一潭死水.没有波澜,学生毫无学习兴趣。要想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教师就要不断探索点燃“爆竹”的技巧.要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师者就要有一整套科学、民主、独具个性的上“活”语文课的方法。在教学中笔者采用了几种方法,觉得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12.
“一常课就是一篇文章,就是一件流动的艺术作品”。语文课堂教学技巧,是一个教师在长期课堂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教学经验”、“教学技能”、“教学技艺”的结晶,如何让语文课常活起来,池语文课常充满魅力.  相似文献   

13.
吕叔湘先生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语文教师如果把语文教学仅局限于一本语文课本的话,那语文课永远难“活”起来。新课标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外阅读量要达400万字以上,又推出必读篇目,就是希望语文课堂扩大一些、开放一些。近几年来,中考试题的革新,给语文课予明确的导向,就是要大力推进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让语文教学“活”起来。  相似文献   

14.
“不要把语文课上得太像语文课”,两年前,我在《语文教学通讯》上读到毛荣富老师对一些青年教师说的这句话时,就觉得它闪烁着语文教学思辨之光,颇值得寻味。的确,“太像语文课”就把课限定死了,没了个性也就失了灵气。语文教学要讲究“活”,要让学生提得起兴趣;  相似文献   

15.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的诗就道出了“活”的重要性,语文课堂也是如此。语文课要“活”力四射,应该有一些“活”性激素。吕叔湘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那么怎样才能使语文课堂真正地“活”起来,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著名语文教育家、语言学家吕叔湘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就叫做‘活”’。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也告诫我们:“一定要把学生教活。”“活”是语文教学艺术化的集中体现,是语文教学法的精髓所在,也应是语文老师追求的至高境界。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彰显个性,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呢?  相似文献   

17.
吴静 《辅导员》2009,(10):7-7
如何让语文课兴味盎然,令学生听起来“有劲”,语文课欲“开”学生之“胃口”,一定要讲究它的“味”。到底怎样才算是上出了语文课的独特味道?笔者认为:返璞归真,简简单单地教,扎扎实实地学。语文课堂上,把课上真、上实、上美,必定是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一堂“味道”纯正的语文课。  相似文献   

18.
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不是在课堂教学中讲得有多好,而是懂得驾驭课堂的艺术,能把语文课上活。的确,语文课不是算式,没有唯一的答案,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就是要从传统的“死寂”走向“活泼”,从“单向”走向“互动”。从课堂教学本身来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要激活语文课堂,就必须围绕教师和学生来进行。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堂教学的“宜”与“不宜”包头铁路第二中学王子令一、宜“活”不宜“死”关于课堂教学,吕叔湘先生早就指出过:“关键在于一个‘活’字。……成功的教师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这个“活”字点出了课堂教学的要害。一节好的语文课应当生动活泼趣味盎然。...  相似文献   

20.
一堂有效的语文课,必定在“豪华落尽见真谆”的简约风格中体现沉甸甸的“实”。当然,这个实不是僵硬死板的,应实中求活,活中求变,变中求新,真正使语文课充满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