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小说世界精彩纷呈,其中有鲜活的生命,浓郁的情感,深刻的思想;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也有艺术化的辽阔的空间。小说教学应该让学生体会生命的内涵,领悟生活的真谛,感受丰富的情感,获得美的享受。小说的阅读教学设计应体现文学教学性质。  相似文献   

2.
路遥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作家,其小说质朴而生动地刻画了社会各个阶层普通人的生命与生活。文章从路遥小说中人物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和生命追求等方面入手,从而感悟路遥小说中的生命与生命意义。  相似文献   

3.
沈石溪动物小说以其独特的视角向读者展示了生命的含义,其中有敬畏生命的思想,有人类对生命的关照,更有对动物生命本身的关怀,而最为突出的就是动物小说中关于母爱等情感的诠释。沈石溪小说中动物的母爱都是伟大的。本文通过将动物中的弱肉强食、物竞天择的自然演化的描述,将动物中的亲情作为对人类社会的一种映照,来探寻沈石溪隐藏在小说的细枝末节中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4.
小说漫谈     
文学能安慰灵魂,挽留生命,使现实生活中无缘接触、体验的东西成为我们生命中幻想,感动的一部分。中国小说偏向趣味性,自清末以来,人们在急剧的社会变化中接受了现实主义,通过小说对社会进行宣判,宣传新的思想精神;西方强调小说的虚构性,重视小说是否具有阅读性。小说有出名与不出名之分,还有可转述和不可转述之别,但都可带给我们许多人生况味的体会。现在小说处在边缘化的状态,出现了消费性小说,实际上这是市场经济还没充分发育的一种现象。但从趣味、休闲的角度去读一些书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武侠、言情,但我们还要读一些更好的作品,使我们在精神情感和体验人生方面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5.
郁达夫的小说理论最具现代性、先锋性,以重情感的真与美为轴心构建起浪漫抒情的"自叙传"小说理论体系.他从重主观情感、"表现自我"出发探索中国小说的"现代性"和小说文体性质;他又以坦露内心忧伤情感、迷恋自然铸成其浪漫主义;对小说艺术形式理论的论述和小说批评,仍然以情感的真与美为原则.他是"主情主义"的小说理论家.  相似文献   

6.
旅美作家陈谦的小说常常有缠绵悱恻的爱情主题。她的小说不是乡愁的言说,也不关乎国族寓言,而是有关个体生命诉求与情感旨归的多维想象。显示了新移民女性写作的另一种可能性趋势。  相似文献   

7.
亲情永远是文学艺术表现的主题。阅读刘庆邦的大量文本,从中不难体味到人类情感的深度。他小说所体现出来的亲情世界,无疑是对积淀在自我精神生命之中的情感体验的激活,也是对积淀在自我情感世界之中的万千感受的升华。正因为如此,他的小说是讲情感的,所要建构的也是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8.
亲情永远是文学艺术表现的主题。阅读刘庆邦的大量文本,从中不难体味到人类情感的深度。他小说所体现出来的亲情世界,无疑是对积淀在自我精神生命之中的情感体验的激活,也是对积淀在自我情感世界之中的万千感受的升华。正因为如此,他的小说是讲情感的,所要建构的也是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9.
民初骈体小说创作繁盛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社会境遇方面,民国初年的政治文化环境使部分作家在失望之余沉浸于吟风弄月,他们选择骈体小说表现自己的情感体验;文学教育方面,清末民初的骈文教育和创作为骈体小说的创作和接受储备了潜在的作者和读者;创作实践方面,在文人心态的作用下,以徐枕亚为代表的一批作家将自己的生命情感融人创作之中,运用缠绵回环的语言体式构筑了富有感染力的文学世界,促成了创作和接受的良性互动;语言体式和美学品格方面,骈体小说特殊的语体建构了一种诗化小说的美学品格,满足了作者和读者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10.
张丹丹  唐惠忠 《中国教师》2014,(7):84-85,95
<正>小说是生活的百科全书,有鲜活的生命、浓郁的情感、深邃的意蕴;有许许多多或悲壮或缠绵、或欢乐或悲伤、或激烈或优雅的故事;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也有艺术化的辽阔大地、浩瀚海洋和幽蓝星空……走进小说世界,人们就步入人类的心灵天地,领悟生活的真谛,接受精神的洗礼。中学语文教材所选  相似文献   

11.
劳伦斯小说中的“黑暗”象征意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拟从“黑暗”与人们的生活、情感及情绪的变化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黑暗”与光明、生命的连结等诸方面,阐述“黑暗”这种象征在D·H·劳伦斯小说中所包含的深刻意蕴。了解了这一点,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体会劳伦斯的小说的深刻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小说以优美的语言、曲折的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主题而深受读者的喜爱。小说的世界不但精彩纷呈,还有艺术化的辽阔的空间。小说教学应该让学生体会生命的内涵,领悟生活的真谛,感受丰富的情感,获得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3.
林晗 《现代语文》2009,(8):93-93
萧红一直被认为是独特的写作者。她多舛的情感历程、敏感而真诚地直观黑土地上乡间村民们悲惨的生活、独特地关照生命的方式、超常规的语言组合等,历来为评论者所注目。本文试图就萧红小说语言表达上的两个现象,寻找一把解读萧红小说的钥匙。  相似文献   

14.
本文拟从压抑、扭曲、孤独、荒谬和异化这些精神困惑排斥人类最深层悲剧的理性认识,去体味并剖析新写实小说中小人物生命的失重与尴尬,以及掩藏在作者"零度情感"与"生命本相"叙述语境中的悲剧意味.  相似文献   

15.
不谈爱情是萧红小说的一个显著特点,萧红在小说中展示的女性爱情悲剧,凝聚了她的审美情感和生命体验,婚恋的不幸,源自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对女性尊严和价值的漠视,源自传统的思想观念和伦理道德所造成的女性自身的劣根性.  相似文献   

16.
动物小说普遍具有明显的生命共同体意识。如蒙古族儿童文学作家格日勒其木格·黑鹤,他的作品充分肯定了动物对人类情感创伤的疗愈功能;崇尚自然法则,极力反对人类所谓的智慧设计;积极倡导生命间性理念,反对将生命等级化且带有霸权性质的物种思维。蕴含在其作品中的对生命的理性思考提醒我们,在后疫情时代,人类不得不理性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冷静思考生存与死亡的关系,进而努力构建人与动物的生命共同体。  相似文献   

17.
金庸小说以“新武侠”之名著称于世,同时又以其深厚的文化意蕴饮誉海内外。民间文化是金庸小说的滥觞,正是民间文化蓬勃的生命强力,使得金庸小说在各个阅读群体中都能激起深刻的情感和思想共鸣。而主流文化则是金庸小说的根柢,金庸小说中情节的经典描摹、以及人物性格的出色塑造都借鉴并吸取了主流文化的经典文学模式,这种经典的文学模式,大大增强了金庸小说的表现力和艺术张力。  相似文献   

18.
萧红是少有的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女作家,她的小说从个人的情感体验和现实特征出发,在对中国农民生命存在的关注和对乡风民俗的审视批判中,承续着鲁迅乡土小说中的"批判国民性"主题,展现了一个具有强烈现代启蒙意识和博大人道主义情怀的知识分子,对中国农民的生存现状和生命价值的独特感悟。她以卓绝的智慧和超越的思想,以迥异于当时战争文学特色的乡土小说,启迪着人们对自身存在意义和生命价值进行不断地思考。  相似文献   

19.
无望的突围:评德拉布尔的女性小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英国当代妇小说家玛格丽特·特拉布尔的小说创作,以关注当代女性的生存境况,考察女性生命的本质为焦点,反映具有听当代知识女性背离传统价值,挑战社会规范,谋求精神突围的果敢和执,着重表现女性生命微妙细腻的情感体验和曲折复杂的心路历程。女作家在其系列长篇中试图在传统的女性角色和现代女权主席的中间地带寻找一块理想的生存东土,她的每部小说都是对女性生活道路的某一种可能性所进行的有意识的尝试。突围是执的,成  相似文献   

20.
甘小娟 《广西教育》2011,(30):78-79
张欣描写当代的女性都市白领的小说,以女性作家对女性生命的独特感悟,讲述了都市不同女性的情感与职场的经历。她的小说呈现出丰裕的物质生活的景象,站在中产阶层的视角,写出了白领女性们在都市生活中的感伤情怀,反映出作者对都市社会深刻的洞察力,她的都市情感小说给人一种梦幻、理想、古典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