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球科学被定义为自然科学,迄今主要从自然的角度进行研究。但是,现在的地球是人类学的地球,是工业改变了的地球,需要有关于它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本文从地学人文社会科学的视角,研究古代土地崇拜的地学文化以及现代人统治自然的地学文化。如今,人类进入生态文明时代,需要新的地学文化和人-地协调发展的地学文化。新的地学文化,是一种新的地学人文精神。它作为地学文化的精髓和灵魂,指导地球科学的发展,引导和制约人类改变、利用和保护地球的活动,这是建设生态文明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
地球科学和技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方面,它为人类认识地球,增进人类利益作出了伟大的贡献.现在,地球已经进入新的地质时代--"人类世"时代,我们需要有新的地学文化.现代地球科学被认为是自然科学,"人类世"时代的地球是人类学的地球,需要地球的社会科学研究,需要地球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开展地球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实践,建构新的地学文化,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服务.  相似文献   

3.
一、改革背景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成立于1995年4月,是在我校实施三级管理体制改革的形势下作为首批试点单位而组建的,她的前身是成立于1951年的煤田地质系。成立学院前,煤田地质系设有地质矿产勘查、应用地球物理、水文地质与工程质量、勘察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当今,地球科学正面临新的战略转移,重新认识地球与人类社会关系而逐步形成了新的地球观。这种变革体现在地质工作的转移:由过去的资源勘查型向社会型转化、由过去的单纯找矿型向资源、环境型转化。为此,高等地质教育必须适应这种转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完善…  相似文献   

4.
1500万年后日本列岛将从地球上消失近年来,日本政府对在日本周围板块沉没处形成的海沟进行了勘查,发现海沟有增堆型与浸蚀型两种。增堆型是海洋板块上的堆积物被冲刷下来,在海底陆地侧面重新形成新的地壳。浸蚀型海沟是海洋板块不断地冲撞和浸蚀后的陆地板块碎块移...  相似文献   

5.
博大雄浑构建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体系 长期以来,地理学、地质学、气象学、海洋学和生态学等学科对地球的研究都是针对某一组成部分分门别类地进行的,形成了各种专门学科和各具特色的研究方法及知识体系.20世纪后半叶,全球环境的恶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对地球科学提出了新的挑战,80年代初期,科学家们普遍认识到必须把地球作为一个由相互作用着的各子系统组成的统一系统,即地球系统来研究.8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上一大批科学家开始投入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关于地球系统科学的论文、报告、百科全书和研究计划纷纷问世,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开始掀起高潮.  相似文献   

6.
现代地学系统思维模式是以系统思维的背景对待、研究地球和地球科学的研究模式,是当代科学家以系统思维的方法认识、理解和把握地球客体本质和规律,并形成系统地球科学理论的基本思维模式。它的出现标志着地球科学在更加广泛的领域与其它现代科学技术,以及与社会科学和哲学的广泛结合,也是当代人们了解和研究地球客体的重要的思维背景。从理论创新的角度看,现代地学系统思维在当代地学哲学的角度提出了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培养跨世纪地质学基础研究人才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谋求人类与地球和谐、协调发展,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地球,重新构建地球科学新的知识体系,即把传统的服务于狭义的经济利益的微观地质学,改造发展为全方位服务于人类社会发展和生存条件为基础的注重宏观研究的地球科学体系。地球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地球科学的理论体系及发展与社会人才培养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当今科技的发展与结合长期科研的实践,对地球科学的理论体系与发展前沿做出了新的思考和新的探索和新的阐述,对社会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环境进行了思虑性分析和前瞻性诠述和公平性释疑,并用地球科学系统理论研发应对全球变化的措施及途经,最终促进地球科学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9.
话题1 研究问题时我们通常将地球看成一个理想的球体.假设有一个无弹性的绳子紧紧地绕在地球赤道上,现将绳子在某点处截断,再用一根同样的10m长的绳子连接其两端后重新围在地球赤道上(仍成圆形),那么,在新的绳子与地球之间会有多大的空隙?  相似文献   

10.
《生物学教学》2012,(1):73-79
[生命起源]美科学家的碳陨石分析显示,部分DNA物质由碳陨石带到地球,为地球生命起源的外星说增添新的证据据中国新闻网2011年8月10日援引台湾《联合报》报道,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的碳陨石分析研究显示,部分脱氧核糖核酸(DNA)所需的物质可能是由碳陨石带至地球的,这一结论为地球生命起源的外星说增添了新的证据。该研究的相关论文发表于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  相似文献   

11.
集中讨论了在新的世纪地球系统科学的内涵和全球变化的主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我国地学类人才培养面临的新形势,结合毕业生就业现状,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着重强调基础研究型和应用型两类地学人才的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师资力量和教学管理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文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同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在国外地球科学教育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文章结合国内现状,从地球科学教育改革入手,着重从课程新的计划目标、内容设置以及保护野外实习基地等三个重要方面来进行讨论,其中特别强调了地球系统科学、社会科学的作用,给我国地球科学教育事业以借鉴,以使高等地球科学教育朝着符合社会经济和生产的适应性、实用性方向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移民太空     
地球已经不堪重负。若干年之后,我们的子孙后代恐怕再也不能无忧无虑地在地球上安享太平,而必须寻找新的生存空间,上天入地,建设新的家园。  相似文献   

15.
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稿)"地球与宇宙"中指出:科学课程有责任使小学生获得有关地球的更完整的印象,这包括了解地球的概貌和组成物质以及因地球的运动而引起的各种变化。让小学生用探究的方法研究地球物质的性质,不仅可以使他们获得有关的知识,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还可以使他们对习以为常的地球  相似文献   

16.
地球生命起源一直以来有多种说法,其中的一个版本是,彗星尘埃带来的有机分子帮助地球产生生命。德美研究人员近日首次在彗星尘埃中发现了在生命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种辅酶,从而为上述说法提供了新的佐证。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能源日渐枯竭之时,世界各国科学家把探索的目光由地表层移向地球深处,即研究开发利用地下高温岩体发电。据科学家们预测,地下高温岩体发电将是21世纪的新的发电技术。 地球是一个巨大热能库,贮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热能,而这些热能大多阻滞在地下永不能渗透的地球深处的岩体中。这些能量有的是地球形成时产生大变动压力的剩余热量。有的则是由于地球的地幔和较深层地壳中的钍、钠、钾的天然放射性衰变而产生的。据测算,贮藏在地球深处岩体中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新办"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现状,从学科特点出发,研究该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与模式,提出新的教学指导思想,并规划课程体系框架,明确实施原则和措施。研究和实践均表明: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还是应该按照国家有关规范,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定位和发展,中国海洋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应定位于地球物理测量信息工程(属测绘科学与技术),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强化信息处理课程与应用实践。本文给出的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人才培养的定位和模式,特色鲜明,具有发展活力,符合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求,对新形势下培养宽口径、高素质、市场急需、有特色的地球信息科学人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关于地球科学教学方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科学教学的首要目标就是让学生能把他们的所学灵活运用到新的场合,而不是死记硬背和照搬照套.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鼓励学生积极进行科学思考,提高学生在学习地球科学学科时的兴趣,这样才能显著提高他们在将来工作中的成就.  相似文献   

20.
本世纪60年代板块构造概念的出现标志着地球科学革命性进步。30年来,板块构造学说得到了很大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它在海洋和大陆上遇到了许多问题。在研究地球演化的过程中,又在古地磁学与古气候学上遇到了不解之谜,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发展,有可能建立新的全球理论来取代板块构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