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测定玻璃折射率”等实验,是中学物理光学部分的经典实验。目前,不同版本中学物理教材所设计的实验装置,都存在光源亮度不强、稳定性差等问题,使得分组或演示实验均难以看清实验现象。为解决光学实验中新型光源的相关问题,可利用凸透镜、高亮度LED片状点光源、专门设计制作的电子线路板等材料,制作一个新型光源,能有效展现光的多种现象。  相似文献   

2.
凸透镜是重要的光学仪器元件,广泛用于摄像机、照相机、望远镜、显微镜等方面,在初学"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常是用如图1所示的仪器装置,来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如果你作过这个实验探究后,还可用"作图法"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这样就可加深相关印象,深刻理解相关规律,为迁移应用打下良好基础.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3.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四章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教学重点,教材设计通过探究性实验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对于初学物理的学生来说,这样的实验在操作上存在一定的困难,要得出凸透镜成像正确的规律并真正理解也不容易。教材设计的探究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阶段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常用的“F”型LED光源的缺点,提出将其改进为“F”型面光源,使其成像时在光屏上比较容易找到清晰的像,准确地确定物距和像距,在此基础上自制凸透镜成像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器材都是采用蜡烛,光具座及其配件来做实验.由于该实验装置本身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采用这种装置来做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实验效果不是很理想,实验结果也不够精确.本文利用改装后的实验装置能够让学生准确地探究出各种像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凸透镜是重要的光学仪器元件.广泛用于摄像机、照相机、望远镜、显微镜等方面,在初学“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常是用如图1所示的仪器装置,来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如果你作过这个实验探究后.还可用“作图法”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这样就可加深相关印象.深刻理解相关规律,为迁移应用打下良好基础.具体做法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深入分析初中物理“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传统“F形LED光源”的不足,创新自制“F形COB面光源”,提升实验效果,以期适应初中物理新课标要求,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相似文献   

8.
设计"1+3+1"的密闭实验装置,对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中的"黑面包实验"进行改进。结果表明,采用34g蔗糖、3mL浓硫酸以及54g蔗糖、3mL浓硫酸以及58滴的蒸馏水反应,黑面包现象明显,尾气验证效果较好。改进后的装置操作方便,实验现象明显,且通过尾气处理有利于师生健康,符合绿色化学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9.
沪粤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8节有1个探究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的探究实验。、该实验的难点为:用传统染色白炽灯泡或给手电筒蒙上有色透明纸均存在色光纯度不够、体积大等不足,且该实验须在暗室中完成,而教学中无法将课堂变成暗室。为此,笔者利用LED灯珠制作了1台仪器,具有构思新颖、小巧、美观大方、易操作、效果直观、成本低且易于制作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刘晓明 《物理教师》2003,24(1):31-31
初中阶段在演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实验时 ,常利用太阳光或手电筒光通过凸透镜 ,然后在透镜的另一侧的白纸上找到一亮斑 ,这就说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尽管演示的效果和说服力都很好 ,但本人认为还缺乏可观性和生动性 .下面介绍一简易演示装置 .器材 :一块泡沫塑料板 (1 5cm× 4 0cm)、透明塑料纸若干、铁丝若干、激光灯两只 (儿童玩具店有售 )、凸透镜、透镜支架一根、橡皮筋两根、蚊香、火柴 .图 1  制作 :按图示在泡沫塑料板上固定好铁丝 ,做成一长方体框架 (1 5cm× 1 5cm× 35cm) ,然后在铁丝框架的外围蒙上透明塑料纸 ,…  相似文献   

11.
正实验材料:铜片、锌片、导线各若干,LED灯一个,四个西红柿实验步骤:1.将LED灯分别连接在两根导线的一端,在这两根导线的另一端分别接上一片锌片和一片铜片(注意LED灯长脚连接铜片),在其他三根导线两端各连接一片锌片和一片铜片。2.取四个西红柿,依次摆在桌子上。如果西红柿较硬,可以反复揉捏,使其变软。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安徽省中考物理实验题注重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考查,重点考查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方法,力求把"背实验"和"做实验"的学生区分开来,对今后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其中实验题第18题,看似简单,构思却非常巧妙,它取材于课本中的探究实验,如果学生没有亲自动手完成此实验,单凭"题海战术",很难解答此类问题.一、题目与解析题目某同学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  相似文献   

13.
一、探究类 例1 某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用了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实验,并把实验数据准确地记录在下表中。请分析表中的数据,把能得出的探究结论写出来。  相似文献   

14.
针对电力、电气专业的自动化课程,开发了明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实验平台,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文中详细介绍了实验平台主回路面板、双色LED灯、直流电源的选择及其设计过程。同时为了协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还专门介绍了串联电阻的焊接,亚克力板的钻孔以及LED灯的安装和固定。  相似文献   

15.
氢气爆炸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中一个常见的实验,为了更方便、反复、高效地演示、练习此实验,我对此实验做了如下改进。一、实验装置及步骤实验装置如附图所示。实验步骤:(1)取1个废铁瓶盖用铁钉在铁盖的中间打个孔。(不能用塑料盖,因为氢气燃烧放热,导致塑料盖熔化。)(2)将酒精灯的灯帽倒转,固定在铁架台上的  相似文献   

16.
游标卡尺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高考对这部分知识也频繁考查,但是同学们在使用游标卡尺读数时仍然出错,现在给同学们"两招",使同学们突破读数难关.绝招一:"加法"破解游标卡尺读数如图1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即为主尺的零刻度到游标尺的零刻度之间的距离L x,找到游标尺的零刻度线左侧对应的主尺刻度线,以毫米为单位从主尺上读出整数部分L0(注意主尺实际就是常用的米尺或直尺),游标尺的零刻度线左侧对应的主尺刻度线到游标尺的零刻度之间的长度Δx如果能确定,根据几何关系很容易得到被测物体的长度为L x=L0+Δx.如果  相似文献   

17.
一、凸透镜成像探究题解析 例1 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凸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相似文献   

18.
凸透镜成像是中学物理的一个教学重点。本文试根据学生机械套用公式、不注意符号规则等问题,论述抓住实验搞好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总复习。1 再现实验 1.观察实验装置,重温实验器材。 2.做成像实验,重忆成像实验步骤。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探究树荫下的光斑"综合实践活动出发,通过提出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得出影响树荫下光斑的几个因素.为了进一步探究像与物的位置关系,用英文字母"F"作为连续发光体进行实验,由于物体的尺寸相对小孔而言较大,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相似,与小孔的形状无关;用LED灯组成字母"F",由于是不连续发光体,每一个LED灯的尺寸相对小孔而言较小,光斑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相似,若干个光斑组成了物体的像.  相似文献   

20.
在学习"粗测凸透镜的焦距"时,一般的实验操作步骤是:把凸透镜对着太阳光线,再移动白纸,使太阳光线通过凸透镜在白纸上形成一个小亮点(焦点),最后量出亮点到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但该方法在实际操作时并不容易,尤其是一个人更不好操作.为此,笔者利用身边的相关器材组合了一套实验装置,不仅成功地演示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而且能快速粗测出凸透镜的焦距,顺利地解决了课本上不易测焦距的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