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石莉 《安顺学院学报》2012,(4):85-86,116
明初,朱元璋诛马晔获得奢香的忠心归附。奢香率部新开置或整修的驿道纵横贵州,成为连通四川、湖广、云南的大通道。六百年过去,奢香古驿道在历史的演变中变成了文物。较之奢香驿道的物质遗产来说,精神遗产更为重要,更为有价值。  相似文献   

2.
明初,贵州宣慰使奢香京陵告状得胜回黔,面对朱元璋承诺"开驿传以供往来",遂以贵阳为中心开辟和整修驿道:东通偏桥连湖广,北过湄潭下重庆,西经威宁上云南,西北过赤水而达四川,在水西则置"龙场九驿"。"道大通而西南日益辟",以至明朝从湖广、四川、云南和广西四行省割地新建贵州行省。奢香古驿道为开发贵州立下了千载之功。岁月悠悠,奢香古驿遗山野,其中大多路段和周边遗物已被严重破坏,亟待强力保护。  相似文献   

3.
奢香     
奢香,彝族,1361年诞生于四川古蔺,是明代贵州彝族杰出的女政治家。 明洪武八年(1375),时年十四岁的奢香与贵州宣慰使霭翠结婚,奢香二十岁时,霭翠病逝,奢香即代袭贵州宣慰使职务,直到洪武二十九年她去世时结束。  相似文献   

4.
奢香 ,是十四世纪贵州西北部彝族“黔部”第六十六世霭翠 (元末明初贵州彝族各部落中权势较大的一个土司 )的妻子 ,为“宣抚蔺州之女”(即元末明初蔺州宣抚使之女 )。约生于元顺帝至正二十一年 (公元 1 36 1年 ) ,今四川叙永、古蔺一带 (与贵州西北部毕节地区接壤 ,也是西南彝族聚居之地 ) ,十四岁 (明太祖洪武八年 ,即公元 1 375年 )时与霭翠结婚 ,二十岁 (洪武十四年 ,即公元 1 381年 )时霭翠去世 ,因子年幼代袭宣慰使职务 ,至洪武二十九年 (公元 1 396年 )去世 ,历时十五年 ,奢香享年仅三十五岁。奢香的主要历史功绩是 :第一 ,顾大局 ,识…  相似文献   

5.
奢香夫人的民族理念:民族发展与地区繁荣、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地区稳定与边疆巩固对水西地区以及贵州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贵州彝族文化名片有若干选项,迄今未达成共识。彝族文化名片的选项不能脱离彝族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并且要有选项的若干理论标准作衡量,本文通过对“奢香夫人”、彝文(文献)和彝族火把节的分析探讨.最后指出彝文(文献)应该成为贵州彝族的文化名片。  相似文献   

7.
修文县城起初叫龙场。龙场在明初属水西辖地。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贵州宣慰使奢香夫人承诏广开九驿,龙场为首驿。崇祯九年(公元1628年)建龙场大城一座,奉  相似文献   

8.
《明实录》、《明史》等汉文史籍上记载的奢香,在彝文史籍《西南彝志》和《君代母系》中有两个不同的彝名,并且分别被译为"舍兹"和"舍红"。人们常常认为奢香的彝名是"舍兹",通过考察、论证,笔者认为《西南彝志》将奢香的彝名记载为"舍兹"是错误的,《君代母系》记载为"舍红"是正确的,奢香的真正彝名是"舍红"。  相似文献   

9.
奢香文化具有维护祖国大统一,各民族亲如一家、患难相顾,彝汉文化与时俱进、共同发展三大特征。奢香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团结、统一、和谐、发展的最好体现。  相似文献   

10.
奢安事件亦称奢安起事、奢安之乱;在彝文史籍中为“阿哲起兵”。它是指:明天启元年(1621年),四川永宁宣抚使奢崇明部援辽兵在重庆起事,控制四川;次年,贵州水西彝族首领安邦彦率众响应,占据贵州、滇东;奢安军曾长期围困成都、贵阳,击毙明廷要员王三善、鲁钦等;崇祯元年(1628年),奢崇明、安邦彦在川南与明军作战时阵亡;崇祯三年(1630年),水西安位出降,事件结束。  相似文献   

11.
莫友芝是贵州这块热土上成长起来的一代学人,其身心饱受黔文化的熏陶,在他的笔下,不仅描写了贵州的地理特征,而且展示了贵州的地域风情、表现了黔中人物的精神面貌,表达了其对生养他的这块土地的热爱,文中的乡邦情怀尤其厚重深沉.总之,莫友芝的散文中总是有一股难以化解的贵州情结,充满了贵州地域文化的因子.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贵州教育在动荡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曲折发展。由于政治动荡、经济落后,民国时期贵州教育在与中国教育近代化共同演进的同时,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民国时期贵州教育发展的起伏性和滞后性,不仅是民国时期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的深刻体现,也是制约贵州近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13.
清水江是贵州省第二大河流,流域遍布省东南部多个县市,其天然便利的水运条件曾被人们广泛利用,因而使之成为了省境东大门的重要交通通道。清水江航道的开发与利用,对清水江流域地区以及贵州省的历史发展都产生过重大的作用。梳理其开发历史,对我们进一步认识流域文明与贵州历史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根据贵州2001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贵州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方财政科技拨款、R&D经费内部支出和科技活动人员数对贵州的经济增长具有正相关作用,其中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然后依次是R&D经费内部支出和科技活动人员数,根据以上结论对贵州今后的科技投入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县域工业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进入了调整结构和提升层次的新阶段。新时期贵州省县域工业存在技术水平落后等问题,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发展贵州省县域工业需要考虑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及贵州省省情,采取发展传统工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提高开放型县域工业水平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的研究方法,对贵州省10所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与省外相比,贵州省招收高水平运动队的普通高校数量远远不够,有望增加;(2)从贵州省高校新申报项目布局来看,是比较合理的;(3)从贵州省高校新申报项目来看,部分项目在全国已接近饱和,增加了申报难度;(4)从贵州省高校新申报项目场地设施来看,是比较完善的,能够保证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和比赛。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是我国西部一个经济欠发达省份,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论文应用偏离―份额分析法,运用Excel软件和ArcGIS软件对贵州省九个市(州)2007年至2011年间的三次产业结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进而计算出相关分量及产业结构贡献率和产业竞争力贡献率,并进行产业结构对比分析,提出促进贵州省优化产业结构和合理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实地调查法对贵州省本科院校体育课的开设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了贵州省本科院校开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贵州是一个多样性文化资源富集的多民族省份,少数民族文化是贵州的特色和优势。在国家重视和支持下,经过长期实践探索,贵州逐渐形成了适合本省实际的多元文化保护模式。这些保护模式各具特色,比较和总结其实践经验,对于创新民族文化保护理论,探寻科学的民族文化保护方略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