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戴盈 《新闻前哨》2012,(7):32-34
在乌坎事件中,对外报道为什么没有发挥“内外有别”的优势,为什么没能及时施放核心信息,为什么在国外媒体高度关注的事件中一度失声?在转型期的中国,面对一些复杂事件,中国的对外报道准备好了吗?面对“一波三折”的事件,习惯了“一锤定音”的媒体该何时介入?在复杂事件中,中国媒体又有哪些优势?本文尝试以乌坎事件为侧,探讨复杂中国的复杂事件如何对外报道。  相似文献   

2.
新闻观察     
《青年记者》2008,(13):60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复苏和快速发展的30年,财经类媒体从极少的几家发展到现在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财经媒体今后的发展趋势会怎样?跨媒体的财经新闻整合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3.
岳改玲 《东南传播》2012,(12):120-121
本研究聚焦于新闻专业学生校外媒体实习相关议题。文章针对在校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实习日志进行分析,并辅之深度访谈,探讨实习生在校外媒体实习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研究发现,学生认为自己在校外媒体实习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实践经验不足,难以融入实践社群,经常遭受批评等。文章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今年7月默多克旗下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曝光之时,正是我带学生去伦敦学习、实习的时候,因而经历了该事件持续发酵的过程,也获得了一些近距离观察的感受.事发之后,当中国媒体和网民的讨论还集中在媒体的违法、失范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时候,英国媒体以及驻英外国媒体报道、评论的很大一部分已经移至更深的层面——媒体与政府关系的层面.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在不断提高。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这是中国的媒体人共同努力的目标。目前,从中央到地方,从报纸、广播、电视台到网络,各媒体的全方位大外宣格局已经形成。那么,地方媒体如何能在大外宣的环境中做出自己的特色?地方电视台如何利用电视的特性,在当地国家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呢?  相似文献   

6.
本刊记者从2008年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组委会了解到,自本活动2月15日启动以来不仅受到广大院校的积极响应,同时也得到了业内广告公司的广泛关注。日前,国内最大的区域媒体代理公司、区域媒体整合传播专家引力媒体就表示将为在本次活动中获奖的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7.
徐晓敏 《新闻窗》2007,(3):20-22
由于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媒介融合在全球逐渐形成大潮流,在此背景之下。“融合新闻”应运而生。但是不是将各种媒体整合在—起就可以称为媒介融合?还是将新闻内容融合在一起就是融合新闻?亦或是把各种媒体的记者集合在一起就可以产生融合新闻呢?中国媒体为什么要向融合新闻转型?在此,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任勍 《新闻世界》2014,(7):26-27
报纸深度报道发展至今,已有着较为成熟的运作模式。中国报纸深度报道的现状如何?面临其他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的挑战,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对于新锐媒体网络,又应该有怎样的态度?在信息时代大背景下,报纸深度报道又该如何把握机遇,发展自己?本文试从这一系列问题入手,对报纸深度报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作出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国媒介市场格局在技术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发展迅猛。20世纪末出现的互联网技术,曾经对传统媒体带来巨大的挑战,可是现在,随着手机媒体、楼宇电视、移动电视等新媒体的出现,Internet正逐渐被归于“旧”媒体的范畴。在全新的局势下,中国新闻网站该如何生存和发展?如何有效地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的公共平台,从而履行媒体的社会责任呢?  相似文献   

10.
这些问题,不是2015年才有,只是自己一直困惑,还得继续琢磨。
  1.全媒体、融媒体对每一家媒体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是不是每一家媒体都要搞成全媒体、融媒体?全媒体、融媒体是一种媒体环境、媒体生态,还是所有媒体的发展方向和未来目标?每一家媒体都以全媒体、融媒体为目标去建设、去发展,会不会搞成“多而全”?搞全媒体、融媒体成本几何?有多少媒体有足够的银子?即便花创投风投的钱,创投风投的钱撒得过来么?  相似文献   

11.
全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的专项行动正在如火如茶地进行着,并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项行动将会长期进行下去。在中国,低俗之风与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不良广告一起被公众列为传媒界的“四大公害”。谁应该为媒体的低俗化负主要责任?媒体的低俗化又是如何形成的?作为媒体从业人员如何抵制低俗化?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找出一个可行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2.
《传媒》2016,(6):6-7
王庚年:媒体领域也要进行“供给侧”的改革
  面对传播格局、舆论环境的变化,传统媒体哪些问题亟待解决?面临着哪些新的机遇与挑战?目前我国是“媒体大国”而非“媒体强国”,需要对媒体进行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实现现代转型。我国媒体目前的现状是“多而散、小而全”,大多都是单一的媒体配置。无论是广播、电视、报纸,都是分为四级--中央、省、市、县。计划经济带来的这种分级、行政的媒体格局需要改变。需要上下齐心开始,来整合资源,进行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和创新,真正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媒体发展之路。如何尽快地转型?要走集团化、综合化之路--以综合媒体、融合媒体发展为方向,改变单一媒体、手段的模式,整合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转变。无论是党媒、商业媒体还是自媒体,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需要广泛覆盖、形成合作,尽可能地吸引更多的受众。如何打造体现自己独特价值、风格和气度的品牌?如何实现同一品牌向多终端、多平台的延伸?如何构建一条多媒体业务链?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3.
中央电视台自2002年举办《感动中国》节目以来,观众收视率逐年增加,受到全国观众的关注和好评。全国上百家媒体也争相报道,用巨幅版面刊登《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先进事迹和颁奖词,整个中国被他们的先进事迹深深感动了。在众多由媒体举办的年度人物评选中,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感动中国》何以能脱颖而出,并迅速成长为一个知名度和美誉度都极高的电视品牌?评选出的十大年度人物何以得到如此广泛的认同?播出的节目又何以感动大众、感动中国?这一节目运作成功的关键在于策划人的创新,即选题策略的创新、运作的创新和艺术表现手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今年上半年,笔者作为一名新闻传播专业的交换生在台湾呆了半年。在这半年期间,笔者进入台湾媒体实习,了解了台湾媒体现状以及台湾新闻学子的实习情况。  相似文献   

15.
《新闻世界》2009,(2):13-15
金融飓风从大洋彼岸席卷而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和影响。在这样韵大环境下,中国媒体很难独善其身。媒体如何应对,能否找到更好的发展机会?2009年,对传媒业来说,既充满挑战也充满希望,传媒业将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16.
大众传媒,你有没有门缝里看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书颖 《青年记者》2005,(10):39-40
试问,媒体在有意无意宣扬河南的“丑”时,是否意识到了此举对河南的伤害?是否想到了与西方媒体对中国形象的“妖魔化”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7.
张沛 《青年记者》2010,(12):76-77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国际上针对中国的媒体恐怖主义?  相似文献   

18.
《传媒》2013,(5):10
本刊讯(实习记者杨若雯)4月28日,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传媒》杂志、《中国新闻出版报》等媒体协办的的2013传媒发展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柳斌杰出席论坛并做了主题演讲,120多位来自学界的专家学者、业界领军人士和传媒专业媒体的代表出席了论坛。首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颁奖仪式和《传媒蓝皮  相似文献   

19.
一杯咖啡引起了中国最权威媒体的关注,并引发了一场莫名其妙的争论。权威媒体挑起这样的争论,难免让人担忧,经济民族主义是不是悄然兴起?  相似文献   

20.
以独特的"女性视角"迎接WTO时代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一个时期 ,我们一些中央新闻单位的同行遇到一起 ,总不免谈及WTO时代的中国媒体 ,那是个什么样的竞争格局?虽然一时不能有清晰的画面 ,但大家的忧心忡忡是差不多的。随着国外资本的大规模进入 ,中国的市场经济将会出现一个新的竞争态势 ,媒体市场和媒体产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就国内目前媒体市场已经出现的“马太效应”来看 ,今后十年的历程 ,对于中央一级的综合类报纸来说 ,将是一场非常严峻的挑战 ,市场的竞争与瓜分将非常残酷。中国媒体的结构性矛盾这么突出 ,将来一旦要靠市场调节来解决结构问题 ,那么谁将遭遇新一轮淘汰?如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