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我国的第一架电傳打字电报机已經試制成功,这是我国电訊技术人員的一項重要的貢献。 現在一般用的电报通訊方法,是非常繁复的。用这种方法通訊,發报人員先要將电文翻譯成电碼,然后將电碼發出去;收报的人員收到电碼后,又要將电碼翻譯成电文。通常發送电碼,是按撳發报机上的电鍵,收报台收到的訊号,是不同長短的声音,收报員需要憑听觉,把电碼記录下来。这种方法,翻譯电文要費很多时間,記录电碼也容易出錯誤,并且收發报的时候,双方必須先联系好,电报發出后还要得到对方的复电,才能够知道是不是已經准确接收到。电傳打字电报机就沒有这样的缺点。用电傳打字电  相似文献   

2.
現代飞机上裝有許多無綫电裝置,有通訊用的,有領航用的,还有执行特种任务用的。飞机上有了这些装置,就等于長了敏銳的眼睛和耳朵。它們使飞行員能听見远在数千里以外的声音,能透过濃霧、密云和黑暗,看到人眼所看不見的目标,还能在复杂的气象和飞行条件下分辨出东南西北来。它們大大地武裝了飞行員的感觉器官。飞机通訊电台,是飞行員的“順風耳”。現代飞机上的通訊电台能够收听到1,000—1,500千米远,要比傳說中的“順風耳”还要远好几倍!  相似文献   

3.
电磁波世界     
近代科学研究的电磁波,是由許多不同的成分構成的。其中波長較长的是无线电波,其次是紅外线、可見光线和紫外线,波長比较短的是X射綫和γ射线等。 無线电波是波長最長的电磁波,它是由于电子的振蕩而产生的。无线电波最初应用在通訊上,它能够超越空间,穿过高山、森林、沙漠和海洋,把信号傳送到很远的地方。由于大气中电离层的反射和散射,无线电波可以超越地球表面的曲度,傳播到地球上任何地方。根据無线电原理建立起来的無线电报、無线电話、無线电广播、無线电传真、电视和雷达,可以把声音、文字和形象傳送到遙远的地方,或用来探测远处物体的位置和距离,在現代工業建設、国防和文化教育事業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红外线的波長是在無线电波和可見光线之間。红外线一般是从炽热的物体上發射出来的。当物体的温度升高的时候,除了能够发出可見光线以外,同时也常常發射出大量的看不見的  相似文献   

4.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人靠声带的振动来說話,風琴靠風琴管中空气柱的振动而发出各种音响,……不論从那里发出的声音,都是一种彈性波,可以在介质(气体、液体或固体)中傳播,通常叫声波。声波頻率在20—20,000赫芝范圍內,人耳能够听到;高于20,000赫芝的,人耳就听不到了,叫做超声。超声的用途实在多得很,工厂用它来探測厚鋼板深处的細微缺陷,潜艇利用它查明海底的群山和暗礁,医院用它为患者解除痛苦……超声的用途,可以写成一大本专著。  相似文献   

5.
电线和电缆     
电綫和电纜是傳輸电能所不可缺少的电工材料,是电流的康庄大道。在街道的杆木上,在房屋的牆壁上,我們都可以看到这些“电流的大道”,現在在許多地区內,还可以看到在高聳的铁塔上悬着的粗大的电纜。它們同我们的生活愈来愈密切了。可是,你知道他們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嗎? 电綫和电纜是怎样的? 电綫和电纜是怎样的呢?簡單地說,电綫是由一根线芯(包有絕緣物的金屬导体)做成的,而电纜是由几根线芯绞合而成的,外面再被复着金屬鎧裝或其他防腐防湿材料的保护层。  相似文献   

6.
通訊卫星     
人造卫星不仅可以載人遨游太空,还可以在其它許多方面为我們作出重要貢献。今天,它的最受注意的用途之一,是利用它来实現环球的寬頻带无线电通訊和电視。事实上,这种卫星——通訊卫星已經开始出現了。那么,通訊卫星是怎样帮助我們解决无綫电傳輸問題的呢?  相似文献   

7.
油橄欖又名齐暾果,是木樨科的一种乔木,是亚热带地区的一种油料树。油橄欖原产于地中海沿岸的国家,但是,在美洲、大洋洲、澳洲和亚洲的东南部也有少量种植。我国早在唐代就对油橄欖树有过記載,并且在十八、十九世紀时曾經傳入我国。但是,由于反动政府不加重視,所以未能得到发展。油橄欖树在阿尔巴尼亚称为“阿列布树”,它在民間有着許多神話般的傳說。阿尔巴尼亚人民对这种树  相似文献   

8.
分邮票     
老張从邮局里买来紀念邮票5枚,把邮票翻过来,并給它們編上号碼,让5个人猜。他說:“这5張邮票分別是4分、8分、10分、20分和30分的。你們猜猜看,哪張邮票是多少分?誰猜中了就給誰。每人只能猜两張。”那5人就都搶着猜,甲說:“第2号是20分,第3号是4分。”乙說:“第4号是8分,第2号是30分。”丙說:“第1号是8分,第5号是10分。”丁說:“第4号  相似文献   

9.
莱塞通讯     
光波和无綫电波(簡称电波)一样,都是电磁波。既然电波能通訊,那么能不能利用光波直接传递信息呢?許多年来,人們一直这样幻想着。現在,这个幻想变成了現实。只有四、五年历史的萊塞,在通訊方面已經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在太空中,以目前接收机的灵敏度来看,一毫瓦的連續萊塞光估計可以达到60,000哩的通訊距离;在电波和超声无能为力的海水远距离通訊中,它也能大显身手;再加上它在多路通訊和保密通訊上无可比拟的优点,使它成了当前科学界  相似文献   

10.
自本刊1957年9月号發表了“为聋子配一只耳朵”和11月号發表了“眼鏡式助听器”二文以后,編輯部陆續接到不少讀者来信,詢問助听器的購买地点和价格等問題。耳聋助听器实际上就是一个扩音器,它的功用是把声音扩大。因此,它的应用范围是有限的。耳聋助听器一般能帮助聋人提高听力30分貝。一般听力損失在30分貝以下的人,不佩带助听器,在日常生活中是可以应付的,如上課时坐前排,說話时把声音放大等。至于听力損失在60分貝以内的人,如果用助听器,可以使听力达到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最  相似文献   

11.
人工能不能合成有机物从前,人們把在动物或植物有机体内生成的物質叫做“有机物”。那时候認为有机物只是生命的产物,只有依靠一种超自然的力量——“生活力”的作用才能形成,而不能够用人工方法来制造。但是,1824年德国科学家武勒第一次用人工方法把氰和水一同加热制得了有机物質——草酸。而以前草酸只有从水草、菌、苔、鳳尾草等植物里,才能够得到。1828年武勒又用氰酸銨制得了一种动物生命活动所产生的有机物——尿素。这些事实,清楚地說明有机物是可以人工制造的。然而一些主張自然界里存在着神秘的“生活力”的人,并沒有放弃自己的荒谬的說法。他們說尿素不能算作真正的有机物,它只  相似文献   

12.
聲音能够設法保存起來的這個念头,很久以前就有人想到了,關於這件事情,有若干古老的傳說和神話,一直到現在還在流傳着,其中關於能够吸附聲音的海綿的傳說就是一個為大家所熟知的例子。但是,好幾个世紀過去了,保仔聲音的理想在近代才算是真正地實現了。自從發明第一部能够錄音和放音的機器以來,到現在已經有七十五年多了。在這個不能算長的時期內,錄音的技術有了很大的改進,因此到了現在,在很多科學,文化和國民經濟的部門中,都極其广泛地應用到它。在我們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會碰到有關錄  相似文献   

13.
自古以来,我国民間就傳說海洋中有一个珠玉滿堂、金碧輝煌的“龙宫”。虽然这是神話,但是,我国海洋中景色的美丽,資源的富饒,是再夸張的神話也难以表現的。 魚类渾身是宝 魚类,是我国海洋生物資源中数量最多、利用最广的一部分。因为我国南北气候多样,所以魚类品种繁多。据調查,有了記載的,就不下千种。产量較多的有大黄魚、小黄魚、带魚、鯛魚、鳓魚、錩魚、比目魚、鳕魚、鲐魚、鰺魚、鮪魚、鲣魚、鳀魚等数十种。  相似文献   

14.
电子学     
一般地說,电子学是研究电子或离子的产生过程,它們在真空、气体或半导体內的运动規律,以及由电子运动所引起的电磁現象的一門科学。由于电子学与其他科学部門的密切关連,和它自身的日新月异的發展,因此不容易严格地指出它的界限。在我们生活里比較熟悉的事物,比如無线电通訊、無綫电广播、电視、無线电测位、無綫电导航、电子計算机、电子显微鏡、遙远控制、遙远測量、自动化、加速器等等,都是电子学研究的对象与应用的領域。电子学的应用是很广泛的,我們可以說:在任何近代化的工厂和科学研究室里,在操縱、测量、记录、計算、  相似文献   

15.
茶葉     
茶葉對于人體的生理作用和我國茶区的輪廓“柴米油鹽醬醋茶,”這是我國普遍流行的一句俗話,一份人家,這開門七件事,是一樣也省不了的,可見茶在我國,早就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了。外国人虽然喜欢咖啡、可可这類東西作為飲料,但是對於茶葉,也是嗜好得了不得。茶葉,茶葉,它却是目前全世界的人們普通遍愛好的飲料  相似文献   

16.
在我國,运用电影傳播科学知識,推廣先進生產技術,已經有4年之久了。解放前,我國沒有專門攝制科学电影的机構,只有个別学校曾经拍过一些这类性質的影片,但是質量很差,也沒有和廣大群众見面。人們一般只知道有故事片,不知道电影还可以用來說明科学技術問題。当1954年中華全國科学技術普及协会和文化部电影局初次举办“科学教育影片展覽”的时候,許多人对于“科学教育片”这个名詞还是很陌生的,而到現在,已經有千百万人在銀幕上看到过这种影片了,他們对于这种影片,不僅不陌生,而且發生了很大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物质到底是由一些什么组成的? 偉大的俄國科学家洛莫诺索夫,很早以前就正确地回答了这个问題。在他的早期著作“数学化学原理”中就提出:“一切物質都是由極小的微粒(即原子)組成的。”十九世紀初,英国的物理学家道尔顿發表了有名的原子学說,但是道尔顿却認为原子是组成物質的終極粒子,原子不能再分割了。二十世紀初,科学家們証明原子并不是終極粒子,而是以一个带陽电的几乎集中原子所有質量的原子核为中心,核外是带陰电的电子圍繞着原子核旋转,原子核含有帶陽电的質子和不帶电的中子。人們对于物質結構的探索并未就此終止,随着科学和技術的發展,对物質內部結構的認識更加深入了。科  相似文献   

18.
随地吐痰是旧社会长期遺留下来的一种不良的習慣。解放以来,在全国大中城市中随着爱国衛生运动的深入开展,也进行了关于“劝止随地吐痰”的宣传教育。几年来,城市居民随地吐痰的習慣,虽然有所改善。但是有許多人还没有很好地認識到随地吐痰的害处。因此,要纠正人們随地吐痰的不良的習慣,首先就应当使人們了解“痰”所带給人們的严重危害。痰是从人的呼吸道里产生的。呼吸道包括鼻、喉、气管、支气管、肺脏等。人呼吸的时候,空气便进入了呼吸道。一般情况下健康人的痰不会太多,即便偶尔因空气里的灰尘过多,呼吸器官受到灰塵和灰塵里細菌的刺激,也可能产生痰,但是很少。如果一个人經常吐痰,就說明他的鼻、喉、气管、肺等呼吸器官的某一部份有了毛病。很多呼吸道的疾病,都是由于病菌、病毒等引  相似文献   

19.
1864年春,一天,法国科学院在巴黎大学举行了一次盛况空前的科学討論会。参加这次会議的不仅有知名学者和年青学生,而且还有当时的社会名流和王公大臣。蜂涌而来的听众把大学的演讲厅挤得水泄不通。是什么学术問題引起人們这么大的兴趣呢?原来,这次会議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一个重要的科学争端:生物是否能在一个很短的时間內,从沒有生命的物质中突然地自生出来。离奇的天然自生論关于这个問題,自古以来就吸引了人們的注意,但是在不同时代,人們有不同的看法。在十九世紀中叶以前,人們对世間万物来源的解釋,除去宗教上的“上帝造人和万物”迷信說法外,最流行的看法是所謂“天然自生論”,认为活的生物可以在一个极短的时期  相似文献   

20.
电子学是我們这个时代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甚至有人把无綫电通訊发明以来的这个时期称为电子学时代。但是現有的电子学成就的取得,是多么不容易呀!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內,人們付出了很多劳动去认識它、駕驭它,并利用它来創造許多奇迹。在我們展望电子学的更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