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落叶松人工林抚育间伐主要技术指标及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叙述了落叶松人工林间伐抚育过程中间伐年限、间隔期、间伐强度及间伐方法几项技术指标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三江平原丘陵区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间伐后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人工林中龄林为对象,实施4种处理:施氮肥(施纯氮250kg/hm2)、施氮磷肥(施纯氮250kg/hm2+纯磷50kg/hm2)、施氮磷钾肥(施纯氮250kg/hm2+纯磷50kg/hm2+纯钾30kg/hm2)和对照(不施肥),研究施肥后不同时期胸径与冠幅、树高与冠长间的关系,评价落叶松冠长率对间伐后施肥的响应.结果表明:施肥后不同时期落叶松胸径与冠幅、树高与冠长间均呈幂函数增长趋势;施肥3年后、4年后、5年后的冠长率(冠长/树高)分别为0.1899—0.2030(平均为0.1986)、0.2282—0.2642(平均为0.2428)、0.2851—0.2976(平均为0.2920),低于对照林分相同时期的冠长率(3年后:0.2010;4年后:0.2822;5年后:0.3006).施肥能够缓慢促进间伐后落叶松的冠幅和冠长的增长,施肥对落叶松树干生长的促进作用应该更多来自于施肥后针叶的高效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3.
落叶松人工林皆伐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落叶松人工林皆伐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对不同年龄的落叶松人工林进行皆伐,得出不同年龄人工林的蓄积,从而推算出不同年龄落叶松的蓄积增长量;同时对市场对落叶松需求进行了分析。根据落叶松的生长情况和市场对落叶松的需求,得出落叶松主伐的最佳年龄。并根据落叶松主伐时的出材量及市场价格的分析,得出落叶松人工林培育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国内风景林管理方面缺少系统的抚育间伐技术研究的状况,对目前国内外风景林抚育间伐技术研究方面进行了一个总结,以作为后续研究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落叶松人工林下水曲柳更新种群为研究对象,应用相邻网格调查方法并结合实地踏查观察的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林科院江山娇实验林场落叶松人工林下水曲柳天然更新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根据聚集度指数、均值比、CA指数法对江山娇实验林场人工林天然更新种群在不同尺度下空间点分布进行了研究。本研究有助于探讨落叶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理论,对落叶松人工林的经营管理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依据已有的调查数据,应用相邻网格调查方法并结合实地踏查观察的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林科院江山娇实验林场落叶松人工林下天然更新种群数量格局、年龄格局及干扰因素。力图较全面地揭示落叶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种群的发生、发展规律,为现有人工林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落叶松工业原料林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营造落叶松工业原料林,初植密度3300~4400株/hm2,20年后进行主伐(中间不进行间伐),公顷蓄积可达158m3。而落叶松丰产林40年主伐时(包括多次间伐)公顷蓄积为316m3,正好是工业原料林的2倍。对两个林分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说明,营造1hm2落叶松工业原料林20年主伐,扣除投入(含税金)和投资利息,年利润是丰产林的3.36倍。  相似文献   

8.
以小兴安岭水胡黄阔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不同强度的抚育间伐后分别进行林下更新,并设置对照区,对不同经营模式下水胡黄阔叶混交林林下土壤的化学性质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中等程度间伐的林分,土壤的全P、水解N和速效K含量较高,采伐后进行林下更新能够更好地促进土壤中全量元素的转化,促进水胡黄阔叶混交林更好地生长,为水胡黄阔叶混交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水湿地造林及排水技术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4年生水湿地落叶松人工林排水与不排水生长情况比较,及8年生落叶松林排水水湿地与Ⅰ地位级采伐迹地高生长比较得出,利用水湿地改造营造速生丰产林是切实可行的,其生长量已超过了同龄I地位级采伐迹地上丰产林的生长量,已达到了丰产林标准。并对水湿地人工林排水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人工油松纯林不同间伐强度下天然落种更新的试验效果分析,初步总结了人工油松纯林不同间伐强度天然落种试验工作,得出了油松纯林天然落种每亩最佳保留株数,为今后营林工作打下了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落叶松人工林下土壤容重有变大的趋势,土壤相对板结、紧实,中小孔隙相对增多,性能均低于对照地,土壤肥力减退。  相似文献   

12.
华山松是我省主要造林树种之一,近20来,玉溪市共完成华山松造林1.4万公顷,但由于华山松人工中幼林造林初植密度大,保存率高,使华山松的郁闭度过大,林木不仅生长缓慢,而且病虫害日益严重,防火难度增大.因此,对这些中幼林开展抚育间伐的工作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在对平泉大窝铺小鹰窝沟等处更新良好的天然油松林进行调研后认为 :阳坡油松林在 4 0 a左右达到更新成熟。在此期间对林地进行刈草和块状整地 ,造成裸露、疏松和凹凸不平的微地形 ,并在种子半年实行渐伐、择伐或强度间伐 ,保留郁闭度在 0 .3~ 0 .6 ,可获得满意的更新效果 ,此结论将对承德市 6万余公顷人工油松林的更新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林口林区山杨次生林改培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口林区地处完达山低山丘陵温带湿润针阔叶混交林区,几经破坏演变成目前的低产次生林,其中山杨次生林占有一定的面积,但原生植被和原生植被的环境条件,尚未完全丧失,根据"栽针留阔,栽针引阔和栽针选阔"动态经营体系理论及生态位的原则,采取带状皆伐、不同强度间伐和利用林隙等方法,对现有山杨次生林进行不同模式的改培措施,使之成为稳定高产的针阔混交林。  相似文献   

15.
用200块临时标准地、30块固定标准地及经济方面的数据,在综合考虑了数量成熟、工艺成熟和经济成熟的基础上,定义了决策系数的概念,提出了轮伐期模型,确定了长白落叶松人工林轮伐期。  相似文献   

16.
1落叶松种子林的选择标准(1)选择生育良好,没有受过破坏,林龄在15年以下的人工林为种子林。(2)立地条件的好坏对林木种子的质量和产量有一定影响,应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林分。(3)光照条件与母树开花结实密切相关,光照充足,对母树生长和积累开花结实所需的营养物质非常有利,应选择背风朝阳的缓坡、光照充足的林分。(4)为了保证经营管理及采种运输的方便,应选择交通方便和靠近水源的林分。2母树的选择同一林分的各株树木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在生长发育上有一定的差异,它将直接影响到种子及培育人工林的质量。在选择母树的过程中,应该坚持…  相似文献   

17.
孑遗植物双蕊兰,是老秃顶子独有物种.1964年至2014年,老秃顶子保护区共发现4处,分别在高压线1处,象鼻沟2处,抚顺管理局大东沟1处,而且均分布在海拔600-700米的天然林内.2015年8月27日,在老秃顶子保护区森林博物馆后山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内,又发现了1处双蕊兰,通过对其物候观测,发现和以往4处双蕊兰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8.
以闽江入海口沿岸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立地条件下,林分等树高曲线、等直径曲线、等密度曲线、自然稀疏曲线、蓄积量与碳储量之间的关系,编制马尾松人工林碳储量功能关系图,并阐述碳储量功能关系图的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自然稀疏模型建立及收获表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使用20块固定标准地和92块临时标准地材料建立自然稀疏模型的基础上,应用全林分收获模型编制了4种地位指数(12.17、13.34、14.21和15.76m)和4种初植密度(2000、3300、4400和6600n/hm2)的16张长白落叶松人工林自然生长收获表。该表按林分、大径木(D≥26cm)、中径木(14cm相似文献   

20.
营造混交林,对抵抗病虫害、火灾,改善土壤环境,充分利用环境条件,提高林木生长量都具有良好的效果。到目前为止,就落叶松纯林而言,病虫害的发生日趋严重。药剂和生物防治上还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对此,营造落叶松混交林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使落叶松混交林营造成功,经过多年的实践,得出必须因地制宜地选择混交树种、混交方式和适合混交树种的造林地,做到合理混交。1混交树种落叶松是一个强阳性速生树种,对立地条件的要求范围非常广泛,它的混交树种应选择耐荫的,生长速度比落叶松较慢的,并且对立地条件有一定的适应能力的树种。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