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省(区)2007年高考改革方案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9月,经教育部批准,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四省(区)开始对高一新生使用新教材,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全面启动,到2007年,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批毕业生将迎来高考。2007年普通学校招生考试将由四个实验省(区)自主命题,实施新课程方案后高考怎么考,  相似文献   

2.
2004年9月,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四省(区)开始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目前实验工作正在稳步推进。2005年9月,江苏和福建两省也将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为进一步加强对实验工作的指导,探索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确保实验工作有序进行,促进改革不断深化,特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3.
为全面贯彻落实第三次全教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我国普通高中将逐步推行学分制,目前《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课程标准已经国家教育部审议通过并正式颁布。2004年秋季将有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4省区实施新课程,起始年级学生所占比例为13%;2005年秋季,  相似文献   

4.
2008年2月26日,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启动会议在太原召开。从今年9月开学起,我省在普通高中全面进行新课程实验。全国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已于2004年9月在广东、海南、宁夏、山东四省率先开始。按照国家总体安排,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于2010年前在全国全面推开。~2007年,全国已有15个省份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我省是第五批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省份。  相似文献   

5.
孙国辉 《科学教育》2005,11(4):10-11
1996年6月,《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1999年义务教育新课改正式启动,但高中阶段的课程改革则进行得稍晚一些,2004年9月在广东、山东、宁夏、海南等四个省(自治区)开始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预计2007年左右,在全国全面展开。为了能更好地实施新的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部署,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全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已经分批启动,2004年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四省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2005年江苏、天津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12006年福建、浙江、辽宁、安徽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目前,全国已有10个省(市)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最近,教育部已明确提出要求,加快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进程,计划2007年中东部省份全部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2008年除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普通高中全部进入新课程实验。吉林省已决定,2007年秋季入学起,高中进入新课改。  相似文献   

7.
2003年3月教育部正式颁布《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12月教育部确定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四省(区)于2004年秋季开始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2004年2月教育部决定将分省组织高考命题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到湖北等11个省市,以适应各地实施素质教育、推进高中课程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继本世纪初,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2003年春,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正式出台。2004年秋,已在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四省高中的起始年级进行新课程实验,如何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新课程的到来呢?2004年4月1日,市教育局基教处专门在我校召开了合肥市省、市示范高中学习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理论务虚会,集体研讨了《普通高中课程南案(实验)》。作为学校教学的管理,要冷静思考和回顾课改经验和教训;积极钻研新课程方案,用新理念来规划我们的教育行动;增强超前意识,务实走好高中新课程实施的每一步。  相似文献   

9.
4月22目-23目,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主办,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承办的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全国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研讨会在海南三亚召开。来自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技术专业负责人和部分教师、各个省(区)的信息技术教研员及2004~2005年进入实验的省(区)的中学信息技术骨干教师等参加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10.
选修课:追求、困惑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得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出台之际。实施高中新课程的时间表大致是这样安排的:2004年是4个省(市、自治区)进行实验,2005年进行实验的应该有10个省(市、自治区),2006年进行实验的可以达到18个省(市、自治区),2007年则全部进入新课程实验。但高中新课程推进的实际进程则慢了许多,预计到今年9月,进入实验区的省(市、自治区)才占全国的一半左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瞭望     
我国基础教育课改取得新进展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新进展。今年秋季,在全国范围内,将有2576个县(市、区)实施义务教育新课程,约占全国总县数的90%。2005年,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将全面实施新课程。2004年普通高中新课程在广东、山东、海南、宁夏4省(区)开始实验,到2007年,全国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教育部于2001年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正式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目前全国共有1642个实验区的3500万中小学生开始使用新课程教材。新课程增加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历史与社会》、《艺术》、《综合实践活…  相似文献   

12.
2007年,普通高中新课改实验进入关键的第四年,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相继进入高中新课改实验区。首批实验区海南等4省已经完成了一个教学周期的教改实验,并举行了新课改后首次高校招生考试。实验结果初步表明,高中新课程方案与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成功实现了对接,课改方案所蕴含的基础性、多样性、选择性特点开始逐渐显现出来。到2010年,全国高中将全部实行新课程方案。要把新课程改革推向深入,必须加强制度建设,继续完善学分制管理、学生评价、校本教研等根本性教学制度。  相似文献   

13.
关于美国“发展数学课程”的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正在实施新课程实验,并且从2004年秋季在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四省(区)已开始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新课程能否实施好,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教师应如何使用新教材呢?“发展数学课程”(以下简称“发展课程”)是美国《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一章(《中学数学教学》是美国马里兰州马里兰大学数学系数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使用的教材)。  相似文献   

14.
2003年4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正式出版,2004年9月,部分省(市)开始进行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2007年,全国各高中都将进行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步伐向我们越迈越近。然而,对于高中学校和高中物理教师,一个不得不提的问题是,面对物理新课程,我们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15.
为加强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省(区)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指导,增强综合素质评价过程、结果的科学性、操作性,2006年2月16日至17日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主办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省(区)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广东、山东、宁夏、海南、江苏以及今年准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已由教育部颁布,首批实验省已于2004年9月开始在广东、山东、宁夏、海南四个实验省份使用。2005年秋季开始江苏省也开始加入新课程改革实验省,  相似文献   

17.
2004年9月,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四省(区)开始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目前实验工作正在稳步推进。2005年9月,江苏和福建两省也将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为进一步加强对实验工作的指导.探索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确保实验工作有序进行,促进改革不断深化,特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8.
6月11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省份联席会议在北京召开。2007年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5省(市)以及2008年即将进入新课程的4省(区)教育行政和教研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先行进入实验的省市教育厅负责人介绍了一年实验推进过程中的主要经验、遇到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的主要举措。今年秋季即将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山西、江西、河南、新疆(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4省(区)在会上交流了他们为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所做的各项准备,并提出了一些困惑和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朱慕菊巡视员作了总结发言。  相似文献   

19.
一、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的背景 1.国家与福建省的高中课改启动情况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3月31日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实验)》和15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2004年秋季4个省参加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  相似文献   

20.
2004年12月15日至16日,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工作研讨会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四省(区)行政、教研负责人、省级学科教研负责人、部分学科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负责人,各大学课程中心及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推进相关项目组负责人以及来自黑龙江省、北京市的代表80余人出席了会议。自普通高中新课程启动以来,四省(区)建立了就实验工作推动与课程实施展开定期研讨、交流的联席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