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别的奖励     
小龙是六年级时才转入我班的。才过一周,他爷爷奶奶就领着他来到我的办公室。两位老人很憔悴,看上去也非常生气,原来星期天他偷了家里的生活费去网吧,说着说着就要伸手打他,被我拦住了。小龙不但不承认自己的错误,还说爷爷奶奶不给他零花钱。看祖孙都在气头上,我便让小龙到教室去。爷爷说,小龙父母离婚了,他随了父亲,现在父亲去江苏打工了,小龙离开外婆家来到这里读书。  相似文献   

2.
田惠 《成才之路》2010,(21):86-86
当前,特殊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一直是教育界比较关注的,我们只有对特别的他们施以特别的关爱,才能让他们走出心灵的低谷,到达充满阳光的彼岸。 在我的教育生涯里,有一个学生,让我记忆犹新。这个学生的父母都是聋哑人,高一开学时我就认识了他,一个瘦弱苍白的小男孩。他很少说话,上课时也不举手发言,也不和同学、老师沟通,虽然这样,他开学第一次月考就考了全班第一名,数理方面尤为出色!他的沉默和他的聪明,引起了我的注意,不禁让我想进一步了解他。我很想找他谈一谈。  相似文献   

3.
周静 《河南教育》2005,(11):48-48
我所执教的班级里有个叫高涛的学生,他很聪明,但成绩却不理想,且行为散漫,卫生习惯特别差。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我从一些家长那里了解到高涛的父母在外地做生意,他长期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而爷爷奶奶又很少和他交流什么。由于缺少亲情,又渴望被关爱,他不惜以捣乱、搞破坏的行为来引起别人对他的关注。问题的症结找到后,我多次去他家,与两位老人聊天,劝他们对这孩子要倾注更多关爱,并帮助他们认清教育孩子的意义和责任。课余时间,我经常与高涛谈学习、唠家常,对他问寒问暖,细心观察他的表现,抓住点滴进步及时表扬、鼓励他。一天,我见他脸脏…  相似文献   

4.
去年冬天,孩子的爷爷奶奶搬来和我们住在一起。来不久,他们发现已上高中的孙子很有责任感,他每天晚上临睡前,都会检查一下门窗、煤气灶是否关好。于是两位老人逢人就夸他们的孙子懂事。这也是我最感欣慰的事。我的儿子于大千的确是个有责任感的孩子。他平时要求自己比较严格,也很懂得孝敬老人,牵挂父母。从上小学时起,有事晚归,他就知道往家里捎个口信或打个电话,免得父母惦念。他一有时  相似文献   

5.
我相信有些东西是无法重新开始的,比如回忆。我常想起一些人和事。他们是我的朋友,在三年初中生活里和我朝夕相处,看过我开怀的笑,看过我软弱的哭泣。记得粟伟对我说:“你注定和我们不一样。”是的,我是好学生,我父母这么说,老师这么说,同学也是这么说,他只是个在学校里混时间的人,可是他,曾经给我警醒的鼓励。  相似文献   

6.
<正>一、幻城的由来小媛,初一女生,身材瘦弱,肤色偏黄。独生女,目前与父母一起生活,父母对其要求较严格,尤其在意其成绩。初中之前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对其疼爱有加。小媛在班里没朋友,也不喜欢班里的同学。她认为父母不能理解自己,不给她买手机、不让她玩iPad。小媛理想的生活是住在城堡里,有两三个好朋友一起弹吉他,在夕阳下谈  相似文献   

7.
救救孩子     
前些天,获得了英国“绿卡”的同学回家探亲,我询问他英国小学生的学习情况,他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他说英国的孩子大多不上小学,有爷爷奶奶或父母带着,主要是玩耍和做游戏,小孩一个个知识面都很广。我不知道我的同学这番话能不能代表整个英国的情况,但至少在英国有一部分小孩是不上学的。这在中国无异于天方夜谭。  相似文献   

8.
盛玲 《安徽教育》2014,(1):32-32
<正>如果把一个学生的成长看成是等待一朵花开的话,那么,我庆幸,因为我没有选择放弃是爱与责任,是尊重和呵护,让我履行了一个人民教师的职责,让我践行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科学发展观,从而收获了内心的安宁和坦然。这当然要从我们班的一位特殊学生说起他叫童政,父母离异,年轻的父母都把他当成包袱不愿接管,他就和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一年级的时候,我多次因为童政不完成作业、爱打架等不良现象和他的爷爷打过交道爷爷每次来,总是老泪纵横。这学期爷爷外出打工了,童政和奶奶生活在一起,但奶奶也没有给我留下一个可行的联系方式。两周前的一天早上,童政和另外一个孩子没有到校经同学反映,他俩在一个小区的楼道里  相似文献   

9.
万老师:我父母去外地打工了,我和爷爷奶奶在老家生活,我今年上四年级,虽然父母经常会打电话来问我的情况,但我的成绩还是不太好。我觉得很孤独,对学习也没有兴趣,也不愿和同学交往。  相似文献   

10.
今年,我继续担任我校六年级某班的班主任.从事六年级班主任工作已经好几年了,我自认为比较了解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但是,有一个学生却让我手足无措. 他名叫杰,一个13岁的男孩,长得白净、漂亮.早在他读五年级的时候,我就知道他是学校里的"知名人物".打架、欺负弱小的同学,不爱完成作业,学习成绩较差——这就是他在进入这个班级之前留给我的印象.接手这个班级之后,我从前任老师那里对班里的学生一一进行了解,尤其是杰的情况,了解得更细致.我自认为对他已经掌握了比较充分的"第一手材料",而且,这样的学生我也见得不少了.  相似文献   

11.
南方某县一小学12岁的学生小罗,由于他的父母经常出差在外,顾不上他,所以小罗的爷爷奶奶主动要求,将小罗接到了家里,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奶奶对孙子充满了无限的爱,无论小罗想干什么,爷爷奶奶都答应。小罗的父母乐得有孩子的爷爷奶奶帮忙,因此除了照顾小罗的生活外,平时很少注意对他的思想教育。在爷爷奶奶的宠爱下,渐渐长大的小罗,更像脱缰的野马,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导致学习成绩不断地下滑。为了不让同学疏远自己,小罗经常地用自己的压岁钱请同学吃东西,以此“笼络感情”。小罗的长辈们无论他的爷爷奶奶,还是他的爸爸妈妈,都没有对孩…  相似文献   

12.
我家孩子6岁了。平时父母太忙,没有时间带孩子,都是爷爷奶奶带着他。我们只有周末有时间。我发现我家孩子没有小伙伴一起玩,太孤独了。平时他也不爱讲话,在家里只是看电视。怎样才能让他不那么孤独?  相似文献   

13.
有话好好说     
这学期,我班新转进一特别调皮的男生,由于父母离异后长期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所以纪律上自由散漫,学习习惯差,特爱寻同学打架,坐在旁边的同学三天两头来告状。我也多次找他谈心,让他尽量与同学融洽相处,做一个老师、同学都喜欢的孩子。  相似文献   

14.
正"老师,小辉把亮亮打哭了……"又是这个小辉,我都记不清自从两个月前接这个五年班以来,多少个学生向我告他的状,多少个家长打来电话——他借文具从不征求别的同学意见,拿来就用,用后也不归还;他做值日从不干活,而是强迫别人替他干,还恐吓同学不许告诉老师;若是有同学不经意碰到他,身强力壮的他就会拳脚相向……他成了班级里欺负同学专业户。我多次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可一两天过后还是问题不断,通过了解,我知道小辉的父母怕孩子在学校吃  相似文献   

15.
前几天,在书上看到这样一个案例:“我有一个外甥,今年5岁。过去,他随父母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一直由两位老人带着,去年9月才进幼儿园。最近发现他经常发脾气,什么事情都要称他的心,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甚至躺在地上。如吃东西他不愿意分给别人;积木一定要放在嘴里咬;要和小朋友打闹等。类似这样的情况,几乎每天都有几例。孩子的母亲是教师,外公外婆都是机关干部,平时也比较注意教育方法,但是收效甚微,真是好话不听,打骂无效,全家都是烦恼不堪,能有什么有效的教育方法呢?”  相似文献   

16.
肖淮 《家长》2009,(2):52-52,55
我与丈夫因感情不合已经分居五年多了,但因为种种原因我们并没有正式办理离婚手续。我们结婚后就和我公婆同居一处。分居后,我搬出了我丈夫家,而我的孩子留在我丈夫家由我丈夫和我公婆共同照料。现在孩子上小学了,我丈夫出国援外,孩子很任性,他爷爷奶奶一切顺着孩子,我怕老人把孩子惯坏了,再说我觉得孩子在他爷爷奶奶处也得不到很好的教育。所以,我准备把孩子接过来与我共同生活。可我丈夫和孩子的爷爷奶奶都不同意。  相似文献   

17.
小北是那种乖孩子好学生。从小到大,他是父母的掌中宝老师的好学生,虽然是独生子女,却不骄矜,和同学相处得很好。家里的条件不错,虽然父母只是普通的工作人员但从不吝啬花钱在宝贝儿子  相似文献   

18.
"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教育就是爱的事业,没有爱一切教育无从谈起.尤其是对待那些个性很强的、性格孤僻的特别孩子,我们更应该多一些爱,以高度的责任感关心、信任他们,用我们的一腔真爱启迪他们幼小的心灵,在他们的心中撒满灿烂的阳光,换来他们美好的明天. 班级里有个小女孩很小时父母就离异了,父亲再娶,她一直跟着年纪很大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祖孙三人就靠爷爷每月的一千多元退休金生活,家里经济条件也不宽裕.这孩子平时不太喜欢说话,经常乱翻看别人的东西下课时经常自己在教室里坐着或喜欢到无人的角落里自己玩耍,由于她性格较孤僻,所以大家都不喜欢和她玩.  相似文献   

19.
孩子都天性爱玩,我也不例外.我读小学的时候最享受的,就是周五下午最后一节课的下课铃响起,我并不为即将到来的周末感到兴奋,而是期待于周五下午放学后短暂的玩耍. 因为大学里环境相对安全,所以父母一般都会同意我和几个同学去玩,而且我们有个不成文的规定—玩到天黑才回家.鉴于我每次都十分守信,父母对我很是信赖.然而有一次,一个稍微胆大的同学提议几个人一起去广场的新华书店,大家欢呼雀跃地同意了.我清楚家人是不会让我这样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小女孩离开父母走那么"远"的.但我为了一时的开心,还是向父母撒谎说去同学家过生日,并偷偷拿了自己的压岁钱,与同学会合去了.  相似文献   

20.
《人生十六七》2014,(1):12-14
1.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完全代替父母。现在,因为父母工作很忙或者父母离异,有些孩子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有的老师说,自从带班以来,从没见过某些学生的父母,每次来开家长会的都是爷爷奶奶。多数老人只能照顾孙辈的生活,溺爱有加,对孩子的功课和思想状态不大重视也缺乏有效指导;也有例外,有的老人自身素质高、懂教育,对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