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武术理论与技术是如何习得的是体育科学和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阐述了元认知理论及元认知策略的发展概况;对网络武术学习平台的优劣势进行了分析研究,优势:网络武术学习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的特点;网络武术学习具有多样性与资源共享性的特点;网络武术学习具有趣味性与交互性的特点等。劣势:网络上的武术资料缺乏质和量;网络武术学习缺乏情感交流;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容易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等,并分析探究了网络武术自主学习的要求以及元认知策略在网络武术自主学习中的启示等,旨在进一步增强体育专业大学生网络武术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网络武术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的培养方式和新疆高校体育专业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养方式零散,缺乏系统性;新疆高校体育专业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状态堪忧,缺乏学习动力,影响因素主要体现为社会和学校因素;研究认为借助新疆高校体育学科资源优势创设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可有效解决上述两方面的困扰。  相似文献   

3.
激发学生兴趣对提高武术课教学质量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学生学习武术的原因和影响学生学习武术的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分析,其影响因素主要为:武术动作结构复杂,难学易忘;对个人运动素质要求较高;生理负担较大;教材和教法缺乏吸引力.提出了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武术兴趣的一些方法,以此来提高武术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分析当前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合作学习缺乏指导;放任自流;流于形式,不重实效;评价机制不完善。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正确理解合作学习;明确目标加强合作学习的指导;构建科学的评价机制等。为合作学习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更好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处理"学训矛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练员、家长、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校等多方面形成合力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在此,笔者主要从教练员的角度谈三点做法。一、针对想训练、不想学习的体育考生(一)主要问题这类体育生的文化成绩通常比较差,原因不是训练影响了学习,而是他们缺乏学习  相似文献   

6.
今天,在某个地方台的贺新年系列节目中看到了一个魔术揭秘的版块,让人实在是有话不得不说。在现今科技发达的时代,各类媒体(电视、互联网等)及艺术商品化对魔术艺术的发展与推广确实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里面,既有积极的一面,如让更多的人喜欢上魔术,学习魔术,并学会欣赏魔术;同时也存在着消极的一面,如缺乏选择性的揭秘魔术,缺乏艺德的学习魔术,缺乏艺术水准的表演魔术及缺乏行业协会规约等。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大学生体育行为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辽宁省大学生体育行为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频度较低,男生的活动频度明显高于女生,低年级学生高于高年级学生;总体上,大学生每次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是比较多的;学习紧、没有时间和场地与器材的缺乏是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体育实物消费和体育劳务消费是大学生最主要的消费形式,大学生体育劳务消费水平较低;缺乏体育劳务消费的场所是制约大学生体育劳务消费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姜广义 《精武》2014,(36):8-9
该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及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对东北地区校园民俗体育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当前民俗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最主要的前五项问题是校内缺乏师资;经费不足;缺乏稳定的经费来源;器材设备不足;缺乏进修学习的途径。就不同类型学校的比较而言,各组被调查者对问题的看法上,均有显著差异存在。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民俗体育基础理论研究与创新;增设高等教育民俗体育专业;编写民俗体育资料及辅导教材;建立帮扶制度等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体育器材是提高教学质量、保持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健康的有力保障。但是,当前部分学校因为器材缺乏(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和边远的农村中小学),使得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严重下降。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体育教师应从学生的需要和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  相似文献   

10.
<正>一、当前看、评课存在的问题看、评课本应是教师专业生活与专业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学习的重要途径,但部分教师和教研组往往忽视了看、评课的学术价值,缺乏对看、评课的深入研究和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国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缺失问题进行思考和探析。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学训矛盾"突出;体校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落后;青少年运动员缺乏学习兴趣。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缺失的原因有:体校生源不佳;体校学习环境差;体校管理方式不合理。建议建立以考促学机制;推进体教结合步伐;优化体校管理模式提升青少年文化教育水平和质量,促进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活动的心理动因。学习若缺乏正确的动机,那么学习必然是盲目的;动机正确,学习行动就会积极、主动、持久。因此,体育教学首先要加强体育的目的意义教育,使学生们初步懂得上体育课锻炼好身体,是建设“四化”的需要;是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一方面;知道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的关系;了解优秀运动员为国争光的动人事绩等等。从而吸引学生产生追求的意向,逐步形成正确的、长远的、持久的学习动机和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我们应积极诱发和培养小学生积极参加  相似文献   

13.
进入高中后,许多学生把课本知识的记忆和做练习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和探索性,学习方法简单。一些学生虽然很刻苦,但学习能力弱,学习成绩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从一定意义上讲,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过程,学习策略是学习能力的核心。因此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策略,不仅是培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谷善中 《精武》2012,(20):48-49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法,对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内涵加以界定,阐述了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现实意义,分析了江苏省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中学体育教师缺乏积极性;工作与学习时间矛盾显著;继续教育内容实用性不强;继续教育形式缺乏多样化;继续教育考核体系不完善;继续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本文旨在为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有效的开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5.
<正>一、问题提出讲解与示范是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最为基本的能力,职前的科班教育主要的目的是学习各项术科的运动技术,并同时学习各种运动理论知识,具备初步的运动技术讲解能力,但是科班毕业的新教师由于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他们的讲解示范能力与水平还  相似文献   

16.
教师如何排除学生情绪障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体育学习情绪障碍,是指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影响个体正常学习行为和体育活动效能的消极情绪状况。表现为情绪冷淡,满不在乎,或者过分焦虑,情绪紧张,甚至产生恐惧心理。情绪障碍往往受其日常个人情绪的影响,如学习紧张情绪波动,学习上的失败和挫折等等,这样很可能将不良情绪带入到体育学习中,形成被动、机械的身体练习,无法体验到从身体练习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享受。情绪障碍较多地受教学和学生身体素质基础的影响。如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组织措施陈旧落后、缺乏新意,学生体育基础差而得  相似文献   

17.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体育教学和其它各种文化课的教学一样,教学效果的优劣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态度。如果学生缺乏对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教学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体育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往往会发现有少数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应有的兴趣;部分只对某些体育运动有兴趣,他们对感  相似文献   

18.
每一个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都要面对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如何有效及时的突破教学难点,打破制约学生学习的瓶颈,排除学生学习上的障碍.如果突破难点问题处理的不得当,就会影响后续学习,甚至给学生心理带来打击,学生会产生自我怀疑心理,怀疑自己的能力,对学科产生畏惧感,渐渐失去对本学科的兴趣,甚至是放弃学习本学科,最终的不良影响是无法预测的. 难点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有的是因为知识抽象缺乏感性认识造成的;有的是由于基础知识薄弱造成的;有的是由于问题错综复杂造成的等等.在众多原因中,知识抽象、缺乏生活经验及感性认识是较为常见的.  相似文献   

19.
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有许多,众多的原因背后隐藏了更加严峻的问题:社会的就业压力和对社会地位的追求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学生的生活趋于“静态化”,同时造成了学生饮食的不规律;体育经费的缺乏是体育场地匮乏的主要因素;教育改革的失败等都影响了学生体质的下降;学生自身的体育学习动机缺乏和意志薄弱是学生不参与体育的内因。这一系列的原因不是仅靠学校体育就可以解决的,只有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体质才能慢慢的增强。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大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河南省大学生在"阳光体育运动"启动后体育参与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每周锻炼在3天以上的学生占36.91%,每周锻炼1-2天的学生占36.24%,每周锻炼1天以下的学生占16.97%;且他们在选择活动项目、场所时都带有明显的性别和年龄特征;他们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动因是多方面的;体育活动场所器材缺乏,锻炼项目少,缺乏指导和锻炼意志以及学习任务重是制约他们有效从事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