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张力丹 《新闻世界》2012,(9):126-127
2012年3月26日,舒淇一夜之间删掉了新浪微博1000多条微博,取消了所有关注,仅剩下光秃秃的1000多万粉丝,以此表示对"微博暴力"的愤怒与抵抗,一时掀起了一阵娱乐圈的"退博潮",也将"网络暴力"问题再次推向风口浪尖。网络暴力通过微博的传播,传播力与影响力产生了N次方的扩大。为此,名人不仅需要加强对自身隐私的保护,避免微博的"井喷式"暴力,也需要发挥"舆论领袖"的引导作用,创造理性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传播的发展,多种网络应用方式尤其是微博得以充分运用,这大大促进了网络舆情的立体化、高效率传播。在网络群体传播语境下,现实与虚拟空间的传播能够交织进行,网民的群体意识也得以增强,网络舆情呈现出规模化、强有力的传播态势。同时,网络群体成员的舆情表达常常表现出非理性从众、极端冒险和舆论暴力等特征,从而往往使网络群体传播具有"沉默的螺旋"效应、"群体极化"效应和"网络舆论暴力"倾向。  相似文献   

3.
网络舆论生态是指以网络各类媒介为载体。传播各种信息所形成的舆论环境和舆论态势。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微博等新兴媒体的迅速崛起。网络为广大网民营造了一个几乎不受约束的网络舆论环境。“人人都有麦克风”,网民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而且是信息的发布者。广大网民可以平等、自由、公开地参与到网络舆论当中。  相似文献   

4.
陈新宇 《新闻世界》2013,(7):172-173
【摘要】微博语言暴力是网络自媒体时代日益凸显的一种网络现象,其形成有复杂的社会因素。群体的无意识和缺乏理性,加之微博舆论领袖的推波助澜,使得原本就不成熟的微博舆论环境变得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微博作为新兴媒体,其功能从简单的娱乐社交转变成为舆论卫士,微博在社会中正扮演着越来越多重的角色,同时产生了更深远的影响.但是微博的作用能否一直保持效力,能否始终在法律和道德的底线之内不危及网络话语空间,也是一个需要讨论的话题.本文从微博话语暴力盛行的原因、微博话语暴力是否等同于文化建构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从而对网络语言暴力这一问题作更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随着微博平台的出现,网友将其变成社会的"舆论场",网络舆论作为一种建设性力量,对社会一度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在这个众声喧哗的年代,一些热点事件经过网民的激烈讨论之后,往往会偏离正常的轨道,以一种偏激的、暴力的形式出现。本文通过研究"舆论绑架"存在的现象以及产生的原因,阐述如何规避"舆论绑架"现象。  相似文献   

7.
关于中国网络舆论发展中几组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舆论是多种社会因素复杂互动的结果。研究网络舆论,需要将它放在更宏观的社会环境下,深入地研究它与其他社会因素或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结果。在中国网络舆论的发展中,有几组关系是值得深入关注与思考的。从网络舆论与现实民意的关系来看,网络舆论并不等于现实民意,但它是观察现实民意的一个重要的参数。从网络舆论与网络暴力的关系看,网络舆论中确实存在着一定的暴力现象,但这种现象是社会舆情的一种反映,不能简单以制止网络暴力为理由来阻止网络自由表达。从网络舆论与司法独立的关系来看,网络舆论不应该干扰司法的独立,但是舆论作为一种监督力量应该有助于推动司法的公正。从网络舆论与传统道德的关系看,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与全球化进程中受到冲击,表现出了一种自我纠结的困境,这种困境在网络舆论以及网民的行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蒋瑞东 《视听》2016,(12):103-104
近几年网络暴力频发,给当事人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也容易滋生社会戾气。它是舆论极端化的一种表现,是现实暴力在网络上的延续。本文通过研究网络暴力的形成机制来了解网络暴力,同时呼吁网民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理性发言。  相似文献   

9.
微博的迅猛发展给当代政府传播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引导微博舆论,提高微博时代的网络执政能力成为政府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2010年,微博成为中国新媒体领域最为关注的传播现象之一①。根据上海交通大学发布的《2010年微博年度报告》,微博对网络舆论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网民爆料首选方式②。  相似文献   

10.
"微博"自2009年以来成为全球最流行的词汇,在网民中的普及率也日渐提高。据统计,我国发生的几乎所有热点事件都会在微博中得到有效传播,微博引领舆论的特征日益明显。相应的,微博意见领袖开始分享由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所把持的话语权,传统媒体报道日益受到网络舆论特别是微博舆论的影响。如何正确引导微博舆论成为当前值得探讨的一个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11.
王佳  王丹 《新闻世界》2012,(4):86-87
当下微博的发展势头势不可挡,有人说微博的兴起开启了信息传播的新纪元,推动了公民社会的建构。借助微博,网民积极的参政议政,形成了网络问政的新局面。本文基于微博观照下的网络现实,探讨舆论格局的新变化,浅析"新的舆论中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网络水军近年来逐渐成为了影响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进程中的毒瘤。微博平台是近年来出现的重要网络舆论阵地,网络水军借由平台肆意散播诽谤、抹黑、炒作等言论,造成舆论引导失范。治理微博平台上的网络水军成为迫在眉睫的网络社会问题,应该从法律法规建设、网络公关行业与微博服务提供商的行业规范与网民自律等方面来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电子科技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以及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我国的网民数量也呈迅猛增长之势。微型博客(微博)作为一个新型网络社交平台,由于信息海量,以及其所具有的被关注、及时发布、转发和评论功能,深受广大网民欢迎,微博用户数量与日俱增。很多微博用户也通过发布微博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因此,对于微博的舆论引导尤为重要。微博的兴起与发展,其传播方式也决定了在网络传播中没有统一管理及控制信息系统,应该一些措施对微博舆论的把控。  相似文献   

14.
网络舆论曾经作为积极的力量对社会作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从"孙志刚事件"开始,网络舆论日益被人们关注。然而,一些热点事件经过网民的激烈讨论后,网络舆论往往偏离了人们所期望的轨道,走向了极端。它以一种具有巨大破坏性力量的面目出现,形成网络舆论暴力,对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本文从传播学视角,着重解析导致网络舆论暴力形成的各种因素,以为探讨解决之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当前的互联网世界已经进入到自媒体时代,其代表性的特征就是微博的普及和使用。微博使媒体变得越来越个人化,全民皆记者。近日,舒淇退出新浪微博一事,却又一次将网络暴力问题推向公众面前。笔者从网络媒体自身、网民及法律监督机制的角度阐述了网络暴力产生的原因、危害及构建网络道德的必要性,以期望网络环境更加理性、文明。  相似文献   

16.
张洪忠  王鑫 《传媒》2015,(21):18-19
随着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的普及, "民间舆论场"也成为一个热词,与之相对应的是以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为传播平台的"官方舆论场",两者被诸多文章定义为一种互不兼容的对抗性关系.具体来说, "民间舆论场"指的是大众运用微博、论坛、QQ、博客等渠道议论时事而形成的网络舆论场.将"民间舆论场"与"官方舆论场"作为二元对立关系论述的一个误区是假定网络上的"民间舆论场"是整齐划一的铁板一块,但真的是这样吗?本文从网络舆论场中网民类型与分布的角度来考察这一问题,同时,考察网民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不同类型网民对信息的辨别力,以及网民的接触渠道对其信息辨别的影响,采用网络调查方式,通过全景调研助手从样本库中随机抽取了北京、上海、四川、广东四地网络样本3696份.  相似文献   

17.
董晓倩 《新闻世界》2010,(10):125-126
网络的及时性、交互性、开放性等特征,改变了传播格局,为公众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空间。在这个崭新的空间里,网络暴力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从"史上最毒后妈"事件入手,分析从不知真相到获知真相这一过程中,网民受情绪左右下形成的网络舆论的变化。这一变化是在伪真相下,网友偏激情绪引发了网络暴力,但是随着事情真相被揭露,网民情绪逐渐理智,网络舆论最终回归正常轨道。  相似文献   

18.
"9·3"阅兵式刚开始不久,歌星范玮琪就在微博上例行"晒娃",看似毫无关联的两件事却引起舆论的轩然大波。事实上,近年来在网络上流行的舆论事件无不折射出网民理性缺失的现状,在这样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新媒体时代,营造一个理性的网络舆论环境,是每一个网民应尽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网络舆论是绝好的天使,还是另有撒旦的一面,在本文中,笔者使用"权界"一词来反思这样的问题,既指网民权力的边界,网络舆论于社会冲突、公民社会到底为何物,又指在网络暴力肆虐的情况下,网民的权利边界在哪里?文章从近些年网络舆论监督的案例出发,对网络舆论监督的实践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高速发展,我国拥有着世界上最庞大的网民人数.司法审判一直是网络舆论焦点之一.然而,网络舆论对于司法审判,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是对司法审判的有效舆论监督,可以促进司法审判公正、公开;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引发不明真相网民偏激情绪,干扰司法审判,造成"多数人的暴力".本文基于网络舆论和司法审判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