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888年伦敦大英国圣书会印的罗马字《官话新约全书》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研究分析清代后期官话音系的资料。在建立该书声韵调音节语料库的基础上对其声母进行分类归纳,考查描写其声母系统的基本状况;并将该书所记录的声母系统与《语言自迩集》所记录的清末北京音作了细致比较,揭示了官话音与北京音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2.
从《广韵》声、韵、调系统等方面,探讨《广韵》音系具有很强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3.
粤东潮汕五种闽南方言韵书音系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择了《潮声十五音》、《潮语十五音》、《击木知音》、《潮声十七音》和《新编潮汕方言十八音》等五种有代表性的潮汕方言韵书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比较法,把这些韵书与现代粤东潮汕各县市方言音系进行历史地比较,从而窥探其音系性质及其语音差异。  相似文献   

4.
《集韵》引经据典,博采先儒名家之音.则其编者如何把这些来源不同的音读添入韵书,且是否影响到音系结构,是深入挖掘《集韵》语音史价值的首要问题.全面考察《集韵》的字音来源有利于认清其与《广韵》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胡垣《古今中外音韵通例》居于官话音系发展的最后阶段,反映的也是清代江淮官话语音系统。《音呼声韵总谱》音系中见、精系声母的腭化,照系声母的独立性,仍母与日母合并等现象,充分表现了清代末期江淮官话声母系统的语音特征。  相似文献   

6.
结合韵书内的各种语音标记提示及现代宁德各县市方言,将《安腔八音》老本和抄本的语音系统进行分离比较后发现,与老本的音系相比,抄本的音系具有如下特点:声母系统方面,“边、波”与“曾、出”声母有少数韵字相混,“无”母部分失去摩擦性质变为合口呼声母;韵母系统方面,“辉”韵部分与“须”韵合并,部分与“杯”韵合并;中古三套辅音韵尾出现大规模混并;撮口呼韵目数减少.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历史比较法从声韵调三方面对粤东闽南方言韵书《潮声十五音》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深入探讨了《潮声十五音》的音系性质.认为该韵书所反映的是粤东澄海方言音系.  相似文献   

8.
南城是《广韵》作者陈彭年的故乡。南城话属赣方言抚广片,在整个江西方言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南城方言与《广韵》为代表的中古音系比较分析,可以从一个侧面探寻汉语语音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内部规律,从而为现代汉语的规范化等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和现实的研究依据。本文系声母比较、韵母比较的系列篇。为使对比条例清晰,文章以调类为基础,兼及古音的清浊,并参以方音调值,从五个方面进行比较论述。  相似文献   

9.
《唐韵正》是顾炎武《音学五书》的第四部分,顾炎武在《音学五书序》中说:“于是据唐人以正宋人之失,据古经以正沈氏唐人之失……而一一以古音定之,为唐韵正二十卷。”今音是指中古音,古音是指上古音,但是其今音注音所使用的反切却并没有照搬《唐韵》或者《广韵》,而是参照《广韵》音系,自己为被切字注音,所以在注音时就产生了很多问题。本文主要就顾炎武注音的声母进行分析,以《唐韵正?去声卷》里今音的反切作为主要调查对象,分析其注音时切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南城是《广韵》作者陈彭年的故乡。南城话属赣方言抚广片,在整个江西方言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南城方音与《广韵》为代表的中古音系比较分析,可以从一个侧面探寻汉语语音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内部规律,从而为现代汉语的规范化等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和现实的研究依据。本文系声母比较的姐妹篇。为使对比条例清晰,从与中古十六摄对应关系的角度将南城方音韵母分为十七组比较论述,得出六点结论。  相似文献   

11.
钦州正是广西钦州的一种汉语方言,过去也叫官话,是教学、祭祀等文化活动的工作用语。它与普通话比较的主要语音特点是:有[n,l]两个声母,有舌叶音[t∫ t∫h ∫],没有舌尖前音[ ts tsh s ]、舌面音[tc tch c]和翘舌音[h];韵母44个,有[y]韵母,但跟普通话[y]韵母管字不同,阴声韵母像普通话;有入声,平入分阴阳,上去不分阴阳,舒声的调类像普通话。  相似文献   

12.
汉语音节是汉语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 ,是汉字的语音表现。 1个汉字的读音就是 1个汉语音节。它由声母、韵母和声调 3部分构成。普通话音节是汉语普通话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 ,是汉字的语音表现。 1个汉字的规范读音就是 1个普通话音节。它由 2 1个声母、39个韵母和 4类声调组合构成  相似文献   

13.
驻马店方言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驻马店方言有以下特点:1.中古的知、照组全部和精组的洪音合并,与日母形成一个系列,读舌尖前擦音、塞擦音;2.舌尖前擦音、塞擦音声母在儿化时读为舌尖后音;3.不分尖团;入声中,中古清声母今多读阴平,中古浊声母今读阳平;4.中古通摄三等多读细音。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一种方言的消亡,就意味着当地人民世代相传的那种交际和思维工具的永远丧失,意味着当地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载体的永远丧失。从这个意义上讲,摘方言凋查是进行文化遗产的抢救工作。商丘属北方方言区,商丘方音在声、韵、调方面有自己的、不同于普通话及其他方言的语音系统。我们列举商丘方音声、韵、调方面的一些特点,比较一下同普通话的差别,以期人们对商丘方言有所认识,并帮助商丘方言区的人学好普通话。  相似文献   

15.
不同风格歌曲的歌唱语言应采取不同的艺术表现方法,本介绍辅音轻重长短的不同处理,元音时值的不同分布,归韵的早晚及音色的不同选择等四种不同处理方法,并就上述四种表现方式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6.
奉化方言同音字汇,反映了当前奉化方言老年人的语音系统。它的声母29个,韵母43个,声调8个,既体现了吴语甬江小片的共性,又具有个性特征:遇摄合口一等模韵和三等鱼韵的精、清两母字,有ts、ts^h、dz和t,t^h、d文白两读;遇摄合口三等鱼韵知、庄、章三组字中,韵母有u和l两读;声调虽仍保持古平上去入各分阴阳的格局,但阴平与阴去混读现象明显,也有部分浊上调今读阳平。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语言学注重从结构来看待语音,把声调当作与声母,韵母并列的成分,即声母、韵母、声调共同组成音节。而现代音系学则注重从语言功能的角度来看待语音,声调也就被看成为与元音音位、辅音音位在同一层面的成分,即与音重、音长一同被称作非音质音位。而随着语音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人们发现声调除了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外,还具有修辞作用和构形作用。  相似文献   

18.
安阳人在读声母是zh、ch、sh、和z、c、s的字时,极易混淆。这是困扰安阳人学习和推广普通话的一大障碍。利用古今音变规律,并借助形声字的声符系统,则可较为容易地解决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9.
浅谈广东人如何学普通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人学习普通话已成为当务之急。应从语言、词汇、语法等方面来学习。在语言上,学会声母翘舌音和非翘舌音;分清韵母;掌握儿化和轻声。在词汇上,不应随便用方言词代替普通话。在语法上,分清方言与普通话在语法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20.
利用汉译《法华经》三种不同时期的陀罗尼译音材料进行梵汉对勘,得出了三个时期大致的韵母系统,并得出了中古汉语语音的特点:1.重纽三四等韵有别,重纽三等韵对译顶音,可能有特殊的读音;2.二等韵和三等韵在对译上有相似之处,可能也有特殊的读音;3.《广韵》的一些韵,有合流的倾向;4.三等韵虽对译没有介音的梵音,但不表示其丢失i介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