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阿尔贝·加缪作为存在主义文学的领军人物和荒诞派哲学的杰出代表于195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加缪以人道主义情怀始终关切的注意着人在荒诞世界的不同命运,并试图通过其作品给予大众解答。笔者选择加缪三部重要的作品,这三部作品显现着加缪思想的逐渐演变,从早期作品的主人公默尔索消极的个人反抗,再到西绪弗斯以个人英雄主义来抗击荒谬和不公,最后至《鼠疫》全民团结共同抗击鼠疫并赢取了最终的胜利,充分显现了加缪所倡导的行为方式以及价值观,也印证了加缪思想的不断转变。  相似文献   

2.
法国存在主义文学大师加缪的一系列作品中都贯穿了"反抗"的主题思想。从两部最具有代表性的小说《局外人》到《鼠疫》,加缪为我们展现出面对"荒诞"主人公是如何在虚无的世界中寻找生命存在的价值的,那就是"反抗"。具体阐述加缪"反抗"的具体含义,在两部作品中建立的"反抗"共同点及其升华,其中升华分为三个部分:反抗对象的扩深、从"消极反抗"到"积极反抗"、从"个人反抗"到"集体反抗"。  相似文献   

3.
<正>《鼠疫》是法国哲学家阿尔贝·加缪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了北非一个叫奥兰的小城爆发鼠疫,以里厄医生、塔鲁、格朗和朗贝尔等人为代表的人们抗击鼠疫的全部经过。《鼠疫》深刻地反映了加缪对人类生存处境的思考以及对人性的反思,是加缪"反抗哲学"的文化阐释。在加缪看来,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荒谬的,但人类在意识到这种不合理的情况下,仍可以选择积极面对并与之抗争,在虚无和荒诞中创造人的生存价值。里厄医生等人所面临的鼠疫困境,同样存在于教育场域中。日常教育中的琐事长期占据教师的大  相似文献   

4.
大师小传阿尔贝·加缪是法国现代著名存在主义文学家,“由于他以明澈的认真态度阐明了我们时代的意识问题”而获得195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加缪以1942年发表的小说《局外人》成名。小说通过荒诞的情节和人物,反映了由于不愿迎合社会要求而造成的悲剧。194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鼠疫》是加缪创作的高峰,这部以象征手法写作的哲理小说集中体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和正义必胜的信念。《鼠疫》创作思想开始酝酿的时期,是在1940年巴黎被德国法西斯占领以后。加缪当时已打算用寓言的形式,刻画出法西斯像鼠疫病菌那样吞噬着千万人生命的“恐怖时代”…  相似文献   

5.
法国作家加缪的《鼠疫》,力图通过“鼠疫”这一存在的隐喻,对时代的精神症状和人生的种种问题进行诊断和救治,并赋予这部作品“神话”和“史诗”的性质。这种可贵的艺术努力及作品本身蕴含的思想力量在今天仍具有丰富的启示性。  相似文献   

6.
瘟疫曾经是一个离我们多么遥远的词,无人能够预想到,它竟落在了21世纪的我们头上。在经历了SARS的灾难以后,现在来读《鼠疫》,我们会有异乎寻常的感受。加缪的这部名作描写了一场鼠疫的全过程,时间是上个世纪40年代,地点是阿尔及利亚的奥兰市。事实上,那个时间那个地点并没有发生鼠疫,所以加缪描写的是一场虚构的鼠疫。一般认为,这是一部寓言性小说,鼠疫控制下的奥兰是喻指法西斯占领下的法国。然而,加缪对瘟疫的描写具有如此惊人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正瘟疫,曾经是一个离我们多么遥远的词,无人能够预想到,它竟落在了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头上。在经历了SARS的灾难以后,现在来读《鼠疫》,我们会有异乎寻常的感受。加缪的这部名作描写了一场鼠疫的全过程,时间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地点是阿尔及利亚的奥兰市。事实上,那个时间那个地点并没有鼠疫发生,所以加缪描写的是一场虚构的鼠疫。一般认为,这是一部寓言性小说,鼠疫控制下的奥兰喻指法西斯占领下的法国。  相似文献   

8.
法国作家加缪的小说并不多,其中最重要的只有四部,即《局外人》、《鼠疫》、《堕落》与《第一个人》。能否从总体上揭示加缪这四部小说的内在线索与深层关系?在笔者看来,这四部小说紧紧地围绕一根主线,即“恋母仇父”而展开,并在时间上先后承续,由此形成了一个循环的圆圈,折射出加缪一生的精神演进历程。  相似文献   

9.
鼠疫     
《鼠疫》创作思想开始酝酿的时期,是在1 940年巴黎被德国法西斯占领以后。加缪当时已打算用寓言的形式,刻画出法西斯像鼠疫病菌那样吞噬着千万人生命的"恐怖时代",像十九世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90年代以来,加缪逐步成为中国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热点,随着加缪《局外人》、《鼠疫》、《西西弗神话》等作品的引进出版,论文、论著等相关研究成果数以千计,其中大多探讨加缪的文学创作、社会活动、作品艺术、哲学思想,对加缪传记的研究则相对薄弱。从编辑出版学角度出发,结合历史还原与现代阐释相关理论思路,对加缪的传记进行比较分析,既可以拓展加缪研究的路径,也有助于把握数十年来本专题研究的脉动与流变。  相似文献   

11.
解读了《鼠疫》中的象征,凸现了加缪作品"荒谬"和"反抗"的主题,颂扬了人们对瘟疫和战争的顽强反抗,体现了作者对人类生存状况和生命价值的深切关注及人道主义精神。指出在战争依然存在、瘟疫死灰复燃的今天,《鼠疫》仍具有重要的警世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存在主义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其主张存在先于本质,揭露世界的荒谬和人的孤独,重视个人的行为选择。两次世界大战后被西方世界普遍接受并盛行开来。在法国存在主义思想极为流行,并被引入了文学创作领域。法国小说家阿尔伯特·加缪是存在主义文学极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其作品往往引发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思考。其著名短篇小说《客人》包含的主题多样,本文对其中显著的两个主题——人的孤独和选择展开分析,由此可对加缪存在主义思想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3.
从《局外人》到《正义者》,从《西绪弗斯神话》到《反叛者》,加缪的创作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在于他在荒诞的基础上提出的反抗的哲学思想和生活态度,该文以分析加缪的反叛思想为中心,以作品集《反抗者》为重点,力图揭示加缪的适度与均衡的反抗主张,从而进一步体现加缪后期作品的在讨论人生存价值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篇小说《局外人》是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的代表作,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典范作品。本文对《局外人》这部作品中所表达的社会现实,以及通过对作品主人公形象的描写所折射的人性内涵进行了分析论述,为《局外人》的赏析和深刻理解加缪通过这部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一直以来,狄更斯因其作品《双城记》中的“暴民”理论而颇受非议.结合加缪的存在人道主义思想,通过深入分析小说中的两组主要人物:压迫者一反抗者;复仇者一复活者,以揭示狄更斯与加缪这两位人道主义文学家之间的思想联系.  相似文献   

16.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阿尔贝·加缪使用象征手法撰写成哲理小说《鼠疫》,围绕着一个遭受鼠疫侵袭的北非小城市——奥兰进行展开叙述,并将其隐喻为当时受到法西斯严酷统治下的法国。与此同时,小说也解答了一个长久存在着的问题:"人如何走出荒诞?"小说《鼠疫》中,作者集中对描写了"瘟疫"发生的种种景象,长期以来,文学界对小说的各种解读也表明,"瘟疫"一词在现代人类社会中蕴含着丰富而具体的象征意义。本文将以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一书中的相关理论为基础,更加深入地分析《鼠疫》一书中"瘟疫"背后蕴含的多种象征,并根据文学界对《鼠疫》中"瘟疫"的隐喻的相关观点,进一步总结"瘟疫"的在本书的具体象征形象。  相似文献   

17.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虽然不为世人所熟知,但他在法国二十世纪文学史上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由于英年早逝,他一生创作的作品不多。父亲的早死,苦难的童年,不幸的婚姻和家庭等等是加缪人道主义思想,二元对立哲学命题和存在主义思想产生的根源。通过对加缪思想的深刻剖析,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他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8.
用二元对立结构解析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的剧本《卡里古拉》中的生与死的二元对立结构,从而揭示加缪笔下的"荒谬"本质。阐释荒谬的本质是非理性在人与世界之间的显现。生与死对立存在的前提下,个体与社会秩序的对立及其所导致的个人理性与世界非理性之间的对立。  相似文献   

19.
邱敏 《考试周刊》2012,(84):21-22
古希腊神话里的西西弗斯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阿尔贝·加缪的《西西弗斯的神话》却说西西弗斯是幸福的。这种幸福的感受包含着西西弗斯对自己不可摆脱的悲剧命运的承认和藐视。西西弗斯的幸福体现了加缪在文学写作中探索战胜人类存在的荒谬性的独特思考,即用个人的幸福对抗绝望并维护个人生命的尊严。  相似文献   

20.
著名小说家加缪所著《局外人》是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作者从人性的角度对这个社会及其社会中的人做了深刻的思考和诠释。本文就《局外人》这部作品所表达的社会现实,以及对作品主人公形象所折射的人性内涵进行了分析论述,以期对深刻理解加缪的这部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做些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