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教育   35篇
各国文化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未完成的诗     
一在你死后人们给你戴上了桂冠 ,用大理石把你塑在广场 ;孩子们在上幼儿园时就被带到这里参观 ,鸽子仍无辜地在你的头上拉屎 ;放逐的火把早已在黑夜中远去 ,咒骂随着雨水渗入大街小巷的石缝 ;如今你的画像已摆上满城的店铺和地摊 ,甚至你与贝雅特丽齐痛苦的爱也被想象出来 ,被印上明信片 ,满城出售 ;在一个伟大诗人的永久缺席中 ,人们仍活得有滋有味 ;古老的围墙早已拆毁 ,一个城市在对地狱的模仿中成倍增长。二这是早春二月 ,一条青石小巷把我引向你的灰暗、陡峭的塔堡 ,你的像谷仓一样寂静的故居。哦 ,佛罗伦萨 ,那又窄又深的 古老街巷 ,…  相似文献   
2.
法国作家加缪的《鼠疫》,力图通过“鼠疫”这一存在的隐喻,对时代的精神症状和人生的种种问题进行诊断和救治,并赋予这部作品“神话”和“史诗”的性质。这种可贵的艺术努力及作品本身蕴含的思想力量在今天仍具有丰富的启示性。  相似文献   
3.
论文通过对保罗·策兰诗歌的分析,认为策兰的诗,有着它自己的“词根”。他的诗从他的全部生活中生长起来。他的诗,是“经验”的产物,是生命的结晶,也是他作为“奥斯维辛”的幸存者穿过苦难历史的语言见证。正因为如此,策兰的诗获得了它的真实可靠性。认同策兰这样的诗人,更因为他们一直在面对内心、面对他们灵魂内部的那些问题。在策兰那里体现了一个诗人与语言相依为命的关系,并且指出,高度的独创性,或“独一无二性”,是一个判断诗歌和诗人的不可或缺的尺度。写作的难度关涉到对内心的发掘和忠实,关涉到朝向语言的纯粹和绝对性的努力,关涉到一种“不可能的可能”。策兰的诗之所以具有不朽的价值,就在于它既是对难度的某种克服,又是对难度的保持。有难度和没有难度,这会永远是一个尺度,它会把一个真正的诗人与那些充斥的冒牌货彻底分开。  相似文献   
4.
旗帜     
  相似文献   
5.
鲁迅的小说《故乡》,是通过写故乡人们(重点是闰土)前后二十多年的变化,来揭示病态社会的根源,表达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社会的强烈愿望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弄清“作者写了故乡什么变化”,是正确理解作者意图、准确把握小说主旨的一个关键。笔者认为,回答这一问题,既不能仅仅依据课后练习提示而局限于闰土与杨二嫂外貌、语言等具体变化,也不能如许多分析文章那样只是简单  相似文献   
6.
不知是有幸还是不幸,我的少年时代是和“文革”一起开始的。1966年夏天,我正好9岁,父母到县教育局开全县教师大会,我趁机给自己放了假,和小朋友们疯玩了十来天:白天泡在河里游泳、捉鱼,晚上则在桥头玩打仗游戏,演完了“共军”,又换着演“国军”,冲呀,杀呀。直到父母从县城里回来,这才吓出了一身汗———我竟然把暑期作业和父亲布置的毛笔大字全忘了!令我惊异的是,父亲这一次居然没有检查我的作业!我开始以为他忘了,后来才知道“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要批“智育第一”了。后来的后来,轰轰烈烈的事情就更多了,不过那似…  相似文献   
7.
8.
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管理进入到实施出资人专业化管理新阶段,是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开展文化体制改革和大量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催生的结果;与国有资产法相吻合,是文化资产管理体制的创新。建立新型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就需要理顺新形势下党政部门与其所属文化企业的关系,处理好企业出资人机构和原主管主办部门的关系,建立符合宣传文化工作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国有文化资产宏观管理体制和国有文化企业微观运营机制。  相似文献   
9.
我们再来看现代诗歌中经常出现的"通感"和"矛盾修辞"手法."通感"的手法在诗歌中一直存在着,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则把它发展成一种诗的方法论,如波德莱尔把自然万物视为向诗人发出信息的"象征的森林":"浩瀚如黑暗又好像光明,/芳香、色彩、声音在互相感应"(<应和>),而波德莱尔之后的兰波则自称为"通灵者",他醉心于"官能交错"和词语的炼金术,将视觉、听觉、嗅觉的界线以及现实与梦幻的界线打破,使各种感觉在心灵的作用下相互沟通,以此来创造一种诗的境界.戴望舒就受到法国象征派的这种影响,他经常在诗中运用"通感"手法,以形成一种"音色交错的美",比如<雨巷>中的"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目光",就化视觉形象为一种听觉感受,似乎连目光也忧郁、惆怅得发出了叹息声,由此写出忧郁之深、忧郁之动人.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高等商科教育蓬勃发展,至今方兴未艾。高等商科教育的发展喜人,与其学科专业建设不无关系。本文分析这些国家高等商科学科专业建设的现状,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