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岁的玛雅是我一个朋友的孩子,她对我说:"陌生人就是你永远也不要和他说话的人,因为他会伤害你,除非他是很善良的陌生人。"我问她:"你怎么知道他很善良呢?"玛雅解释说:"如果他会微笑,那就是了。"  相似文献   

2.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叫"团圆节"。早上,我在家里写作业,爸爸妈妈出去买了好多菜。中午,我们一起去看望奶奶,一见到奶奶我就说:"奶奶,祝您节日快乐!"奶奶乐呵呵地摸着我的头发,也祝我节日快乐。下午,家里来了许多客人,热闹极了。我和姑姑、姐姐一起兴奋地在电脑上玩游戏,奶奶和客人们一边吃水果  相似文献   

3.
李雪非 《湖北教育》2007,(10):44-44
在与同学们讨论善良的存在价值时,我问:"当人们无知地嘲笑善良、误解善良、失去对善良的感知能力时,我们还要不要善良?"许多学生说,要坚持善良,不求理解,不求回报。  相似文献   

4.
勇往直前     
《同学少年》2011,(4):26
小的时候,奶奶曾告诉我:"遇到困难不要退缩,要勇往直前。"但那个时候,"勇往直前"对我来说只是一个四字成语。上小学时,在课堂上,语文老师对我们说:"考试的时候不要紧张,要努力攻克每一道难题,要有勇往直前  相似文献   

5.
天堂是宁静的,但对于一个人来说,如果世界都变得万籁俱静,那绝不是天堂。在我的身边,就有这样一群生活在不是天堂的“天堂”里的孩子们,他们恐怕将永远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对于他们,再美妙的音乐,再激昂的演讲,再高超的口技都失去了光芒。能打动他们的。也许只有心灵交汇的话语了。  相似文献   

6.
读小学的时候,我们家还没有搬进新房,不过爸爸时不时地捧束鲜花回来.家里从来都不缺新花样,所以每次给人的感觉就是:"你们家真温馨!" 每到暑假,我家就会迎来三位小客人.不必说,他们都是我的好朋友.但奇怪的是,每次他们都商量好了似的,总是按照相同的顺序、固定的时间次第而来.不用说,开门的人,每次都是我奶奶.因为奶奶爱我,当然她也喜欢我的朋友,所以,她每次都比我快半拍.  相似文献   

7.
为孩子喝彩     
每一个孩子都有值得我们用力喝彩的地方,不要把眼光只盯在他们的缺点上,不要因为一个小小的"嘿点"而让他们的整个世界都失去色彩.为每一个孩子用力喝彩吧!大声地赞美他们一点一滴的精彩,让每一声喝彩都转变为他们成长的动力,成为照亮他们生命的一轮红日  相似文献   

8.
那些留在岁月中的名字,是否会如水泥板上的蓓蕾,开出地老天荒的花朵。——题记拥挤的公交车车厢里。我站在车门右侧,听风拂过车窗的声音。这时,我听到一个女孩子对身边的同伴说:“听过那句话吗?——‘我们因为不了解而在一起,我们因为了解而分开。’”我不屑地笑笑,自己也不清楚是因为不赞同这句话,还是因为觉得它肤浅。她的同伴喃喃地说:“这样啊……呵呵,那,我们永远都不要彼此了解,好不好?”然后,两个人相视而笑。我只是听到了两个字:永远,于是心里响起一个低低的声音,在说:“他们真是幸福的孩子。”我的眼泪差点儿就要落下。我也曾有过…  相似文献   

9.
每当夏日的夜色降临,村子里就会热闹起来,家家户户的老人和小孩都会搬出凳子,坐在门外乘凉。老人们总会指着夜空,为孩子们讲述家喻户晓的故事:牛郎织女、嫦娥奔月……他们说着,笑着,脸上的笑容是那样的幸福,那样的纯真。面对这一幅幅温馨的画面,我只有羡慕和沉思……少年时代的父亲就失去了伟大的母爱。而我,自然就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未曾见过奶奶。我只能透过一张黑白照认识奶奶那慈祥的模样。我的朋友们经常谈论自己奶奶的唠叨、慈祥、温和……对于没有见过奶奶的我,只能默默地昕着,或是独自一个人浮想连翩:想像奶奶就在我的身边,叫我坚强……当然,我会情不自禁产生一种幻想和羡慕之情。在我年幼时,我希望奶奶能牵着我的小手,给我讲故事;当我第一天背起书包上课时,我希望奶奶看见我背起书包的满脸笑容;当我蹦蹦跳跳地捧回一张奖状时,我希望得到奶奶的夸奖;当我年少时,我希望奶奶的唠叨在我耳边回荡……在生活中,我时常会看见这样的人:童年都向奶奶撒娇,少年却嫌奶奶锣咕嗦。他们从不发觉在某个角落有的人没有机会享受奶奶的爱,奶奶的好。他们根本就不懂得珍惜眼前的人,不懂得享受,更不懂得奉献爱。直到失去后,才掉下后悔的眼泪。那些不懂得生活的人总是这样的。我一...  相似文献   

10.
一次老师要求用"有……有……还有……"造句。一学生是这样写的:昨天去奶奶家,奶奶给我拿了个鸡腿,我吃完了问奶奶还有吗,奶奶答:"有,有,还有!"上地理课老师提问:在地球外面那一层是什么。班里有很多人举手,连平时考试不及格的我也举了手,老师和同学都很惊讶。老师跟同学们说我难得一次举手,由我来回答问题,也让他们给了我  相似文献   

11.
智慧的回答     
一、最困难的事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你认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是最困难的?"泰勒斯回答说:"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难,认识自己的不足更难。二、永远的道德有人问雅典的执政官梭伦:"为什么作恶的人往往富裕,而善良的人却往往贫穷?"梭伦回答:"我们不愿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的,而财富每天都在更换主人。"道德是永远的,财富是暂时的。靠作恶致富的人,内心肯定会非常空虚,而且富裕也绝不会长久。  相似文献   

12.
三年级的一堂音乐课上,我教学生唱第七课《周爷爷的衬衣》这首歌曲,因为歌词中有这样一句“那是谁坐灯下,一针一线补衬衣?原来她是邓奶奶,夜深人静没休息。”就随口问了一句:“邓奶奶是谁知道吗?”“邓小平的奶奶”学生异口同声答道。“啊?”我一愣,众人皆知的事情他们竟然不知  相似文献   

13.
我的奶奶     
我的奶奶是一位善良又体贴人的老人。在我五岁那年,爸爸妈妈就离开了我和故乡,带着弟弟走了,我却和奶奶一起生活。从那以后,小朋友们就看不起我,说我是一个爸爸妈妈不要的孩子,奶奶听见了,就问:“是谁说我家小英的爸爸妈妈  相似文献   

14.
如果你们爱我就请不要总拿我的缺点同别人的优点比较,因为这样会使羞愧的我失去信心;也希望你们不要在我的伙伴面前夸耀我,因为这样会使我失去朋友.  相似文献   

15.
在我的母校有一个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里蕴含着"强大"的真实含义。因为一个人如果只知自强不息,却不知厚德载物,那他永远只是一个强而不大的小人物。今天归结瑞典人的厚德载物就是两个字——不争。这种不争不是因他们软弱而不争,恰恰是因他们足够强大而不争:一方面,他们强大而与人友好相处;另一方面,别人因他们强大友好而不敢与之争,只能乐于与之友好。一个国家能达到这样自强而不争的境界,才是一种真正的强大。瑞典人的不争具体表现在"三不争"上。一是不与天争。对瑞典人来说,没有争分夺秒这  相似文献   

16.
【案例描述】小学语文第六册第12课《杏儿熟了》一课以“果子大家吃才香甜”为中心,赞扬了一位善良而又热心,从不独自享用自家杏儿的老奶奶。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这类略读课文应以学生自学为主,因此我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填空题:()奶奶。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凭着阅读后的理解进行开放性填写,一方面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一方面考查他们的词语积累。学生在阅读之后,争先恐后地回答出“善良的奶奶”、“热心肠的奶奶”、“令人尊敬的奶奶”……正当学生沉浸在对奶奶的尊敬之中时,刘×同学大声说:“我认为这个奶奶很傻,应该填‘傻瓜奶奶’。”全班学…  相似文献   

17.
当下,开设"道德银行"的班级越来越多,但我始终坚持,教育应该顺其自然,不要用具体的分值来衡量.因为我知道,使用"道德币"这样的形式进行德育工作有利有弊,而弊终究是大过利的. 也曾进行过类似"道德银行"的实践,孩子表现好时就会获得加分.但我发现,自从实施加分的政策后孩子们做什么事都是冲着"分"来的.比如大扫除,有孩子就会大声嚷嚷:"老师,有没有什么奖励?"意思是问,大扫除过后会不会给表现好的孩子加分.而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我都纠结不已——答应他们的要求给他们加分,明显趋于功利化,导致他们一切朝"分"看;不给他们加分,又会使他们失去劳动的积极性,劳动效果也会差得多.  相似文献   

18.
"家",对于每个人来说是多么熟悉,多么亲切的字眼!我的家里时常充满笑声。我有一个慈爱的祖母,有一个风趣而善解人意的爸爸,有一个勤劳善良的妈妈,还有一个调皮机灵的弟弟。晚上,我家灯光雪亮,一家人聚在一起,充满快乐和温馨。我问爸爸:"爸爸,你说《蚊子和狮子》这篇文章揭示了什么道理呀?"爸爸稍作思考说:"这篇文章啊,告诉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骄傲,不要取得一点成绩就飘飘然。如  相似文献   

19.
撒谎的作文     
1.扶老奶奶过马路后老奶奶问:"小朋友,谢谢你,你叫什么名字?"我拍着胸脯回答:"我叫红领巾。"(汗颜啊,自己上学都还是奶奶接送。)2.我最爱的人不是爸爸,也不是妈妈,而是那个讨饭伯伯。他用一颗善良的心给我的狗狗丢下一块骨头,他的善良让我久久的感动。(其实我最爱的人  相似文献   

20.
心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每个人都在为实现心愿而努力拼搏,但我的心愿却逼不可及,只能静静地体会,回忆……童年时期的我,和奶奶一起度过4年的时光。奶奶给我的印象就是:微微发胖的身材,有着满肚子讲不完的故事。"奶奶,你头发是怎么白的?"无知的我曾经问过奶奶。"天上的雨掉下来,跑到奶奶头上,就变白了呀。"奶奶也好几次这样回答我。"奶奶这样老就会变白吗?""是呀。"稍大点的我才知道,原来奶奶是为我们一家操劳而导致过早衰老。回首儿童时代那1460对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