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阙剑秋 《语文天地》2014,(32):53-54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但目前的语文教学却出现了弱化课外阅读的现象,这一现象导致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语言表达材料贫乏。笔者旨在实践中通过激发兴趣、营造氛围、培养习惯、教给方法、推荐书籍等举措,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生活需要,消除语文教学存在的弱化课外阅读的现象,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黄卫玲 《快乐阅读》2011,(25):25-26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但目前的语文教学却出现了弱化课外阅读的现象,这一现象导致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语言表达材料贫乏。笔者旨在实践中通过激发兴趣、营造氛围、培养习惯、教给方法、开展活动、推荐书籍等举措,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生活需要,解决语文教学存在的弱化课外阅读的现象,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认字读词,还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能力,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选择课外阅读材料.由此看出,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课外阅读指导的重要性.本文主要以小学课外阅读指导为出发点,并提出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特别是对名家名著的阅读。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有计划、有意识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其阅读习惯,指导学生学习阅读方法,注意积累语言材料,从整体上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和扩展。课外阅读作为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开拓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汪玉莲 《考试周刊》2013,(32):33-34
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既是语文教学的内容要求,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作者在课外阅读教学实践中发现,初一学生普遍存在不能读、不想读、不会读、不善读、不愿读的现象。初一语文教师要正视这一现象,抓好课外阅读习惯培养。一要营造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要传授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三要实施悦读计划,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为此,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尝试进行了拓展式课外阅读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人们常说,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教师在努力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必须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让学生从广阔的课外阅读中汲取营养,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基。一、培养课外阅读兴趣一位教育家说过“: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要让学生乐于读,自愿读,…  相似文献   

9.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继承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要诵读优秀诗文并背诵优秀诗文60篇,小学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  相似文献   

10.
包丽华 《考试周刊》2011,(49):48-49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义务教育阶段九年的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其中七—九年级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读课外书,成为学习语文的必需环节。关于阅读教学,新课标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要求。因此探索并完善课外阅读教学体系,成为目前中小学语文教育界日益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总要求:"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所以,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笔者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了延伸阅读指导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正《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强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并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改变仅仅让学生读教科书的观念,真正为学生松绑,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使语文教学从应试教育的框架中走出来,课外阅读才有可能。一、注重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每个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不同的,对同一篇文章、同一段  相似文献   

13.
课外阅读的本义在于开阔视野、丰富积淀、潜移默化、愉悦心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对大家而言,  相似文献   

14.
加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对于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对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语文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选择课外阅读材料。课外阅读关系到语文能力的培养,由此看出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课外阅读指导的重要性。但是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就必须对此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本文主要以小学课外阅读指导为出发点,通过总结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秦晖 《广西教育》2011,(19):52-52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阅读目标。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在阅读指导方面我们做得远远不够。从总体上看,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课外阅读活动效率低下。如何将新课标中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6.
朱英 《海南教育》2008,(1):17-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的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课外阅读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课外阅读目前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课外读物的面窄而且杂,学生缺乏课外阅读的兴趣和意识。  相似文献   

17.
汤莹 《广西教育》2013,(9):40-41
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从客观上说,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需要学生大量的实践,需要语文教师传授阅读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将“课外阅读”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并明确了各学段的课外阅读任务。事实上,课外阅读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汲取各种信息、知识的途径,也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的形式。然而,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并不热衷于课外阅读,那么我们如何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高中生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拓宽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延伸,搞好课外阅读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纷纭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从而使其身心得以健康地成长,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掘。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的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课外阅读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课外阅读目前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课外读物的面窄而且杂,学生缺乏课外阅读的兴趣和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