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三年级上册第59-60页.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在观察和体验的过程中内耋建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等于60秒。  相似文献   

2.
1988年国家教委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初审稿)》在二年级教学要求中规定:“认识时间单位小时、分、秒。知道1小时=60分、1分=60秒”。在1992年国家教委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中,改述为:“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  相似文献   

3.
教材分析: 《秒的认识》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的内容。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初步学习了“整时”、“半时”,知道了1时=60分。在这个基础上来学习时间单位“秒”和“1分=60秒”.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看似简单,但由于“秒”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且不易理解。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例1。教学目标1.在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针的特征,初步建立1秒的概念,知道1分=60秒。  相似文献   

5.
“秒”是物理学中最基本,最常用的单位之一。因此、本文将对时间单位——“秒”作一介绍。一、秒的定义的沿革在古代,人们只是“日出而作,日中而市,日入而息”。那时,尚未有小时、分、秒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圭表日规、火闹钟、滴水记时、沙钟相继问世后,才有“小时”的印象。直到17世纪,在重锤机械钟之后,出现了周期摆钟——现代机械钟表的鼻祖。于是人们逐渐有了“分”,随后又有了“秒”的概念。 1.世界时秒 1820年,法国科学界提出:“秒是平均太阳日的1/86400” (1天=24×60×60=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64页及练习十七中的有关习题。教学目标知能目标学生学会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会用秒计时。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直观演示、感观体验、知识迁移和实际应用,帮助学生认识和感悟抽象的时间单位———秒。情感态度目标通过“秒”的概念的建立和信息资料的出示,使学生养成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并使学生受到科学知识的教育。教学重点学会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会用秒计时。教学难点建立“秒”的时间概念。教具准备钟面模型、秒表、篮球(每组一个)。…  相似文献   

7.
邱小玲 《云南教育》2003,(10):40-40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中“时、分、秒”这一单元教材是这样编排的:首先进行时、分的初步认识,从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中引出:1时=60分,然后让学生学会读出钟表上的时刻,最后从分中引出秒:1分=60秒。笔者从多年的教学中体会到:这样编排对于成年人容易接受,而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儿童,由于他(她)们生活经验少,思维受多种因素制约,因而难以接受。他(她)们很难深刻体会1小时的真正内涵,1小时到底有多久。教材从小时入手,1小时是由60分钟组成的,1分钟是由60秒钟组成的,他(她)们在还没有感知最小最短的时间单位秒时,自然很难…  相似文献   

8.
时、刻、更、鼓、点,都是古代计时单位。时,即时辰。古代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以十二地支为序,从夜间十一点算起,十一点到一点是子时,一点到三点是丑时,依此类推。古代用漏壶计时,一昼夜共一百刻,一刻合现在十四分二十四秒,因此“倾刻”指很短的时间。古人将一夜分为五更,从晚上七点开始起更,一更约两小时,三更就是半夜十一点到一点。古人一更又分五点,一点  相似文献   

9.
认识“1分”     
<正>1分是什么意思?1分有多长?1分可以做什么?是大家在学习“时、分、秒”时常遇到的困惑。怎么办?一、1分是什么意思时钟钟面上有3根针,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时针既粗又短,走得最慢;秒针又长又细,走得最快。分针介于时针和秒针之间,走得比时针快,比秒针慢。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秒针要走1圈,刚好是60秒,所以1分=60秒;分针走1圈,是60分,分针走1圈的时间时针走1大格,刚好是1时,所以1时=60分。分针从12走到1,  相似文献   

10.
禤理洁 《广西教育》2011,(19):34-35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3.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让学生感知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教学重、难点:  相似文献   

11.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l、填空: 1时二()分1星期二()天180秒二()分21天二()星期同学们已经学习了时间单位:时、分、秒,大家还想学习其他的时间单位吗?好,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时间单位及有关知识,揭示新课:年、月、日。 (由复习时分秒,巧妙引  相似文献   

12.
时:古代把一昼夜划分为子、丑、寅、卯、辰、己、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时辰,每一时为一昼夜的十二分之一,合现在计时单位的两个小时。子时,从夜间11时起,到凌晨1时止。余此类推。刻:古代用漏壶计时,一昼夜共100刻,一刻合现在的14分24秒。戏剧中常用到的“午时三刻”,即在中午12时到下  相似文献   

13.
角度和线段一样也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和四则运算.由于角度单位间的进率为60,因此在进行有关运算时常有出错.现举例解析如下,供同学们参考:一、单位换算1°=60′,1′=60〃1.“度”化为“分”、“秒”:“度”化为“分”、“分”化为“秒”时都需要乘以60.例114.28°=度分秒解析:∵0.28°=0.28×60′=16.8′;0.8′=0.8×60〃=48〃,∴14.28°=14°16′48〃.2.“分”、“秒”化为“度”:“秒”化为“分”、“分”化为“度”时都需要除以60.例272°51′36〃=°.解析:36〃=0.6′,51.6′=0.86°,∴72°51′36〃=72.86°.二、角度的四则运算1.角度的…  相似文献   

14.
角的度量单位是度、分、秒,把一个平角180等分,每一份就是一度的角,1度记作1°;把1°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一分的角,记作1′;把1′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秒的角,1秒记作1″.角的度量单位是六十进位。即1°=60′,1′=60″.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练习十四第1题。 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观察、分析比较、活动体验等方法,使学生建立秒的概念,探究分与秒的关系,知道时间单位“秒”和1分=60秒。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中感知时间单位“秒”,熟记1分=60秒;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近日,IERS有关负责人在发言中称今年其将在一年的时间上加上一秒,以使时间回复一致。这样一来,当今年十二月31日时间开始进入2006年1月1日时就会像这样数秒:23点59分59秒、23点59分60秒、00点00分00秒。而通常时间是直接从59秒到00秒的。因为地球自转变慢,2005年将增加一秒钟  相似文献   

18.
角的度量单位是度、分、秒,把一个平角180等分,每一份就是1度的角,1度记作1°;把1°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分的角,记作1′;把1′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秒的角,1秒记作1″.角的度量单位是六十进位,即1°=60′,1′=60″.关于角的度量和换算一直是同学们学习中的难点,下面通过几道典型习题,谈谈这类问题的解法.例1用度、分、秒表示42.34°.分析把度化为度、分、秒,必须先把不足1度的化为分,再把不足1分的化为秒,也就是把角的度量单位由大化小的过程,每步要乘以60′或60″.解分成2个步骤:(1)先把0.34°化成分,60′×0.34=20.4′;(2)再把0.4′…  相似文献   

19.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四基概念:即让学生能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而课程不仅仅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根据《新课标》的相关表述,我们可以知道,"秒的认识"不应该仅仅只是知识层面上习得相关的时间概念,知道不同的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如,1分=60秒,1时=60分,更加应该是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时间感。下面就两位老师的教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练习十四第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