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小学武术教育处在一个尴尬的现实困境之中,如何摆脱这一难题的束缚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武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文章从不同的理论背景讨论武术教学以快乐指南作为课堂教学原则的理由,试图赋予我们现代素质教育快乐课堂教学新的内涵和功能。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学校武术传播相关资料的查阅,文章系统地分析了学校武术在传播过程中快乐功能丧失的境况,在借鉴快乐体育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快乐武术这一概念,并对该概念进行了深入的阐释。结论指出:快乐武术是学生天性健全的需要,是终身体育意识建立的需要,是武术自身发展的需要,并进一步得出快乐武术是一种武术教育思想,而不仅仅是一个教学方法,快乐武术不是对现有武术的否定,而是功能上的完善,快乐武术的发展应该引起管理者的重视,而不只是流于口号。  相似文献   

3.
结合教学实践,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教学实验等方法,对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05级和2006级学生进行武术必修课的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武术必修课教学中运用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教学、创新等能力,促进学生掌握武术技能;对快乐体育的认知误区、教师的教育观念和特长以及教学评价机制等,是影响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在武术必修课中实施和推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为了能让中小学教师在中小学武术教学中重视快乐与简单的特点,通过文献资料法,对中小学武术教学中应该做到让学生快乐并且容易学习武术进行分析,旨在让中小学师生形成良好武术教与学的局面,以致进一步促进武术教育在中小学开展与普及。  相似文献   

5.
武术根植于悠久的中国文化中,武术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它从伦理学、哲学、美学等诸多方面对武术爱好者的个性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研究武术文化对促进人们形成正确价值取向、引导人们形成良好个性的作用,对武术的传播与推广的积极作用,是广大武术教育工作者再教育教学环节中应明悉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文章探讨武术运动对成长中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对武术的全面定位应与学生发展的不同时代特征相联系,才能在开展好武术运动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学校武术的教育性与开展形式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武术没有发展好,是个不争的事实.武术博大精深被誉为是国术、国宝.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学生喜欢武术,但不喜欢上武术课.症结在哪里?通过对武术的教育功能和开展的形式进行了分析,认为学校武术在教育功能上远离了对学生的精神培育,在运动形式上偏离了武术本质特征,笔者在批判问题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的看法和建议,目的在于呼吁学校教育工作者重视武术这一民族瑰宝.  相似文献   

8.
师德,顾名思义,是从师者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本文所谈的是武术教育工作者们的道德修养。武术教育工作者的道德修养离不开传统武德及新时期的武德内容范畴。凡习武者无论是教拳的还是学拳的,现在最流行的一句话就是:"习武先习德,先学做人,后学拳术"。"武以德先","未曾习武先习德"、"短德者不得与之教"、"短德者不得与之学"。武德不是先天带来的,要靠后天教育才能成就,可见,武术教育工作者是首当其冲的武德传承人,上行下效,代代相传,武德也就成为武术文化的灵魂,成为武术事业的生命。因此,武术教育工作者们的道德修养就显得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9.
高校武术教学是传承武术技术的重要途径,当前武术教学多以套路形式进行.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对攻防意识的不够重视,部分教师偏重于套路动作的“形式”教学,缺少结合攻防含义的动作讲解,在套路教学中片面的注重动作规格,不明白其动作的实用性,久而久之不仅失去武术本质,还会偏离它独有的教学特色,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学生学习片面性等现象.如何完善武术套路教学中出现的无攻防含义教学是当前武术教育工作者的一大课题,文章将从武术套路教学的攻防含义为切入点,阐述当前武术套路教学的困境,以期达到武术传承与发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教学改革是一个国家人才的基础,人才的教育要从小抓起,而教师素质的提高必须由解放的思想为指导。以现代教学思想为指导,充分借鉴近年教学理论研究的相关成果并结合相关学科的教学方法,借鉴与创新并用,摒弃与汲取结合,将快乐体育的教学方法进行嫁接尝试,可以使武术教育能够不断的刷新进步。文章通过教学实验,借用快乐体育的教学方法运用于儿童武术教学,以研究快乐体育的教学方法在儿童武术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