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改革的新进展与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几年来,从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出发,借鉴国际经验,我国师范院校对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对15所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本科人才培养计划及其他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改革方案或本科人才培养计划,进行分析研究后可以看出,近年来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体现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改革导向,突出了与基础教育的联系,带动了教师培养模式的调整。这既适应了当前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也符合国际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潮流。但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要达到科学、规范、合理的目标,道路还很漫长。  相似文献   

2.
教师专业发展要从师范阶段开始,对师范生进行较长时间的、严格的专业教育。然而,当前我国师范院校在对师范生进行专业教育的过程中,由于教育观念、课程设置、教育方式、教师素养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师范生专业素养缺失,严重影响了未来教师的专业发展。加强师范生的专业教育,应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开设丰富的教师教育类课程,注重师范生的实践体验、并将专业教育渗透于各学科教学和学校生活中。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培养合格的中学教师,是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对在校师范生进行师范专业思想教育,则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是师范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虽然现在高等教育进一步改革、开放,高师院校可以设置一些非师范专业的学科,以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虽然在师范专业的课程中,也可以增设一些非师范专业的选修课,以增强师范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但是,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中学教师,仍然是师范院校的最终目标。这一点,应该是不容置疑,不可动摇的。当前,教育战线肩负着提  相似文献   

4.
培养师范生的教育研究能力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师范院校师范性不突出、学生的科研意识淡漠等原因,师范生的教育研究能力普遍偏低。我们既需在课程设置上增强师范性,也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有计划的训练。  相似文献   

5.
培养师范生的教育研究能力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师范院校师范性不突出、学生的科研意识淡漠等原因,师范生的教育研究能力普遍偏低。我们既需在课程设置上增强师范性,也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有计划的训练。  相似文献   

6.
高校地理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中等学校培养优秀的专业化的地理师资。教育类课程是促进培养目标实现、充分体现师范特色的重要专业课程。然而,多数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仍然存在所占学分比例偏低、重理论轻实践、与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衔接不够等状况。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要求,结合河南大学的实践,探讨了地理科学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优化的依据和原则,并提出了地理科学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的优化方案,以期对其他高校的教育类课程设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高校英语师范生的课程设置为切入点,探索师范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及改革趋势,提出高师英语教育应突出师范特色,加大对师范课程的调整;巩固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在重视理论的同时,强调教学实践技能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师范院校实现了由单纯师范教育向综合高校的转型,并由此形成了师范性与综合性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名”与“实”之间的矛盾、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设置的矛盾、学科专业课程教育与教育类课程教育的矛盾、教育资源分配中的矛盾。只要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一矛盾,实现师范性与综合性的互补共生,达到矛盾的统一,才能充分发挥该类院校在我国教育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专业音乐院校与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不尽相同,但却使用了相同的课程设置,影响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针对这一问题,三年制大专的音乐教育课程设置应当对现在课程进行整合,通过丰富课程选择、加强实践内容,着重突出师范特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当前师专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内容设置,以及如何在该课程建设中体现师范特点和专业特点给出了改革方案,本课题研究的对师范院校本科非计算机专业该课程的建设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就高等院校而言,“三生教育”工作的推进有着内在规定性和现实条件,这就需要在生命教育、生存教育与生活教育的活动中,有效整合现有课程与教学资源,并将其有机渗透于大学日常教育实践,合理进行校本化开发与实施。因此,在“三生教育”课程内容设计上,应通过课程纲要构建内容架构,在结构开放中实现相关课程间的内在沟通;而在“三生教育”有效教学设计方面,可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上,体现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2.
高师院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专业课程设置的特殊性,高师生未来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以及教师的示范性要求高师生自身在职业伦理方面具备高度的自主性以及专业化等特征。因此,师范院校就必须从现实性、专业化以及自主性的角度关注高师生的职业伦理的现状,通过课程设置途径引导高师生建立良好的职业伦理规范。  相似文献   

13.
改革高师化学基础实验教学,变革创新课程体系,是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人才的要求,也是高师教育改革中实施创新教育最佳切入口。文章根据高师化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构建适合学生未来发展的化学实验课程内容、基于科学探究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以及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通过新的高师化学实验课程体系的建立和不断研究,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课程设置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毋用置疑。目前高职应用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本科院校基本一样,有悖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通过对企业对应用型英语人才要求的调查分析,高职应用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应遵循目标性原则、专业性原则和整合性原则,课程设置的编排形式应为:语言模块+专业模块+综合实训模块。  相似文献   

15.
As a contribution to the narrowing of the technological and economic gap between developing and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author has proposed and designed a three‐to four‐semester curriculum intended to integrate informatics into engineering course‐programmes in the universitie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curriculum in ques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which in a number of universities would be a contribution of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to university training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was presented at an international workshop held at the University of Harare (Zimbabwe) entitled, “Integration of Computer Science into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Africa”. It includes a detailed statement of the objectives of the curriculum, the subject matter to be covered, and the teaching facilities required.  相似文献   

16.
案例教学:公共教育学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教育学中的案例教学具有的独特内涵和特征,具有培养学生教育理论素养和理论应用能力的双重学科功能,是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关于教师创新精神、实践与反思能力这一突出要求的应答.案例教学是公共教育学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中国六所教育部直属高等师范院校与美国初等教育专业排名前六位院校比较为例,通过比较中美外语师范类课程设置中科目、学分、学时的不同,反映中美外语类师范生课程设置差异的现状,并浅析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对中国当前英语师范类课程设置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Over the past 20 years, the South African higher education (HE) system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regularised. All programmes offered at South African public universities have to be registered and accredited by the Depart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raining (DHET); the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Committee (HEQC) under the auspices of the Council on Higher Education (CHE); as well as the South African Qualifications Authority (SAQA). Such accreditation, registration and quality assurance is subject to a growing series of stringent regulatory frameworks that must be adhered to, chief amongst which are the Higher Education Qualifications Sub-Framework (HEQSF)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Subject Matter (CESM) manual and the later Addendum. Increased calls from both students and government for curriculum transformation and the decolonisation of HE require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regulatory regime as one of the barriers to curriculum transformation at South African universities.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present a conceptual analysis of the CESM and its regulatory context within a decolonial framework in order to show that th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for curricula have created a rigid and colonised conception of what universities may and may not teach. The CESM categories and their concomitant requirements have become the so-called invisible statues of colonisation based on narrow and morally decadent Western conceptions of academic disciplines in current university curricula.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关于高等师范音乐专业的教学模式和教材建设,以及培养目标的定位,指出随着改革开放的高速发展,沿用多年的前苏联的教学体系,已不能适应新国情下的高师教学和培养目标预定岗位的需求。提出应通过调研、试点,对高等师范音乐教育的课程结构作出调整。  相似文献   

20.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肩负着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责任的高师继续教育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为满足新课改的师资要求,高师继续教育应依托高等师范教育资源,构建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调整课程设置,实现教学内容职业化;重塑教学模式,实现教师培训专业化;拥有相对固定的师资队伍,建设自己的品牌学科专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