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5 毫秒
1.
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是俄罗斯被称为"劳改营文学和流亡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全部创作是在劳改营、被流放和流亡国外期间完成的。他经历过10年"古拉格"炼狱般的生活。1970年,他以一部短篇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因描写劳改营里生活的长篇小说《古拉格群岛》,触动了俄国人乃至上层当权者紧绷的神经,认为他夸大了苏联的阴暗面,因此而遭到拘捕,却由此而赢得"伟大思想家"赞誉。索尔仁尼琴被公认为是不妥协和说真话的作家,前总统普京高度评价他,俄罗斯人赞誉他有一颗"俄罗斯的良心"。他的创作自始至终没离开过关于俄罗斯的主题,因此有人说他具有强烈的"俄罗斯主义情结"。  相似文献   

2.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俄罗斯作家索尔仁尼琴以其悲剧性的流亡经历、极具争议的政治小说、道德传教士的形象而享有盛名。索尔仁尼琴用针砭时弊的写作方式揭露时代毒疮,为贫苦人民发声。试从其小说的叙事视角切入,探讨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在短篇小说《玛特廖娜的家》中的具体体现。索尔仁尼琴通过叙事视角的转换,有效发挥了视角在小说叙事中的独特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蓓 《考试周刊》2009,(13):23-24
索尔仁尼琴是苏联作家中不容忽视的一位。本文通过对索尔仁尼琴的创作经历及其几部主要作品的分析,揭示出他不寻常人生遭遇对他文学风格的重大影响。作家的生活经历与创作过程密切相连,并最终形成了其呼唤人道主义和追求真理的深刻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4.
索尔仁尼琴作品简介 《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1962年)1962年11月,新世界杂志发表了这部描写劳改营生活的中篇小说。小说描写了伊万·杰尼索维奇在劳改营中一天的生活。赫鲁晓夫夸奖这部小说是“从党的立场反映了那些年代真实情况的作品”,并下令出版该书。然而,从1965年起,小说又受到公开批判。  相似文献   

5.
《读者》(2011年第8期)刊载《索尔仁尼琴的罗曼史》,其中有这样一段:索尔仁尼琴瞒着妻子悄悄来到列宁格勒,与女教授携手徜徉在涅瓦河畔,共同度过了20个日夜的美好时光。当他回到梁赞的家中时,如沐春风的作家无法掩饰内心的兴奋,在妻子的一再追问下供出了实情。  相似文献   

6.
1920年,瑞典皇家学院将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前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不料,这一举动引起了前苏联的强烈反响,他们认为这是“冷战性质的政治挑衅”。当然,索尔仁尼琴未能前去领奖,瑞典皇家学院在受奖缺席的情况下宣读了授奖词,称赞他的作品“具有全球性的艺术魅力,这种魅力来自他对贯穿于许多伟大前驱作品中无可比拟的俄罗斯传统的继承,他和他的前辈作家各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象征性地表达自己对俄罗斯苦难的沉思和对俄罗斯母亲的挚爱。”1972年,瑞典皇家学院又派学术秘书前往莫斯科给索尔仁尼琴颁奖,却因前苏联政府不发给签证也…  相似文献   

7.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是苏联作家中令人瞩目的一个。他的一生,起落无常。毁誉参半。写作为他赢得殊荣,获一九七0年诺贝尔文学奖;文学活动又迫使他流亡国外,客居异邦。索尔仁尼琴的小说,在西方好评如潮,常盛不衰,被誉为“具有全球性的魁力”。在他的祖国,则是戏剧性的遭遇:初涉文坛,片刻辉煌。之后,受到批判,长期被禁。直到一九九0年,他逃亡西方十六年后,他的故国,掀起了异乎寻常的“索尔六尼琴热”。纵观三十多年来索尔仁尼琴创作引起的一系列反响,无不与时代休戚相关。一九六二年发表处女作《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相似文献   

8.
吴晨恩 《中学俄语》2012,(12):52-54
一百多年来,俄罗斯已有五位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Нобелевская премия по литературе),他们分别是:布宁、帕斯捷尔纳克、肖洛霍夫、索尔仁尼琴和布罗茨基。  相似文献   

9.
197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仁尼琴不仅是苏联“劳改营题材文学”的开创者,而且是苏联“回归文学”的卓越代表。他在俄国当代社会历史环境下充满坎坷和传奇色彩的命运,形成了他敢于追求和捍卫真理的伟大人格以及直面人生的文学品格,体现出俄罗斯民族不屈和坚守真理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
陈晓旭 《文教资料》2014,(18):18-19
索尔仁尼琴的《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和阿城的《棋王》中,主人公"吃"的情节虽不作为第一重点描写,但细节刻画都入木三分。在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情况下,主人公对"吃"都有一种虔诚的心态。但是不同的是,相对于集中营,中国知青整体的生活条件稍微好一些;索尔仁尼琴和阿城对主人公"吃"的叙述方式也有所不同;两篇作品中的"吃"与人物塑造、主题表达的关系不太相同。  相似文献   

11.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国界区域的不同,身份定位的飘忽,展现的文化图像也不同。新华散文在全球化与信息科技铺天盖地的席卷下,形成独特的后现代性人文特质。从土生作家的情感归属,到外来移民的边缘徘徊,潜藏在语言文字的隐喻符号,或倾诉,或克制,犹如都市的脉搏在律动。新华作家静待聆听、升华,尤其在经济与英语挂帅的主流环境下,新华作家力争上游,并不只是想成为个人或一个小团体的组合,他们立足岛国,放眼世界,心怀寰宇,期盼通过文字、语码、符号等人文关怀模式,对多元文化体系、社会环境变迁、都市意识形态,作出恺切的响应和反思,蔚成一种独特的人文景观,具有独立自主的人文精神,保持着作家一贯自身的人文尊严。  相似文献   

12.
《奥塞罗》是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之一,其中女性人物的刻画栩栩如生。苔丝德梦娜和爱米莉亚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她们是当时社会妇女的典型代表,具有鲜明的个性,是本剧中的关键性人物。  相似文献   

13.
中高级留学生识字量抽样测试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报告对某大学部分中高级留学生识字量抽样测试的目的、内容、方法、结果及其对教学的启示。章认为,识字量是反映一个人汉语水平的重要参考数据,应该成为教材编写、班级划分、教材选择和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之一。测试结果显示:中高级留学生综合识字量偏低;对汉字字音掌握较好,对字形掌握最差;对甲、乙两级汉字掌握不扎实;汉字化圈学生在识字量方面有明显优势,但高级阶段优势大幅度下降;华裔学生识字量远低于非华裔学生。作根据测试结果,对如何提高学生识字量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司马迁在《史记》中塑造了大量的失败英雄形象,这类人物才智卓越,有以文见长者,有以武见长者。虽然他们的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认可,但他们在建功立业的道路上却遭到了人为的阻碍,最终的结局都颇为凄凉。他们的失败是与他们所取得的巨大功绩引起了同僚和帝王的猜忌有着联系的。司马迁亲眼目睹了李广三代蒙冤的现实,而自己也因李陵事件遭刑,对谗言的破坏力有着切身的体味。所以,在《史记》中出现了大量的失败英雄形象,并且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15.
张群芳 《安康学院学报》2004,16(1):66-68,79
金庸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众多且性格各异,本文主要从作者的创作和读者的接受与批评来给其定位,认为这些女性角色既有表面上的个性解放、人格独立,又在深层次上成为男性形象存在的确证物.  相似文献   

16.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后,中朝关系迅速紧密起来。但在朝鲜战争期间,由于中朝两国国家战略目标不尽相同,先后在"第三次战役结束"和"战俘谈判"两个问题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意见分歧。在双方互不相让的情况下,苏联成为分歧的最终裁决者。苏联在解决中朝分歧时从自身的国家战略出发,最终站在了中国一边。  相似文献   

17.
阎连科是一个执著地描写中国农民生活的著名作家,他笔下的农民大都承受了太多的苦难,但又不屈地抗争着。阎连科小说中的人物经过努力终于逃离了土地,但是却无法真正融入城市,内心对城市是抗拒的。他们在城市遇到生存挫折后,便转向对乡土精神家园的寻找和守护,以此来抵御城市文化的侵蚀和守护心灵深处的乡土温情。阎连科以此来展示城乡之间的对立。  相似文献   

18.
汉字的合并是汉字变化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合并发生的途径有很多种,有义近而合,有音近而合,还有形近而合等。因为形近而产生的合并字为数不多,它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一定的学术价值,尤其是在研究汉字的简化以及今后汉字的规范化整理工作中,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两大作家阵营:“留日派”与“欧美派”,这些作家之间有很多的不同,但他们都用自己的努力为中国新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Although children as young as age three have already begun to manifest negative stereotypes toward older adults, attitudes toward older adults likely crystallize during late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and become entrenched by the time an individual reaches young adulthood.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young people view older people in general as ineffective, dependent, lonely, poor, angry, overly wrinkled, ugly, dirty, disabled, and less physically active and healthy than younger adults. Because today's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have less contact with older people than in past decades, it is likely that some young people get most of their information about older people and aging from the media. This is all the more likely during the teen years, when vulnerable adolescents purposely seek out certain media to form their identity. This content analysis examined the 60 most popular teen movies from the 1980s, 1990s, and 2000s to determine how older people are portrayed. Older people were greatly underrepresented, according to their numbers in the actual U.S. population, making up only 7% of the total number of characters in teen movies. Older people were marginalized in terms of plot and were likely to be featured only as background characters. Of older characters, 60% were portrayed stereotypically, and only 45% of the older characters were portrayed in a positive manner. Also, 32% of older characters were portrayed in a negative manner, and one-fifth of older characters were portrayed only with negative characteristics. The stereotypes that adolescents today hold toward older people, including the belief that they are bad drivers, are angry most of the time, and are senile, were reflected in older character portrayals in these popular teen films. Given the negative representations of older people that adolescents are exposed to in their childhood and during the teen years, it is no wonder that they express negative attitudes toward older people. After years of exposure to media that negatively depict older adults, adolescents have been cultivated to stereotype older people. This has the potential to influence the quality of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older people, and also influence the way they come to view the prospect of getting o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