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情感的断层     
开学典礼在大操场举行,我和一位刚从北京转学来的高个子学生坐在班级后排。九月初,午后的阳光还挺灼人,没有多大功夫,大家脸上都出汗了。这时我身边的学生边脱外衣边站起来,我正要问他去哪儿,一转头,只见他两手分别拉着衣袖站在我身后为我遮太阳呢。我感觉心头一阵涌动,说话的声调都变了:“你这孩子,快坐下来,老师不热。”我边说边把他拽过来。他操着京腔说:“没事的,老师。”有好一阵子,我是见着谁就把这事说给谁听,每次都非常激动。一次我又唠叨起来,同事说:“看你那样,少见多怪的。”是这样吗?我问自己。忽地,我明白…  相似文献   

2.
考了一下午的试,终于听到放学的铃声了。听到我的一声“放学”,孩子们用最快的速度“蹿”出了教室。一阵喧闹之后,教室里只剩下了我和几个值日生。面对一片狼藉的教室,我边吩咐值日生打扫,边整理着学生们交上的试卷。一抬头,忽然看见平时非常注意保持桌面卫生的同学们,今天几乎  相似文献   

3.
我一进教室,韩子的雪团就迎面飞来,我的脸一阵冰冷。全班立即嘘嘘,有人小声说:“韩子,这次你死定了。”  相似文献   

4.
一天,当我又一次如往常一样随着歌声走向教室的时候,远远地听见教室中传来一阵吵闹声,这飘入耳帘的声音让我原本的好心情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我加快脚步推门走进教室,生气地问:“你们还上不上课?”学生马上安静下来,睁着眼睛盯着我。沉默,师生在沉默中对峙着。这  相似文献   

5.
呼啸的寒风,一阵紧似一阵。护林员金老头顶着寒风走进他的“哨棚”里,拿起酒壶摇了摇,“这鬼天气,连酒也不够喝!”忽然,棚外传来了他女儿巧巧的喊声:“爹!”女儿一进“哨棚”,就把一壶酒和一大碗腊肉、花生米摆在了爹的面前。金老头急不可耐地一连喝了几大口酒,边喝边夸女儿:“巧巧还知道爹的酒不够喝!送得真及时;好酒,好酒!”女儿高兴地说:“爹,天快黑了,您放心喝,醉了有女儿服侍您。”。这点酒拿不翻爹,最多叫爹打个瞌睡。爹的海量你还不知道?”  相似文献   

6.
老虎也温柔     
“老虎来了——!”有位学生看到我,边喊叫边慌张地朝教室逃。什么?——老师变成了“老虎”,我有那么凶悍吗?我不禁“怒从心头起”,今天,定要给他们点“颜色”瞧瞧……我冲进教室,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小东西”们都感到情势不对,一个个睁大惶恐的眼睛看着我(老虎发怒了,谁又要倒霉啦)。不知怎的,看到这一双双“可怜”的眼睛,我竟不忍再“凶悍”,他们的“温顺”浇灭了我的“狂暴”,我何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于是,我面带笑容和蔼地说:“我们一起唱歌好吗?”没有听到回答,却看到满教室的诧异神情。“我们一起唱支歌,好不好?”小家伙好…  相似文献   

7.
孙国海 《班主任》2000,(1):24-24
那天中午,我与往日一样,早早地来到了学校。教室里,一阵阵嘈杂声传来。我纳闷了,平时的中午,学生们到校后,总会安静地坐在教室里温习功课。今天怎么了?我满腹狐疑地走进教室,眼前的情景使我大吃一惊。一大堆同学围着陈锋的座位,手里拿着一元、二元、五元往陈锋的手里塞,换取一张张白色的小纸阄。有个学生揭开一看,喊着“我中了,我中了……”。我走到陈锋的身边,问道:“陈锋,你们在干什么?”陈锋并无惧怕地看着我:“我们在搞一个幸运摸奖活动。”  相似文献   

8.
掌声     
在教室门外,我听到,像往日一样,上课铃一响,教室里一下子静了下来。走进教室,就感到安静里好像潜伏着一种与平日不同的气氛。但我还是平静地走上讲台,师生相互问好后,我还没开口讲课,就发现全班五十多个学生都直勾勾地盯着我身后的黑板。为了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我的讲课中,我立即以平静的语调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上———”我一边说一边转身准备往黑板上板书。班上的女学生王娜娜边站边喊道:“报告老师,你看黑板上———”我一下子惊呆了,原来黑板上有一行清晰的粉笔字:“高老师是个———”后边还有一个不太清晰…  相似文献   

9.
周一上午第一节是语课。课前,我早早地做好了准备,因为这是本单元的第一堂语课,我不敢“怠慢”,惟恐影响了整个单元的掌握情况。清脆的铃声一响,我就自信地走进了教室。正当我准备示意学生齐读黑板上的课题时,发现讲台上的“教鞭”不见了,这可怎么办?我下意识地环视了教室的四周,还是未见其踪  相似文献   

10.
一声声唠叨传进耳朵,一阵阵伤心涌上心头……妈妈又在唠叨:“就知道看电视,你就不能看看英语书吗?”我垂头丧气地说:“知道了,知道了。”“说的比唱的好听,只会用嘴说,不会实际做。快点的,看书!”妈妈边说边把英语书扔在我身上。“看书,听见没有!天天就知道看电视、玩,你倒是看看书,你看人家天天在家看书,你再看看你,不知道努力学习。我每天车接车送,你也不知道报答我。”妈  相似文献   

11.
张虹 《幼儿教育》2000,(2):41-41
儿子今年3岁多了,很懂事,但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这让我很伤脑筋。今天早上,儿子醒后,在我的引导下,他很快穿好了衣服和裤子,我内心一阵高兴,但又想,穿袜子这最后一关他能通过吗?“扬扬,今天自己穿袜子。”“妈妈帮我穿一只,好吗?”儿子和我商量。“来,妈妈教扬扬自己穿。”我边说边脱下自己的袜子。“看,拉好袜子口,让小脚丫钻进‘山洞’去。”我边说边给儿子示范。“妈妈,我不会,你帮我穿一只行吗?”儿子撒娇着说。“妈妈相信你能行,不需要妈妈帮忙。”说完,我有  相似文献   

12.
“又要考试了!”窗口边传来一声叹息,我夹着单元试卷走进了教室。望着情绪如此低落的学生,我的心不由得咯噔一下:怎么这么不喜欢考试!再一细想,每次考试之后教师评析小结,回家后家长批评训斥,的确让很多学生感到头疼,考试只受少数人欢迎,但又不能不考,怎么办呢?我忽然灵机一动:何不换种形式?“这样吧,试卷发下去,大家先别做,给你们10分钟,把自己不会的题目弄明白,可以小组讨论,实在搞不清楚的,还可以来问我。”话音刚落,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响起,学生们的眼里放射出奇异的光。在教室中间巡视的我不时地点拨着学生提出的问题,就连平时不爱发言的…  相似文献   

13.
上课铃响了,这节是唐老师到我们班上思品课。教室里传来响亮的师生问好,我心里充满一种快慰:接班一期来,孩子们由百事不懂的“毛毛虫”逐渐变得像个小学生了。   我坐下来准备写教案,唐老师走进来说:“小成说她丢了三支铅笔,还有几位小朋友也说丢了铅笔,我们一起来查一下吧 ?”   走进教室,我们两人唱起了“双簧”。   唐老师亲切地说:“刚才小成丢了三支铅笔,有哪位同学看见了吗 ?”一阵轻微的声音响起:“我没看见。”“我没看见。”“我也没看见。”……   我接着说:“一定是哪位小朋友课间借去用了忘记送还吧 ?现在…  相似文献   

14.
张勤勤 《教育文汇》2013,(24):20-20
一天中午,我正在办公室批阅作业,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一位学生说:“老师,教室有同学在打架。”是谁如此胆大妄为?我立刻起身赶往教室。  相似文献   

15.
下午,我送完路队返回学校,走到教室门口时,听到一阵哭泣声。我赶紧走进教室,看到小梅(化名,文中学生均为化名)正趴在桌上抽泣,小慧忙上前小声对我说:“卢老师,您快劝劝小梅吧!”我问:“遇到什么不高兴的事了?”小梅听到我的声音,忙抬头说:“卢老师,我怎么这么没用!这次调研测试,数学只得了59分,就差一分啊!”  相似文献   

16.
春雨润无声     
崔树卫 《河北教育》2006,(11):43-43
上课铃声响过,我快步走进教室,刚要上课,却见地面上散落着许多玉米粒。我环视教室故作惊讶:“对不起,我走错地方了,怎么教室变成粮仓了?”大多数同学都被我幽默的话语逗乐了,可有几个男同学却脸一红,头一低,不敢与我对视。我心中已有几分把握,于是对大家说:“同学们,请拿出一张白纸来,默写一首我们学过的古诗。”教室里又是一阵喧哗,“老师,不上数学课了吗?”“数学老师也要求默写古诗吗?”大多数同学都觉得不可思议,只有那几个男同学偷偷地相视一笑,悄悄地拿出纸,飞速地写了起来。一分钟后,那几个男同学首当其冲,率先交了上来。我一看,“100分!”因为那几张纸上写的都是李绅的《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相似文献   

17.
我像往常一样跨进教室。“哇!”教室里一阵尖叫。“班长,你几天没洗头了?”“班长,你这是公鸡头还是母鸡头呀?”一听这话,同学们笑得前俯后仰。我摸了摸头发,没什么嘛,只是没有梳而已。但  相似文献   

18.
考试     
年底又要进行期末考试了,我被派往几年前任教的小学考场。一进教室,我被一阵欢呼声包围了。“音乐老师,音乐老师……”。我仔细辨认着,这些明显长大的孩子还能看出一年级时的痕迹。一位虎头虎脑的男孩挤到我跟前:“老师,你还认识我吗?我是亚军,我是mi,你忘了小琳是do……”。我抚摸着他的头,心里一阵感动:“记得,怎么不记得!”八个孩子一字排开站在我面前。这  相似文献   

19.
刊中报     
身处教室第一排,挪挪位子便坐到了门边。冬日,这是怎样一个位子呵?冬日的太阳总不肯赏脸,偶尔露面,地球的自转便名正言顺地将它从我的座位边带走。无奈叹了叹气表示郁闷,殊不知这一阵阵的“郁闷”化成了北风从早到晚地嬉戏,扑到我的身上,于是——门便显得重要。我和门便有了一段暂时的友谊。  相似文献   

20.
王爱莲 《班主任》2008,(1):40-40
那次,我走进教室面无表情地说:“张亚、吴新新、姚志哲,站起来!”三位被点名的学生慢腾腾地站起来,满脸疑惑地看着我,全班学生也面面相觑。“在刚刚进教室之前,物理老师要求我无论如何要特别地对你们三位同学——”我故意停顿,全班鸦雀无声——“提出表扬!”我突然提高音量,并面带由衷的赞赏,微笑着鼓起掌来。顿时,整个教室里热闹非凡,许多学生边鼓掌边大声叫好,那三位学生也喜笑颜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