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楞次定律确定了感应电流的方向,由于感应电流的产生又引发了一些机械效果.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及它引起的机械效果便成为了学生又一重要任务.要用楞次定律解决问题,首先要正确的理解它.楞次定律的内容是这样的:"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这句话比较长,其实他就是说了"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至于"即"后面的内容都是对"这样的方向"的解释.而这一解释的重点就是"阻碍"一词.那  相似文献   

2.
以整个闭合回路为研究对象的“楞次定律”,是判定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方向的普遍规律,该定律指出: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实际上,由于磁通量变化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因此,感应电流磁场阻碍磁通量变化的方式同样也具有多种可能情况。  相似文献   

3.
赵荣 《物理教师》2000,21(6):16-17
1楞决定律的几种表述 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就是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在磁铁与线圈相对运动产生感应电流的情况下,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阻碍它们间的相对运动.2楞次定律的意义2.1楞次定律的意义 楞次定律的深刻意义在于它是普遍的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具体体现.根据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能量不可能无中生有,感应电流的电能只能从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而来.表1列出一些常见的转化. 自感现象是属于特殊的电磁感应现象,也遵循楞次定律,自感电动势的作用总是阻碍导体中原来电流…  相似文献   

4.
本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楞次定律.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动手和分析能力,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掌握楞次定律.教学的难点是使学生理解感生电流的磁场总是要阻碍引起感生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中“阻碍”的含义.楞次定律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对于如何处理楞次定律的教材,几年来一直有不同意见的争论.有的教师强调通过探索实验得到楞次定律采用这种做法时,常把教材中学生实验部分的“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分组实验提前做,或者学生独立实验,分析、讨论得到楞次定律,或者教师做些提示、讲解、引导学生得到结论.这种做法从培养学生能力的角度看,愿望是…  相似文献   

5.
关晓颖 《考试周刊》2012,(12):132-133
《电磁感应》一章中涉及的问题主要就是感应电流的方向和大小问题。下面从能量角度来分析这两方面问题。一、从能量守恒角度看楞次定律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磁通量发生变化,而引起磁通量变化的原因主要有:磁场变化、线圈变化、相对运动等。"阻碍"的作用是把其他形式的能量(或其他电路的电能)转化(或转移)为感应电流所在回路的电能,在这个过程中,能量是守恒的。  相似文献   

6.
电磁感应现象中的"楞次定律"是一个教学难点,教师在教学中为了加强学生对楞次定律中描述到的"阻碍"二字的理解,往往会从导体和磁体间相对运动的角度去分析(感应电流总要阻碍相对运动),同时,辅以实验去说明.  相似文献   

7.
王银平 《考试周刊》2011,(16):175-176
1.学情分析从教材内容来看,楞次定律将学生知识范围内有关"场"的概念从"静态场"过渡到"动态场",而且它涉及的物理量多,关系复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学习本课,需要注意的是引导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鼓励学生总结物理规律;同时,培养操作能力和探究意识。  相似文献   

8.
韩波 《考试周刊》2007,(20):105-106
电磁学中“楞次定律”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难点,教师在授课时应把握住这个难点分析“阻碍”的确切含义,从“阻碍”的几个行为表现去剖析,以使学生全面理解楞次定律的内涵,突破难点,领会楞次定律的本质内容。  相似文献   

9.
楞次定律揭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其核心思想是"阻碍"。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需要在正确理解楞次定律的基础上,灵活选用楞次定律的推广含义。一、对楞次定律的理解1.因果关系:闭合回路中磁通量发生变化是原因,产生感应电流是结果。2."阻碍"的含义:(1)谁在阻碍——感应电流的磁场阻碍。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实践中对如何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我总结了如下的方法,称为判定感应电流方向的“三步曲”。首先要清楚在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过程中涉及两个磁场,一个是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另一个是产生感应电流的磁场。其次要明白闭合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的磁通量要发生变化。另外还要清楚楞次定律所说的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关键是要抓住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高中物理中关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的实验为基准,设计了一个实验,利用发光二极管演示感应电流的方向,设计新颖,实验结果有效。对本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得出楞次定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对照教师教学用书中对楞次定律的表述及其实质的阐述,结合习题分析,提出对楞次定律"力表述"的确切理解应为感应电流在磁场中所受安培力的方向,总是与引起感应的导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相似文献   

13.
楞次定律:"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正确的理解才能运用自如。  相似文献   

14.
“楞次定律”是电磁学的重要定律 ,也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难点之一 .教师普遍感到难教 ,学生普遍感到难学 .笔者认为只要准确把握定律中“阻碍”一词的含义 ,这个难点是能够得到突破的 .“楞次定律”告诉我们 :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 ,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楞次定律”的关键词是“阻碍”,只有深刻领会、全面把握“阻碍”的含义 ,才能够准确地把握定律的实质 .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分析“阻碍”的含义 :一、“阻碍”是什么 ?1 .“阻碍”不是“阻止”感应电流的磁场对原磁场的磁通量的变化有“阻碍”作用 ,但…  相似文献   

15.
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通常有以下三种方 法: 一、根据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 楞次定律的对象是闭合回路,适用于一般 的电磁感应现象(无论是由于导体运动还是磁 场随时间变化引起的),是判断感应电流(感应 电动势)方向的普遍适用规律.应用楞次定律  相似文献   

16.
电磁感应现象中的“楞次定律”是一个教学难点,教师在教学中为了加强学生对楞次定律中描述到的“阻碍”二字的理解,往往会从导体和磁体间相对运动的角度去分析(感应电流总要阻碍相对运动),同时,辅以实验去说明。  相似文献   

17.
一、正确理解楞次定律楞次定律的内容是: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其核心是"阻碍"两字.1.阻碍原磁通量的变化:增异减同  相似文献   

18.
透彻理解楞次定律中的"阻碍作用",是理解楞次定律的关键所在.下面就这一问题作一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5,(74):153-154
楞次定律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楞次定律的关键在于对"阻碍"的理解及推广应用。在楞次定律的实际应用中,若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角度理解"阻碍",应用楞次定律的几个推论分析问题,会使解题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20.
"楞次定律及其应用"是电磁感应一章教学的基础和难点之一,为使学生迅速理解和应用教学内容,发展各项物理能力,笔者认为应从楞次定律的新课教学模式、楞次定律及其应用的基本教学内容、拓展楞次定律的阻碍含义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