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孟艳 《考试周刊》2012,(10):9-9
女性是李煜词中常用来描写和抒情的对象。其女性形象在诠释女性绝美的姿容、体态、舞姿、服饰的同时,有女性性格、女性情感的描写,使得这些女性形象充满生命力和张力。本文对李煜词中的女性形象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
在广大农村,大部分文盲是女性,女性的潜能不能得到正常的发展,女性的才能无法得以正常的表现。女性自身的内部心理障碍是影响农村女性成才的重要原因之一。农村女性成才的心理障碍主要有:农村女性消极的自我意识、农村女性弱性心理和农村女性的成就动机偏低。对农村女性进行成才教育,重要的是要培养农村女性新的角色观、坚强的意志品质、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唤起农村女性对自我潜能的意识。  相似文献   

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女性犯罪的特征、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犯罪有如下特征:1.女性犯罪手段多样化;2.女性性犯罪形式增多;3.城市女性贪污贿赂案件性质恶劣,情节严重;4.农村女性暴力犯罪居多。女性犯罪原因主要来自社会环境、家庭因素和个体自身因素。现阶段预防和减少女性犯罪的主要对策是加强女性文化素质、法制观念和思想道德教育.改善妇女成长环境.促进女性平等发展,从整体上提高女性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生死劫》、《红颜》三部当代女性电影以全新的女性视角和肆意的“阴性书写”观察社会,观照中国现代女性生存现实,表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和女性情感。在男权依旧膨胀的现代社会,女性电影的探索历程势必是艰辛、漫长和充满矛盾的。讲究方法策略,正视性别问题,重建个性尊严、自由平等的社会正义,这理应是中国当代女性和女性电影共同的理想彼岸。  相似文献   

5.
高校知识女性是高校建设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全面提升高校知识女性素质意义重大。高校知识女性素质受到社会、学校、家庭和女性自身等多种因素影响。高校应当改善用人理念和成就评价标准,把知识女性素质建设纳入学校决策机制,建立健全女工工作机制,推动女性更新性别观念、强化主体意识,促进高校知识女性素质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6.
家族·女性·历史——女性家族叙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家族叙事是一种不同于男性作家讲述家族故事的文本实践。它由女性作家创作,以女性为叙述者,以家族故事中的女性为关注重点。本文从女性与家族史、家族叙事中的女性以及女性视域中的男性形象几个方面,分析女性作家对家族故事的讲述和对女性命运的言说,观照女性反观男权文化的独特体验和视角。  相似文献   

7.
海伦妮·多伊奇是著名的女精神分析学家、女性精神分析的领袖和先驱者。她根据自己的母性经验和临床经验,提出了以女性为中心的精神分析理论。她通过强调认同来探索女性的心理发展,形成一个完整的女性心理发展理论,首次将女性心理发展分为四个阶段:青春前期、青春早期、青春期和母亲期。她对女性心理学的贡献不仅弥补了古典精神分析忽视女性特质的不足,同时也促进了弗洛伊德对女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由于存在着不同层次、不同理论背景的界定,因此关于“女性文学”的内涵,目前文学研究评论界有四种观点。观点二的唯性别论、女性题材论和观点四的唯性别论、女性意识论占大多数。笔者认为女性文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指女性作家创作的表现女性人物的作品均称之为女性文学;狭义上指女性作家创作的具有女性意识的作品才算作真正意义上的女性文学,并称之为女性主义文学。  相似文献   

9.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兴起于国门洞开、西方各种思潮纷涌而至的80年代。西方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传入更促进了中国女作家的女性意识的觉醒,使她们更自觉地从女性视角观察现实人生、审视女性命运。然而,由于民族、文化和心理等方面的差异,中国女作家对女性境遇的揭示和女性意识的表现具有不同于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的民族特色。她们注重从广阔的历史背景中探寻女性历史地位的变迁,把批判的触须不仅指向现实中的男人,而更多地指向传统文化观念对女性的压抑以及女性自身的心理缺陷,开辟了一个女性自我审视的依域,使女性文学走出了男女两性单一的性别对抗。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以女性意识的觉醒和确立为基础,弘扬一种永恒的女性美德,确立新的女性人格。  相似文献   

10.
向警予女性教育思想主要集中在女性教育目标、女性教育内容、女性教育方法、女性教育制度和管理方式等方面,其内涵丰富、特征鲜明、意义深远。考察向警予女性教育思想,有助于拓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研究,对当下开展女性教育,实现女性发展,汇聚广大妇女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女性成才的心理障碍与教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女性成才将会极大地推进社会文明的进程。女性成才的心理障碍主要是女性消极的自我意识、偏低的成就动机和女性的弱性心理。为促进女性成才和事业的成功,必须培养女性新的角色观;唤起女性对自我潜能的意识;培养女性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女性坚强的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12.
程冰 《林区教学》2012,(6):49-50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在使用的过程中,和性别、年龄、地域、阶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使得语言体现出一定的性别特征,从而形成男性语言和女性语言。把女性语言分为女性使用的语言以及与女性相关的语言,以韩语为例,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了女性语言。通过对女性语言和男性语言的对比,进一步阐述了女性语言的特点,并分析了女性语言显现出这些特点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个女性作家,朱淑真有着不同于男性的女性特质。从其作品看,她对情爱的大胆追求和不顾一切的叛逆行为,显示出朱淑真自我意识、平等意识的觉醒。同时,朱淑真还以独特的女性视角、以女性笔调书写女性情感,表现出女性的深层意识和情感体验,这些都共同构成了作品强烈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女性在发展中面临的最根本问题是社会对女性的性别歧视,女性的政治地位还有待提高。唯物史观、辩证法、主体性、价值取向等为解决当代中国女性发展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提高女性的经济地位,保障女性平等的政治权力和政治地位,鼓励女性增强自我的主体意识,对于提高女性地位,维护女性权益,提高家庭幸福指数,实现社会和谐,加快现代化进程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狄金森诗歌中的性别意象主要包括女性身体、珠宝、女性服装、疑问句、女性叙述者、花草、河流、小船等,展现的是诗人作为女性和女性作家被忽略的一种身份。性别意象是男权社会的产物,也是宗教压抑的结果。因此。可以说狄金森诗歌中的女性意象折射出19世纪美国的历史、文化、政治、法律和经济状况。  相似文献   

16.
公元前6至前4世纪,古希腊人的性别取向非常明显:重男轻女,男尊女卑。女性是"间接公民",被排除在选举、司法和执政等公共权力领域之外。女性公民是不同于男性公民的"他者"。女性被书写为女妖魔和不同类型的雌性动物。女性意味着软弱、疾病和灾难。女性公民受到的教育相对较少。城邦通过早婚早育和性别比例控制女性,相对减少女性人数。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与女性发展学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女性学理论体系和学科建设、发展学的发展、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女性自身发展的需要四方面提出建构女性发展学是时代提出的重大现实课题。以“以人为本”观照女性发展学的建构,应该突出女性的社会性、主体性和发展性。在建构女性发展学时,应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以科学发展观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为指导,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女性发展学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8.
六六电视剧作品多从女性视角出发,以敏锐的嗅觉和细腻的观察力捕捉当前社会环境中女性外在的生存压力和内心的纠结,在对女性特征的阐释、女性困境的反思、女性出路的摸索过程中,清晰地凸显出当下中国女性情感生存的困境和悖论。  相似文献   

19.
生态女性主义应站在生态文化高度,发挥女性在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中的作用和价值,强调社会生态中的男女平等和协同合作。从女性创作主体、女性生存状态的反思、生态女性主义文化建设三个方面来看,女性创作主体从女性自然天性出发,对自然万物体现出了浓厚的生命关怀意识;当代女性文学对男权社会中女性的悲凉命运和心灵苦痛有充分自觉;生态文化建设为女性文学与女性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20.
社会转型期,大量充斥的信息中女性都是些定型了和模式化的形象,广告、媒体的推波助澜,女性渐渐失去自我,女性意识迷失。新时期应是女性大有作为的时代,女性要全面培养主体意识、自我意识和平等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担负起时代的重任。同时女性意识觉醒,也是社会的责任,需要政策法律支持和社会舆论引导,为女性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