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国十分重视早期儿童教育问题,大部分已婚妇女都是辞职在家抚养孩子,直到孩子进幼儿园。一些职业女性会和自己的直系亲属(如自己的父母)共同抚养孩子,这也是韩国家庭本位观的体现。所有的家庭成员以及整个社会都在承担教育儿童的责任。韩国女性认为抚养孩子比追求自己的事业更为重要,因此,韩国的儿童在上幼儿园之前的几年时间都在家中,与父母一起度过。早期儿童教育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很重要,自古以来,韩国就很重视孩子和他们的教育,无论父母本身是如何的教育背景或社会经济地位。在韩国的古代,他们就很重视妇女的孕期教育,为了孩子将来的…  相似文献   

2.
赵尚松 《巢湖学院学报》2003,5(1):113-114,117
儿童在父母离异的打击下会形成一系列不良心理,如恐惧心理、内浆心理、自卑心理、补偿心理、逆反心理等等,其消极作用十分明显。为了解决离异家庭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必须要求离异夫妻双方都不能放弃对儿童的抚养与教育,并且提高离异父母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幼儿园教育更要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促使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蔡丽湘 《成才之路》2014,(30):37-37
正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自己留在家乡由自己的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料的孩子们,这类未成年的特殊群体称为留守儿童。据全国妇联统计,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大约有6000万人,其中学前留守儿童占27.07%,也就是1600多万人。就拿我现在所教的班级来看,全班42人,其中父母双方中有一方外出打工而由另一方单独抚养的孩子有11人;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孩子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抚养的孩子有25人,只  相似文献   

4.
家庭是孩子的天赋得以表现和发展的最初环境。父母比任何人都了解自己的孩子,因此,父母往往是超常孩子天赋最初的发现者。在北京陶然幼儿园(全国第一所招收超常儿童的幼儿园),发现孩子超常能力的往往都是父母自己。下面是根据国外超常婴幼儿研究,结合我国婴幼儿阶段超常儿童的表现特点编制成的行为核查表,供家长识别超常幼儿时参考。当然不可能要求孩子各条都具备,只要其中一部分特别突出,就有可能是超常幼儿。父母可对孩子进一步观察,并在适当时间通过正规的机构来鉴别,以确定自己的孩子是否真的超常。婴儿时期(1岁前)1郾坐立、翻身和走路…  相似文献   

5.
本刊的创刊宗旨是成为育人者的帮助,通过这个平台帮助父母和老师培育儿童的良好习惯和品格,从而为孩子打下一生的根基。培养孩子的品格,越早越好。本刊目前关注的儿童群体为小学生及幼儿园的孩子。每一位父母都会在教导子女的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扰;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透过正确的教导拥有健全美好的品格;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是一条独特的历程.在这条道路上,孩子在长大,父母也在成长。  相似文献   

6.
“留守儿童”问题应引起重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一些夫妇双双汇入出国潮的同时,出现了一批“留守儿童”,他们一般由祖父母抚养。这种新的现象也带来一系列的新问题。 与一般儿童相比,留守儿童存在较多的心理卫生问题,这是由隔代抚养造成的。中国老人往往比年轻父母更易于溺爱孩子,而当孩子父母不在身边时,这种溺爱会成倍增长,致使孩子极易形成偏执型、癔病型、自恋型人格障碍。另外,祖父母抚养孩子时,无一例外地要对孩子父母负责,而他们很难像父母那样一切  相似文献   

7.
德国幼儿园类型和管理李育红幼儿园指专为学的儿童建立的家庭以外的教育机构,在德国,基本法规定,抚养和教育学前儿童是父母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学前教育只是起补充家庭教育和社会福利教育的作用.因此,幼儿园工作属联邦青少年福利部管辖范围.下面,具体介绍德国幼儿园...  相似文献   

8.
法律规定为父母者有抚养孩子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这是知法者都懂的道理。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家长对孩子视若掌上明珠者比比皆是。为父母者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四海之大能有几人?可是,有不少家长只懂得“抚养”而不懂得“抚育”的含义。抚养就是保护教养,抚育就是照料儿童使之健全地生长。单就字面而言,一个偏义“养”,一个偏义“育”。所以,人们才有儿女成人后要报父母养育之恩的说法。  相似文献   

9.
本刊的创刊宗旨是成为育人者的帮助.通过这个平台帮助父母和老师培育儿童的良好习惯和品格,从而为孩子打下一生的根基。培养孩子的品格。越早越好。本刊目前关注的儿童群体为小学生及幼儿园的孩子。每一位父母都会在教导子女的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扰;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透过正确的教导拥有健全美好的品格;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是一条独特的历程,在这条道路上,孩子在长大,父母也在成长。作为直接面对孩子的家长和老师,你们在帮助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一定有精彩的体会和思考。本刊诚挚向您征稿。  相似文献   

10.
《早期教育》2000,(6):33-33
对儿童独立性的培养,以美国最为突出。美国儿童自二三岁起便独居一室,稍大一些的孩子有了恐惧心理时,大人便买一种专门的灯,安在孩子的卧室里,彻夜亮着驱逐黑暗。在美国,一岁多的孩子基本上都是自己吃饭,父母将孩子“绑”在椅子上,把食物放在小桌上,让孩子自己用小刀叉吃饭。在幼儿园,几个月大的孩子竟然要独自喝水喝奶,两岁以上的孩子全部用刀叉吃饭。曾有一位中国人将自己8个月的孩子送到幼儿园,由于孩子托不动水瓶便终日不能喝水。这位朋友发现后十分伤心,很快领孩子离开了那所幼儿园。  相似文献   

11.
潜江市教育局利用暑期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三谈心”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一是与负责抚养的“隔代老人”谈心。全市各学校的所有教师对这部分留守儿童进行一次家访,了解这部分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帮助家长纠正一些不良的家庭教育行为。二是各班老师与本班留守学生谈心。了解这些孩子的心理状况,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同时给予这些孩子学习、生活上更多的关爱,让这些孩子感受更多的温暖。三是让留守学生与父母谈心。要求学生给在外务工的父母写信或打电话,汇报自己在学校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让在外的父母放心。  相似文献   

12.
杨蒙 《教育》2013,(24):64
在韩国,培养孩子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民族,已是每个幼儿园的自觉行为。幼儿园的每间教室、幼儿活动室、教师办公室、园长室、接待室以及幼儿生活的各个场所,都端端正正地挂有国旗——太极旗。韩国人的爱国,还表现在对本土的热爱。幼儿园教育孩子,韩国在哪些方面、有哪些物品是世界有名、亚洲有名的,教师和孩子都以购买本  相似文献   

13.
年轻的父母可能会突然发现,以前不管谁抱都可以的宝宝开始“认生”了,并且当妈妈离开时还会以哭闹来抗议。此时,父母可能会感到困惑,为什么孩子越大越不如小时候懂事了呢?其实,这是孩子依恋发展的一种表现,依恋是指孩子与特定的人形成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系。孩子最初的依恋对象是与之朝夕相处的抚养者,一般为母亲。依恋是儿童最早发展起来的社会性情感。研究证明,早期依恋关系的性质对儿童将来的心理发展有长远的影响。父母应该了解儿童依恋的发展过程,帮助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为孩子一生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0个月~3个月依…  相似文献   

14.
家庭月5月是韩国的家庭月,韩国的父母节、儿童节都在这个月份。廉美小朋友所在的幼儿园5月的活动主题是“我和我的家庭及邻居”,主要是培养孩子的自我认知能力,对家人、邻居的感情,对周围环境的认知能力。在“我的邻居”活动中,要求孩子介绍自家的邻居,使孩子锻炼与人交往的能力,让孩子除了关注自己的家,也要关注周围的“小社会”。  相似文献   

15.
孩子即将迈入小学的大门,父母们欣喜之余也常免不了担心:孩子能否适应小学生活,能否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的确,儿童从幼儿园升入小学,既是成长中的一件大事,又是生活的一次重要转折。生活节奏、学习环境都与在幼儿园有着明显差异,儿童在生理、心理上都要经历一个适应过程。那么,父母如何帮助孩子较快地、顺利地适应小学  相似文献   

16.
陈伟民 《山东教育》2004,(36):57-57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些父母比其他父母在抚养孩子时更有办法,能力更强、显得也更为自如。抚养孩子得心应手的父母具备下面这些特点:  相似文献   

17.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而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年龄在1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本文所说的留守儿童指的是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经商或从事其他职业而被交由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和教育的儿童。  相似文献   

18.
初中留守儿童一般生活满意度及其与家庭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法在某农村初中中学抽取6个班,用<生活满意度问卷>和自编的<家庭一般状况调查表>调查了解留守儿童的一般生活满意度情况,并分析它与一些相关家庭因素的关系.研究发现:父亲单方出去由母亲在家抚养和由祖辈抚养的留守儿童的生活满意度相对较高,而没有固定带养人的留守儿童的生活满意度相对较低;经常与父母团聚的留守儿童、父母经常与之联系的留守儿童的生活满意度较高.因此建议最好是父亲单方出去打工,母亲留在家里;如父母必须都出去打工,一定要为孩子找好可靠的有能力的带养人,并注意经常与孩子沟通和联系.  相似文献   

19.
本刊的创刊宗旨是成为育人者的帮助,通过这个平台帮助父母和老师培育儿童的良好习惯和品格,从而为孩子打下一生的根基。培养孩子的品格.越早越好。本刊目前关注的儿童群体为小学生及幼儿园的孩子。每一位父母都会在教导子女的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扰: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  相似文献   

20.
育儿资讯     
《幼儿教育》2008,(6):46-46
<正>海外幼教纵览英国幼儿园体现儿童主体性在英国幼儿园的课堂上,老师很少用讲课的方法传授知识,而是以小组和个别辅导为主,孩子可以自由选择做点心、玩电脑、学画画或者玩各种游戏,通过自己的操作和探索得到知识,培养技能。所有的教学方法都充分体现了儿童"主体性"的观念,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法国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结合将幼儿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结合,是法国幼儿教育的一个特色。大到幼儿园的课程设置、环境布置、活动安排等问题,不是幼儿园说了算,而是充分听取家长的意见,跟家长委员会一起讨论决定;小到每个孩子在家里和在幼儿园的情况,老师都利用父母接送时间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以便在教育上更好地互相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