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科学发展伦理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最新成果,也是当代发展伦理学的最高成果,代表着当今伦理学发展的最高水平和最新境界。科学发展伦理思想是对当代中国发展实践的道德反思和价值前瞻,通过对传统伦理思想及生态伦理思想的合理扬弃,并立足当代发展实践,在伦理基础、伦理取向、伦理关系等方面实现了伦理思想的创造性建构。  相似文献   

2.
青年毛泽东身处国家积贫积弱的时代,为寻求中国的出路,他以澎湃的激情、执着的信念不断地修学储能,探索真理,走过了一条曲折而复杂的思想历程。本文拟选几个横断面,反映其早期思想的若干特色。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利己和利他的关系是伦理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千百年来一直困扰着中外无数的哲学和伦理学家。青年毛泽东在导师杨昌济先生影响下,广涉中西伦理,尤其对西方伦理学怀有浓厚的兴趣。杨昌济主编的《西洋伦理学史》,他工整地抄写了七大本。他还在读德国新康德派哲学家泡尔生的毗理学原理》的过程中,写下了二万多字的批语。批语中…  相似文献   

3.
托马斯的伦理思想在伦理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中世纪,托马斯的伦理思想既起着使宗教伦理世俗化,世俗伦理宗教化的作用;同时又起着使伦理学由德性伦理学向规范伦理学转化的中介作用.托马斯完成这两种转化的工作具体体现在他把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学与希伯来神学律法思想结合起来的做法上.而基督教的“十诫”则是他建构宗教规范伦理学的根基.  相似文献   

4.
唐凯麟教授主要从事伦理学基础理论和中国伦理思想史的教学与研究,阐发了"人的二重性决定了人有一种道德的需要","道德是人类实践精神地把握世界的独特方式","商品经济的伦理二重性","当代中国伦理学和道德发展的大思路是建构新的融道义论与功利论于一体的义利统一论"等,形成了系统的伦理学观点.他主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开展伦理学的教学与研究,把坚持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基本原理和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和气派的社会主义新型伦理学.  相似文献   

5.
权佳果的《中国伦理》延续了传统伦理学关注社会、关切现实、关怀人的传统,克服了现代伦理学偏重理论建构、忽略现实生活的流弊。权先生认为要了解中国伦理,不能单纯靠理论上的梳理,还要回归生活,回归现实,尤其是回归到中国长期处于农业社会这个基本现实中去。他以多年农村生活的人生阅历以及现实感悟,从全新的视角对中国社会的伦理关系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与诠释。并且,他还尝试建构一种能够真正指导当下现实,切实关照人心与人生的中国伦理。  相似文献   

6.
约翰·邓恩是英国17世纪玄学派诗歌的代表人物,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一种文学批评方法,主要用于从伦理的立场解读、分析和阐释文学作品、研究作家以及与文学有关的问题。本文从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阐释邓恩神学诗歌中所体现的伦理方面的问题,从而去把握邓恩在皈依国教后的伦理困境以及做出的伦理选择。主要分析在特定伦理现场下诗歌的职能和反映的伦理思考,得出邓恩的诗学伦理思想以及在这种伦理思想下做出的伦理选择,从而引发的伦理思考与伦理拯救,由此展现邓恩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建构的价值和贡献。通过对邓恩神学诗的解读来发现诗人在其所处时代的伦理环境和思考,从而挖掘文学经典的现实伦理意义,通过文学现象出发去了解伦理事件背后的伦理意义。  相似文献   

7.
罗国杰是我国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家,不仅在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过程中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而且对伦理学研究也做出了重要的方法论贡献。罗国杰伦理思想体系博大,特征鲜明。罗国杰作为我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学科体系的重要奠基人,经过四十余年执著的探索所形成的伦理思想堪称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理论形态的系统化阶段。他所创建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体系也成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科理论体系的典范。研究罗国杰伦理思想,对进一步推动我国的道德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王船山是王阳明以后儒家伦理学说的集大成者,也是创造性地转换儒家伦理学说,使其实现由中古的权威主义伦理向近代的人本主义伦理过渡的代表性人物。他不仅对先秦至宋明时期各家各派的伦理思想作出了全面的批判性的清理与总结,使中国传统伦理哲学取得了完备的形态,而且建立了一个颇有近代特色的伦理思想体系,推进了中华伦理文化的发展和向近代的转型。船山的义利思想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9.
“乐”是中国哲学和伦理学的重要论题.《庄子》是历史上对这个主题进行系统深入讨论的最早的思想家.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梳理《庄子》论“乐”的伦理学内涵,诠释其理论层级,说明《庄子》以世俗之乐谈处世伦理,以自然之乐说生命伦理,以得天之乐论体道伦理,达成了其思路完整和具有现代意义的关于“乐”的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10.
政治伦理是20世纪以来全球化产生的一个普遍性概念。勒维纳斯创立的正是这样一个基于伦理学的哲学范畴体系。尽管勒维纳斯"他者"的伦理建构对意识哲学批判不够彻底,其所指涉的伦理学思想却凸显出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新视野,对于我国德育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是一定条件下医学道德的基本精神,是调节各种医学道德关系都必须遵循的根本准则和最高要求,包含有尊重自主、有利与不伤害、公正互助原则,表达了人类的爱的意志与人道精神。儒家伦理思想是传统伦理思想的源头活水,充分表达和诠释了人类的美德和行为规范。将儒家伦理作为参照反观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可以为建构中国医学专业伦理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哈贝马斯伦理思想的发展理路依次表现为相互依赖和联系的三个阶段:交往伦理—话语伦理—程序主义伦理。总的说来,这三个阶段是一脉相承的,话语伦理是交往伦理的拓展,程序主义伦理是话语伦理的深化。程序主义伦理思想体现了哈贝马斯在伦理学研究上的主旨意图,从程序主义的角度反映了他对道德哲学问题思考的新方向和新视野。  相似文献   

13.
弗洛姆的伦理学理论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得到公正的评价,实际上,他的新人道主义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继承人道主义传统,建立了新人道主义伦理学体系;重新确立了理性主义在现代西方伦理思想史上的地位: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和心理学方法相结合建构新型伦理学体系的尝试,不仅促进了精神分析伦理学稳健的发展,而且也为西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60年来,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中国经历了继承、曲折、恢复与发展、繁荣的历史进程,全面回溯和反思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我国60年发展的理论成果,并给予适当的历史主义的评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文化的建构及现代社会伦理学研究热点问题价值标准的界定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蔡元培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教育思想极为丰富,影响了一个时代的教育风尚。蔡元培在伦理学领域造诣尤深,他的伦理教育思想是我国伦理道德教育的一份宝贵资源。蔡元培从社会、家庭和个体等层面反省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建构了适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新伦理道德体系,从而促进了中国近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西方近代伦理思想史上,康德对幸福论伦理学进行了系统的批判,认为私人幸福学说不仅不能说明道德的来源而且从根本上颠覆了道德。与幸福论伦理学相对应,他建构了博大的德性论伦理思想体系,讴歌道德的崇高价值,论述道德的一般形式特征和道德主体性,对伦理学发展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在今天仍给人们以有益的启示,其在理论方法上的缺陷、偏失则从反面给人以警戒。  相似文献   

17.
传统道家伦理对当代道德建构的启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道家伦理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道德建设能够起到一种社会“稳定器”和“减压阀”的作用。其现代意义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贵生保真,顺任自然的伦理原则;二是“上德若谷”、“为而弗争”的宽容精神;三是超越生死、化同大道的人格追求;四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思想。我们应当重视和加强对道家伦理的研究,将其精华有选择、有目的地改造、整合到当前正在建构的当代社会的伦理道德体系中。  相似文献   

18.
最近 ,湖北大学罗炽教授结合多年执教、研究哲学、伦理学的成果及对现实问题的思考 ,以新视角、新体系创著的《中国伦理学》一书 ,2 0 0 2年 1 0月由湖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罗教授新作《中国伦理学》从文化传统学的角度 ,审视中国伦理思想的萌芽、产生和发展 ,并以伦理范畴为基本材料 ,通过剖析其本来涵义 ,寻绎其内涵的演变过程 ,还原不同学派伦理思想的真实内容 ,比照伦理问题的有机关联 ,进而揭示中国伦理思想发展的客观规律 ,由此构建了一个面貌全新的中国伦理思想体系。作者以文化传统为背景 ,构建的《中国伦理学》,重点对伦理学…  相似文献   

19.
道家道教典籍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和规范。道家道教生态伦理思想与传统伦理学相比,既有共通之处,也有独到之处。前者为它与当代生态伦理思想相互衔接提供了可能性,后者显示了它对丰富和发展当代生态伦理学的价值。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之间是个别和一般的关系。深入研究道家道教生态伦理思想,对建构和发展当代生态哲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先秦文学是先秦伦理思想的载体,并确证了此时期的文学与伦理学的非界分性,是对文学与伦理学原始存在的指认,揭示文学伦理的历史存在的真实性,使文学的伦理学功用性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