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次读关于"逃亡"的故事,德奥(小说主人公)就让我读到了人性的黑暗与光明——那是我从前不曾想象过的世界,纵使我在小时候就曾立志要到非洲做无国界志愿者,但当时我实在太无知了,尽管或许如德奥所说,有时无知是一种幸福——我虽然曾在摄影课上看过关于卢旺达种族大屠杀的照片,但是却没有勇气去了解这段历史或者亲历报道,倘若如此我似乎就可以少一分心酸。可以说,这个故事的明线是"逃亡  相似文献   

2.
我这个人     
范用 《出版参考》2011,(1):38-39
我的历史,说起来很简单。我出生在一个小商人家庭,独生子,14岁以前娇生惯养,15岁离家自食其力,16岁参加中国共产党,一辈子做出版工作,64岁退休。  相似文献   

3.
“9·18事变”距今已过72年,战争的硝烟虽然已散尽,但这段苦难的历史仍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前不久,在多伦路一间茶室,我与一位民间爱国斗士——“中国9·18爱国网”的主编吴祖康面对面。吴祖康其人其事,让我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也就在当天晚上,我的网络收藏夹里收藏下了这个爱国网站。  相似文献   

4.
以前有很多人问过我,如果让我选,我最想当历史上的哪个人物?其实中国历史上最舒服的人就是乾隆皇帝,他一生下来就是皇帝,也没皇位争夺问题,还为中国扩大了很大的版图,享受荣华富贵至死,也没什么家庭悲剧,他的人生是很圆满的。释迦牟尼讲,生、老、病、死,都是痛苦的。佛家还提到"怨憎会",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老是如影随形跟在旁边,这是一种痛苦;还有"爱别离",和自己亲密的人分离也是痛苦;  相似文献   

5.
书里看人     
这时候我就想:读诗其实也是读自己。内心的色彩会被历史余光焕发出来。有人被灵动的东西所吸引。有人则是沉到时光的深处。在历史的线条里,我们各自的姿态是大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6.
我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留学生,在中国学习历史和考古学,所以我平时看的书是关于我的专业的。现代文学看得较少,因为我认为现代中国文学常常甜得叫人受不了,很少反映每一个人特别复杂的情感。很多作家不敢写老百姓对政治、对爱的多方面看法及对日常生活中的困难的意见。从历史和考古  相似文献   

7.
我的小说一向写人物,而历史又是我一向比较有兴趣的。大家来听演讲,想必是对我小说中的人物感兴趣。  相似文献   

8.
安武林要出一本很特别、很有意思的书,内容全是儿童文学作家人物的随笔。这些随笔,有的我很早就读过,有的正在读,有的我没有读过,读与不读,都有一份温暖和敬意存在心里的。我了解这个人,所以我信任他的文字。这些随笔曾经在作为他个人的专栏刊登过,在出版圈内引起过不小的轰动。  相似文献   

9.
安武林要出一本很特别、很有意思的书,内容全是儿童文学作家人物的随笔。这些随笔,有的我很早就读过,有的正在读,有的我没有读过,读与不读,都有一份温暖和敬意存在心里的。我了解这个人,所以我信任他的文字。这些随笔曾经在作为他个人的专栏刊登过,在出版圈内引起过不小的轰动。  相似文献   

10.
3年前,有家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刘宾雁报告文学选,书名叫做《关于不会说假话的中国人的故事》。该书一位责任编辑在题为《历史无情历史有情》的《代序》中这样写道:“《关于不会说假话的中国人的故事》,本是宾雁一篇未曾发表的报告文学的篇名,是我特意挑到这里用作书名  相似文献   

11.
对我来讲,切身感受到广播宣传大有干头、大有作为,还是从一次具体的采访活动开始的。1991年初夏,我接受了中央台军事部赋予的任务,到位于河南西部山区的某部红一连采写纪念建党七十周年的广播新闻。红一连是我军历史上第一个“支部建在连上”的荣誉单位,当年,毛主席亲自在这个连队进行“支部建在连上”试点,与连队官兵一起就餐。江泽民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也与红一连官兵合影留念并题词勉励。红一连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挥党支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又创造了许多新的成绩,迈出了新的  相似文献   

12.
学名人投稿     
投稿时很有必要学一学名人。列宁于1922年应卡尔宾斯基的要求,给《贫农报》寄去一篇稿子,另附一短信,说明由于近来生病,“因此我不能为《贫农报》4周年写点什么适应的东西。寄上的一篇如果适合,即请刊登;如果不适合,请扔进纸篓,这样好些。”老舍在《我怎样投稿》一文中说:“在我投寄稿子的时候,我往往注上:‘如不适用,祈代扔掉!我不要求退稿’”。为什么呢?“为的是给编辑部减少一些麻烦。我知道编  相似文献   

13.
3年前,有家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刘宾雁报告文学选,书名叫做《关于不会说假话的中国人的故事》。该书一位责任编辑在题为《历史无情历史有情》的《代序》中这样写道:“《关于不会说假话的中国人的故事》,本是宾雁一篇未曾发表的报告文学的篇名,是我特意挑到这里用作书名的。当我毫不迟疑地决定这一点时,我脑子里闪出了一股异常强烈的、经久不退的思绪:倘若我能为宾雁写传,那传名,我也同样会定这一个——《关于不会说假话的中国人的故事》!”原来,这位责任编辑之所以要坚持使用这个篇名作为书名,其用意之一就在于要为刘宾雁树碑立传,确认刘宾雁是个“不会说假话的”人。不仅如此,这位责任编辑在《代序》中还有话。他说:“诚然,以如此简朴的词语概括宾雁,决不可能道出他作为杰出的新闻记者、作家、思想家、理论家、翻译家和共产主义战士的全部特性,倒很  相似文献   

14.
一本书即将付梓。这本书在计划中是献给父亲的我不由想起已经逝去五年的父亲,想起父亲与我过去的种种。最为难忘的一个画面是,小学二年级,一次放学后,我没有及时回家写作业,而在半道上看玩伴们打纸牌,被担水回家的父亲抓个正着。父亲揪着我的耳朵把  相似文献   

15.
<正>从名字说起大概刚认识我的人都会好奇,一个美国人为什么会取这样一个中国名字——龙梅,其实早在二十年前我就有了第一个中文名字:伊丽莎白,因为我的英文全名是Elizabeth Brantley Turner,但我在美国并不常用Elizabeth这个名字,所以之后在北京读书时的一位好友为我选择了"梅"字,与美国的"美"音似,并冠以龙姓,因为我生于1976年,属龙。另外,"龙梅"还是中国家喻户晓的英雄故事《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主人公之一,代表着一种中国精神和中国元素。  相似文献   

16.
最近,有位经常上网的朋友给了我一篇从因特网上下载的资料,这些资料来源于美国圣迭哥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Diego,简称USCD)网站的中国历史部分(该网站网址为http://www.ucsd.edu/chinesehistory)。在该网站上,几位在海外从事中国历史研究的年轻学者设立了一个中国档案论坛,以其亲身经历交流在中国档案馆查阅档案的体会并对中国档案馆进行介绍及评价,范围包括北京、上海、南京、四川、河北、黑龙江和云南的国家、地方及部门档案馆。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睡     
蔡欣怡 《出版经济》2003,(10):49-51
我喜欢…… 我是1977年出生的,在外国念书多年后回到台北,头一次听到别人问:"你是几年几班?"后来才知道是问我民国几字头出生的,我是六年六班的,我常被问:"你们六年级的女生都喜欢什么?"根据我的观察,我的朋友们,一群六年级的女生听到某些事情都会眼睛发亮.  相似文献   

18.
门后的人     
我住在一栋公寓里,和我门挨门的是一户奇怪的邻居。我每天下班回家,走上楼梯,在空荡的走廊里开门,总看见隔壁的那扇门虚掩着,永远地虚掩着,门里时常传出钢琴声,最常听到的是贝多芬的《致爱丽丝》和《月光曲》。我没见过门里的人,那怕现在,我正坐在桌前写这篇小东西,隔壁的钢琴声也正时清时浊地响着,但我仍不知里面住的是贝多芬先生还是爱丽丝小姐,以及那扇门是为谁而虚掩。隔着一扇门,即便是虚掩,也好像隔  相似文献   

19.
我认为看看节本就足够了,节本在大致上就齐了。不过《历史研究》属于历史哲学一类,倒和中国原有的“通史”观念比较相近,而不是教科书。记者:为什么陈寅恪先生一生没有写过通史?  相似文献   

20.
在浦东新区川沙镇的大街小巷,无论是严冬腊月,还是炎炎夏日,时常能看到一位年愈花甲,骑着单车往来穿梭于茫茫人海中的老同志,他就是我馆的义务征集员之一,上海摄影家协会会员、高级摄影师——王海连同志。 与老王认识是在一次很偶然的机会,一天吃午饭的时候,我环顾周围发现多了几位,其中一位老同志说话嗓门特大,饭量也特大,吃了一碗又一碗,引得我忍不住多看了他几眼。事后我了解到,这几位同志是借助本馆场地为某单位出版画册而特来拍照的,那位老同志是一名老川沙,并且专职从事摄影工作的,名叫王海连。当时,正值我馆在筹建重组档案征集员队伍,我被委于负责此项工作,我想我何不借助于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