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不可再生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日趋严峻。为了避免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索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节能已成为科技发展的必然路线。当前的制冷技术已经几乎渗透到各个生产技术、科学研究领域,并在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在制冷工程中运用新的节能技术来减少能量的消耗,提高制冷的效率,同时也要将环境的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这已经成为整个制冷行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本文介绍一种提高制冷循环性能系数的新的制冷循环——经济器循环,并阐述其循环过程和工作原理,比较其与常规制冷循环在循环结构、工作原理及工作效率方面的不同点,通过能量方程、质量守恒方程,分析其性能系数较常规循环取得的改善,并分析该新型制冷循环的节能性。  相似文献   

2.
制冷循环的最大制冷系数界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林根  孙丰瑞 《科技通报》1995,11(2):128-128
制冷循环的最大制冷系数界限基于内可逆制冷循环模型得到的有限时间热力学研究结果虽比经典热力学结果进了一大步,但与实际装置性能特性有很大区别.本文在考虑循环工质与热源间热阻损失的内可逆循环模型基础上,用一常数项q表示热源间的直接热漏率,用一常系数项表征除...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复叠式制冷循环的基本流程原理和维护,适用于低温系统,用于制药行业化学合成低温降温,并提出设备维护保养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对生活基本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即使面对全球气温升高,工厂废气排放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等问题,家庭和企业因为生活生产需求还是配置了具有低温制冷的空调。当前对于空调低温制冷的实现还在探索阶段。主要阐述了空调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空调调速板的控制方法,室外风机在低温制冷状态下的风速控制方法以及通过低温下运行制冷循环方式的比较,来探究提高空调制冷系统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方青松  朱国魂 《大众科技》2012,(10):108-110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耗日趋严重,尤其是高耗能产业之一的水泥工业,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在水泥生产中,大量中低温余热废气排放到大气中,造成了巨大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因此,针对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系统设计了低温余热双压发电系统。采用遗传算法对不同的余热发电系统进行分析,提出高效率的方法,对应系统发电效率和经济性的综合考虑,以取系统输出的优化参数。实验分析表明,在给定余热参数的条件下,双压系统具有最大发电量,余热发电系数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在工厂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本文介绍了一种以循环氨水为驱动热源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原理,阐述了它在焦化厂制冷系统中的应用,比较了它与传统的以蒸汽为热源的制冷机组的节能环保情况。  相似文献   

7.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量也在飞速提升,因此性能更为优越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在电力企业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但是在使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时候,燃烧控制好坏直接影响使用效率。基于此,笔者结合实际情况,在分析循环流化床锅炉工艺过程和原理的基础上,强调了如何进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控制。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的理想循环、理论循环、实际循环几种类型的基本原理、循环组成、制冷系数及存在条件的比较分析,讲述了几种循环的异同,使复杂的理论得以简化。  相似文献   

9.
循环流化锅炉滚筒式冷渣器能顺利排渣,进渣量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自身可变频调速。本文主要对循环流化锅炉滚筒冷渣器的常见故障及改进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20,(25)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热效率高、环保效果好,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余热锅炉作为联合循环系统中的重要设备,连接着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研究如何提高余热锅炉的热力性能,充分挖掘其回收余热的能力,是提高机组整体热效率的重要途径。本文比较了某工程Siemens STG5-2000E机组,双压余热锅炉、三压再热余热锅炉热力参数、机组发电量、机组热耗、系统效率,得出机组最佳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1.
陈英 《大众科技》2013,(11):75-76
传统的空调系统对不同类型的制冷剂,不可避免地给环境带来了一定危害。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解决家庭制冷需求,探讨通过对太阳能的收集与利用,采用半导体制冷原理构建一种新型太阳能家庭制冷装置,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文章构建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新型制冷装置,成本低,制冷效果良好,顺应当前节能减排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住宅建筑节能,通过合理设计技术,在保证室内舒适度的前提下,减少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的能耗。  相似文献   

13.
郑庆东 《大众科技》2011,(9):140-143
改造小型冷库的控制电路,把原来的普通控制电路改造为PLC控制电路,改造后的控制系统有自动和手动功能,增设安全保护和互锁功能,还能自动报警,使冷库的功能稳定性和安全性得以全面提升,最后对改造后的冷库进行了性能调试。  相似文献   

14.
从资源和环境双调控的角度出发,利用2005年40个工业部门能源消耗、SO2排放和水资源消耗、COD排放的数据,对我国40个工业行业进行新的分类,突破了传统以产品为中心分类的局限性,建立起工业生产与资源消耗、环境压力之间的双向联系。  相似文献   

15.
双积分政策下新能源汽车产业研发补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吉川  赵骅  李志国 《科研管理》2019,40(2):126-133
双积分政策意在以市场机制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但缺乏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需要与研发补贴政策组合使用。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一个带有研发补贴的双积分政策下新能源汽车供应商制造商决定研发投入水平、供应商产量竞争及制造商产量竞争的三阶段博弈模型,阐释了正积分价格、市场规模对研发投入的影响以及研发补贴的作用机理与效果。研究表明:不考虑研发补贴时,当纵向研发溢出率超过阈值,企业研发投入将随正积分价格、市场规模增加而减少;其次,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有激励效果,但应随纵向研发溢出率增加而减少,以规避“挤出效应”。为此提出,“逆溢出率变化”的研发补贴政策与双积分政策组合使用更能完善市场机制,推进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田鑫泉  严子浚 《科技通报》1996,12(2):108-113
研究了受热阻、热漏和回热损失影响的不可逆斯特林制冷机制冷率和制冷系数的最高和最低界限。为斯特林制冷机工作参数的选择提供了两条有限时间热力学新准则。  相似文献   

17.
建设“环首都经济圈亚核心”是释放北京城市发展压力、加速填平京冀发展“经济鸿沟”的必然要求,是打造区域战略性资源整合平台、形成我国经济发展新“增长极”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对环首都经济圈亚核心进行了科学界定,从城市规模和经济联系量等维度筛选出环首都经济圈的亚核心,并根据产业结构分布确定其发展定位,着重从区位优势、产业承接、联动发展等视域提出了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8.
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对区域环境污染治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逯进  王恩泽 《资源科学》2019,41(11):2107-2118
新能源示范城市试点是促进中国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客观评估其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效果,对于这一试点政策的进一步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中国261个地级市2002—2016年的面板数据,应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法评估了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引入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法,对效应的内在机制进行了解析。研究结论表明:第一,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会显著减少废水和废气的排放,进而有效降低城市环境污染;第二,新能源示范城市可以通过能源技术创新效应、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和财政资金扶持效应3条中介路径实现对环境污染的治理;第三,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治理效应存在异质性,主要体现为:一方面,经济增长水平较低的城市在进行示范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更大的污染治理效应;另一方面,示范城市的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其越能有效地抑制污染物的排放。本研究为中国进一步推进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战略、提高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质量、总结与推广新能源城市建设经验以及深入研发与推广新能源技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氨蒸发式冷凝器性能测试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蒸发式冷凝器是氨制冷系统中常用的一种冷凝器。本文建立了实际产品的测试台,可全真模拟氨制冷系统的运行情况;针对某一喷淋水经由填料冷却的蒸发式冷凝器的实际产品,通过测试和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测出其排热量;再根据实测工况和结果,综合文献中的设计方法进行计算,与实测值比较,得出一种较能反应被测蒸发式冷凝器产品性能的计算方法,为产品的开发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我国保险产业市场结构与绩效的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江峰  王虹 《软科学》2005,19(5):14-16
对于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的关系问题,理论界存在两个较为权威的假说,即共谋假说和效率结构假说。将通过对我国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业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的实证分析来验证这两个假说对保险产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