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喀斯特石漠化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类型之一,而中国西南的石漠化又是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其治理和恢复的难度是世界之最,这对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通过野外考察和查阅文献,总结了藓类生物结皮的形态结构、持水能力、生理适应,并阐述了其在石漠化修复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贵州省分别被武陵山区、乌蒙山区和滇黔桂石漠化区三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所覆盖。贵州省三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获得大量财政扶贫资金支持,经过多年扶贫开发扶贫成效显著。三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率持续下降,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人口素质得到极大提高,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状况得到根本性改善。作为贫困问题最突出的区域,只有实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全面发展,并惠及所有贫困人口,才能更好地提高我国扶贫成效,保证小康社会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遵义县西北部地区石漠化现状及形成原因的分析,从而提出石漠化治理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成因与治理——以贵州省六枝特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州六枝特区为研究区域,介绍了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的概念与现状,分析了六枝特区石漠化形成的原因,提出了石漠化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大量的样地调查和有关石漠化文献的查询,评述了贵州传统的石漠化治理、科研业务部门进行的石漠化治理示范和林业生态工程实施的石漠化治理的不同模式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石漠化治理应从综合治理入手,且必须做好石漠化治理的区划、造林树种的选择、造林技术以及生态和经济效益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6.
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生态农业的建设要根据地区特点。以贵阳市城郊生态农业的发展为例,提出了在城郊生态农业的发展中要注重石漠化治理、提高土壤质量的改良、减少水土流失、建设观光农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以少数民族特色体育旅游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对少数民族特色体育旅游业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现状、困境与优化策略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乡村振兴战略下,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体育旅游发展需要探索多元模式、打造赛事平台,精准规划布局、美化乡村环境,保持文化“本色”、夯实基层治理,健全产业链条、保障农民收入,从而实现少数民族特色体育资源与民族地区体育旅游业有效结合,助推特色体育旅游产业振兴发展。诚希望本研究可以为我国少数民族特色体育旅游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基于人地关系的六盘水市地质灾害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盘水市是贵州省山地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在我国也属于山地地质灾害的高发区。其地质灾害有滑坡、地裂缝、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类型,从人地关系角度出发,防治地质灾害最根本的办法还是要协调人地关系,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9.
黄河三角洲旅游业发展迅速,加强黄河三角洲地区旅游业集群品牌竞争力是该区域的发展趋势.基于目前黄河三角洲地区旅游业集群品牌建设的现状分析,根据其旅游业竞争力的全面评价,采用归纳总结法,得出相关的结论,有利于对黄河三角洲地区整体旅游品牌竞争力进行全面分析,找出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提升黄河三角洲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品牌的形象.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与社区参与的互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应该注重科学性、适应性、合理性等原则,并将社区参与的概念有效的引入到旅游发展中,全面认识社区参与和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互动关系,采取适当的措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社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空间决策支持系统(SDSS)理论基础上,以毕节鸭池为示范区,建立反映喀斯特区名漠化现状.应用于石漠化综合防治决策过程中的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空间决策支持系统(KSDSS),它是决策支持技术和石漠化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内陆山区省份。当前,贵州生态环境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不仅人均资源相对紧缺,而且全省石漠化面积已占土地总面积的7%以上,并且每年仍以533平方公里的速率递增,已严重威胁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贵州确立环境立省,不仅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步伐,而且对实现富民兴黔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13.
清代,因统治者经营边疆、开放矿禁及铸币所需,促进了贵州六盘水境内大规模的矿业开采,其发达程度为历代所不能比拟,矿业开发极大推动了该地区人口增长和社会发展,但因课税沉重,开采过度,成同战乱等原因,清末,六盘水境内矿业逐渐凋敝。  相似文献   

14.
六盘水市将打造为贵州西部中心城市,这一主观需求必须有一个适应其发展需要的客观环境,包括政府高效性和劳动者的高素质,发展职业教育大有可为,尤其是职业技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构建我市职教新体系,必须加强中职与高职的紧密结合,形成职业教育模式的一体化和可分化,以培养适应21世纪的多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60年代中期,党中央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和我国的社会经济及自然条件,提出了加强三线建设的伟大战略决策,贵州省六盘水市在三线建设中诞生。三线建设推动了六盘水各项事业的发展,加速了六盘水的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三线建设时期兴办的企业以“企业办学”的模式,为六盘水的教育注入了活力,促进了义务教育的普及,加速了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提升了教师队伍的素质,提高了教育科研的水平和教育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六盘水小檗属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檗属(Berberis)植物中含小檗碱(Berberine,Ber)、药根碱(Jatrorrhizine)、巴马汀(Palmatine)、小檗胺(Berbamine)等生物碱;一些种类的果实还富含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具有极高的药用、观赏和食用等开发价值.六盘水小檗属植物种类多,资源丰富.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整理,查明该区分布有野生小檗属植物共24种1变种(其中有5种为贵州新分布),是本属植物在贵州的分布中心.给出了分种检索表,并对其开发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六盘水市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正在依托资源优势,加速产业集聚过程,出现了一些产业集群的雏形。产业集群为六盘水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8.
六盘水位于贵州省西部,是中国重要的煤炭工业基地,被誉为西南煤都,属典型的山区文化分区。通过分析山区文化与环境互动关系,阐述了山区文化影响下的环境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以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