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典的弘扬是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五千多年来,华夏文化孕育了中华文明,而作为儒家传统文化经典的《论语》中的"人本精神"是探究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从"礼"与"仁"来考察《论语》中人文思想的萌芽,进而分析其中蕴含的对人自身价值肯定的"人本精神",最后对《论语》给当代现实社会所带来的具有众多启示意义加以归纳和总结,从而反映出传统经典对新时代文化自信与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与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
《论语》是中国儒家思想的经典之作,用对话的形式集中反映了孔子的言论和主要思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价值。纵观整部《论语》,"君子"一词共出现了107次,生动地为给读者描绘出了孔子心中的君子形象,成为儒家道德体系中的理想人格,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为之奋斗。在改革不断深入的新时期,传统的伦理道德受到全面冲击,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的特征。研究《论语》中的君子人格,对于我们解决大学生价值观中存在的问题,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的内容并不囿于课本,更多的是与当代文化生活相联系,让学生真实感受体验和理性思考当下文化现象,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种真实的语言实践活动。"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具有大气、开放的特点,它倡导的课程价值令人赞叹,作为教学策略,我们要考虑其便利性,即学校有哪些文化资源,怎样获取这些文化资源,如何将其用于教学实践中。一、什么是"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相似文献   

4.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资源。而作为儒家思想的主要载体是《论语》。文章着重探讨《论语》中哪些思想精髓有利于当代学生的美德形成,通过对儒家经典《论语》思想精髓的探讨,来说明《论语》中哪些思想精髓有利于培养当代学生的美好品德。  相似文献   

5.
《论语》是影响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作品之一。在论语当中有很多篇章都反复提到做人、做事以及学问等话题,因此对于现阶段的青年学生而言,学习论语往往有着较为深远的价值,故本文对《论语》选篇的价值导向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论语》和《孟子》排比问的语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比问是问句的排比,《论语》和《孟子》中的排比问颇具语用价值。《论语》和《孟子》中的排比问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孟子》排比问表示疑问的话语标记比《论语》的要繁丰一些,《孟子》排比问的语用价值主要诉诸"辩"体现出来,而《论语》排比问的语用价值则主要通过"辨"实现。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海市闸北第八中学以编撰校本教材《论语选读》为抓手,以校情为基础,深入挖掘《论语》中的经典内容,促使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圣哲前贤思想的精神滋养,全面提升人文素养。现将该校在校本教材编写方面的经验与使用成果呈现如下,与读者分享。当今,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学习传统文化中的民族智慧,是语文学科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基于此,我校通过校本课程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侯学平 《中国教师》2013,(10):44-45
<正>在普通高中开设《论语》选修课,若想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高效、实用的学习效果,关键在于"选修"二字。首先,"选"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是学习版本的选择;二是学习内容的确定;三是释义内容的取舍。其次,"修"即突出《论语》选修课的特点,开展研究性学习,并把学习过程与学生修养相结合。"修"的具体方式有研讨、辩论和撰写小论文等,旨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辩证分析的能力,最终继承民族传统文化,吸纳民族智慧。  相似文献   

9.
"孝"思想在《论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孔子"仁""爱"思想的重要表现和基础。学习、理解和灵活运用《论语》中关于"孝"思想的论述,对在新时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和谐美满的家庭关系,继而不断通过各种方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论语》中"孝"思想所反映的家庭伦理内涵入手,探究传统的"孝道"与当代家庭伦理道德规范的契合点,为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的"两创"提供可行性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0.
《宜宾学院学报》2015,(4):53-58
公理化方法源于数学领域,旨在建构学科的演绎系统。公理化方法运用于诠释传统经典《论语》《老子》是一种新的尝试,而考察《论语》《老子》中的核心概念及其准确含义,是运用公理化方法诠释两书的前提。《论语》中的"道"属于伦理学范畴,指有利于人类社会和谐生存的价值取向;《老子》中的"道"属于哲学范畴,指万物生成的本源和运行的规律。《论语》《老子》二书中的公理,在万物本源、政治理念、修身养性、学习求知等方面都存在着异同,体现了儒道两家思想体系的区分。这种区分与春秋后期的历史背景关系密切,对于当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儒家经典著作,《论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时而习之",汲取其中的智慧。那么,《论语》中的智慧,对于政治课教学有何启迪呢?笔者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学习感悟。一、渗透"仁""礼"观点,成才首先成人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教育学生成才首先  相似文献   

12.
《论语》是记载孔子言行的书,内容丰富,包括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伦理道德、为人处世等,研读《论语》既可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还可增进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使他们学习文明礼仪,学会做人。《论语》是中国两千多年来政治和社会伦理的基石,在漫长的中华民族历史上,它一直是国人的必读书,没有哪一个思想家和文学家和平民不受它的影响的,所以,不读懂、读透这本书,就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的传统文化,换句话说,它是打开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论语》中所体现的伟大的精神,对构成中华民族的核心思想道德和伦理价值观起了重要作用,其价值取向为追求真、善、美,崇厚德、讲诚信、慕诚义、重孝慈等内容对发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周能 《培训与研究》2010,(10):64-65,69
《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儒家教育思想开山奠基的经典之作,具永恒的文化价值,是一个很好的教育资源。《论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原则和方法,对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6,(64):17-18
国学和传统文化复兴的热潮下"儿童读经热"已成为大趋势,各式各样的文化古籍进入孩子们的日常学习中。然而国学内容庞驳,渣粹杂糅,如何对待这些传统文化成为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以《三字经》为例对"儿童读经热"现状进行分析,并对《三字经》的教育意义及本身所固有的局限性进行反思,正视出现在传统文化继承过程中的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可给当代语文教育者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5.
《论语》之"学"在内容上包括文、行、忠、信;在方法上要求学与习相结合,学思并重;在目的上强调"学以致其道"。《论语》之"学"本质上是"为己之学",它具有文化传承意蕴,同时,其内涵和"为己之学"传统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指出,《论语》是用古代汉语记载下来的以语录式呈现的中华文化经典。从语言来说,它是古代汉语:从形式上说,它是古代特有的对话文体:从内容上说.它是传统文化的源头。所以《(论语)选读》应该考虑到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文字、文章和文化。《(论语)选读》的教学应该设法激发学生学习《论语》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弟子规》、《三字经》、《大学》、《论语》、唐诗宋词等为诵读内容,以经典思想指导学生的行为、美化学生的心灵,以经典文化打造校园文化,让儿童在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文化的熏陶,在经典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奠定孩子一生中具有高远的智慧和优秀的人格与秉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论语》中的君子人格承载着孔子的道德理想,是最能代表中国的理想人格,其中包含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对中国几千年来的道德风尚与民族风骨产生了深远影响,直到今天依然蕴涵着丰富的德育价值。梳理《论语》中君子人格的内容要求、过程养成和教化方法,能为当代德育提供文化积淀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此言足以说明这部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著作对治世的影响。《论语》中的"过犹不及""和为贵""当仁不让与师""君子言义,小人言利""欲速则不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安贫乐道"等内容至今仍然对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讲:中国传统的文化根基的形成大大受惠于这位德行高尚博古通今的文化集大成者——孔子。《论语》中丰富的内容涉及面非常之广,有政治的、  相似文献   

20.
新课改明确提出了要从课堂的基本教学环节落实好传统语文的阅读素养,进而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以生活教育理念介入《论语》讲读课堂,能够有效引领学生解读经典文献,并积极领悟人生的精义,实现价值的提升.为此,文章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论语》为例展开探讨,以生活教育理念拓展传统国学的语文阅读基本素养,并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在挖掘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拓展传统的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