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地方政府公信力流失是导致地方治理失效的重要原因,而地方政府职能建设滞后于社会发展,地方政府与社会合作互动模式不成熟又是导致地方政府公信力流失的主要原因.重塑地方政府公信力需要变革政府对市场和社会的单向管控模式,不断明晰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培育多元治理主体;不断拓宽政治参与渠道,健全公民治理机制;不断加强公民治理与地方政府治理的合作互动,探索政府、市场和民间组织的多元协同治理之道.  相似文献   

2.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它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程度和法治建设程度.同时,它也是公众对政府的评价,反映着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政府公信力在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政府的公信力整体水平不高.这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概括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政府公信力:服务型政府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公信力即政府依据自身信用所获得的社会公众的信任度。政府公信力的加强,有利于建设服务型政府,带动整个社会的诚信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发展。这就要求强化政府公共责任,建立诚信的制度规范与政府信用考评机制,培养公务员的公共精神与服务意识,实施诚信的政府行为,增强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4.
诚信是整个社会良性运行的基石,诚信建设包括很多方面,如商业信用、司法信用及政府信用等。政府作为社会诚信的核心部分,是否诚信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形象。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也积累了不少社会矛盾,人们认为这些都是政府没有管好的表现,政府公信力受到很大损害,建设和谐社会的信心也受到很大程度的侵蚀,因此努力提高政府公信力、增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和关键。  相似文献   

5.
提升政府公信力是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建立让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中亦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一些社会热点现象的浅显分析,提出了一些对政府公信力建设的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6.
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现实生活中,诚信普遍缺失是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其根源在于政府公信力的丧失,社会诚信的重建必先以恢复政府公信力为前提。政府在处置公共事件中面临着新观念、新体制的挑战,各级政府只有加强诚信建设,提高社会公信力,才能做到为人民谋福利,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要增强诚信意识,理顺行政体制,严格依法行政,完善责任机制,强化监督制约,全面公开信息。  相似文献   

7.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它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程度和法治建设程度。同时,它也是公众时政府的评价,反映着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政府公信力在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政府的公信力整体水平不高。这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概括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时期,高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矛盾冲突也在不断积累,公共事件频发,影响了公众对政府的满意与信任,阻滞了政府公信力的发挥。针对这一现象,以政治沟通的视角,力求将沟通机制不断推向制度化与规范化,主张政府通过加强与公众间良好的互动沟通来稳固、提升公信力成为了一个新的研究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冼肖波 《考试周刊》2014,(54):196-196
<正>政府公信力,即政府获得公众的信任度,是政府能力在公众心中的综合评价和公众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也是政府对公众的凝聚力和动员力的重要决定因素1。针对我国政府公信力不断下滑落的现状,必须结合社会发展现状及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政府的公信力建设。一、加强反腐倡廉工作,严惩腐败,防治结合清正廉洁是政府形象塑造的重要目标,也是获取群众信任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但由于制度不完善,监督体系不健全,  相似文献   

10.
政府公信力建设是提升政府合法性的有效渠道,通过政权的夯实,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当前,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政府公信力建设。然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一些基层政府的行政人员身上还体现出官僚主义风气,出现屡禁不止的贪污受贿等行为,对政府公信力的建设带来了极坏的影响,增强政府的公信力成为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基于社会治理视角,对我国基层政府公信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深层次剖析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地方、基层政府的公信力普遍受到社会公众的质疑.瓮安事件更是把这一点凸显的淋漓尽致.以此为契机,深度剖析这一事件,并从中找出原因,进而提出应对的措施,建构更适应和谐社会建设要求的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12.
一般而言,政府公信力主要由政府能力、传播载体和公众满意度三大要素构成,其中,大众传播媒介扮演着"宣传员"和"监督员"的双重角色.进入21世纪,以互联网为标志的大众传播的迅猛发展,使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面临严峻挑战.要破解政府公信力提升难题,必须从面临的挑战和自身系统构成出发,促进"三个转变",即政府从管制...  相似文献   

13.
地方政府公信力是大众对地方政府履职情况的主观评价,是衡量政府信用程度的重要标准,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公民参与,指公民以合法途径行使自身权利、影响公共决策的社会行为,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应通过推进政务公开、发展公民社会、行政体制改革等方式,促进公民和地方政府的良性互动,以提升地方政府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4.
政府部门要爱护自己的公信力,它是政府权威的来源,是公众信赖政府的根本,是公共政策得以贯彻落实的基础.要建立政府与公众的和谐互信关系,必须要重塑政府在公共行政活动中与社会公众建立起的信任关系,这就离不开政府行政行为的规范化建设.实现政府行为规范化是构建政府公信力的基石.  相似文献   

15.
政府公信力是指社会组织和民众对政府信誉的一种主观价值判断,它是政府行政行为的形象和所产生的信誉在社会组织和民众中所形成的心理反应.与此相应的行为表现是民众是否自愿地配合政府的行政行为,以减少政府的公共管理成本,从而提高行政效率.具体分析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缺失的现状及导致地方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寻找出相应对策,对于提高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使其得到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政府公信力即政府的影响力、民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它直接影响政府的合法性和党的执政基础。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矛盾多发期,社会治理难度不断增加,同时,地方政府服务意识缺乏、决策能力不足、社会治理能力有限,导致地方政府失信现象屡有发生。为此,应通过明确政府角色定位、理清各级政府职责、提高政府履职能力等方式,提高地方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17.
公信力问题是近年来政界和学术界的热点问题。政府公信力作为政府执政的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中国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时期,我国政府信用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由于政府行为的透明度低,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政府人员的责任观念淡漠等现象的存在,政府信用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缺失。因此,如何提高转型期中国的政府公信力,也就有了很多值得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恩格斯在其所处时代就从很多层面论述了推翻资产阶级政府后应该建立什么样的政府。他们认为新政府的产生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前提,新政府必须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廉价政府。在无产阶级夺权的早期,新政府对社会实行政治统治职能以确保社会的稳定发展,在社会生产力步入高速发展时期,它要逐渐放弃政治统治职能转而更多地履行社会管理职能,以保障劳动者的解放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个政府引领人民走向"自由人联合体"的过程中必然蕴含政府之于民众的信用、信任问题,即政府公信力。文章主要回顾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工人阶级政府建设的丰富思想,从中概括出有关政府公信力形成的思想,这对我国政府公信力的构建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然而,近年来我国政府的公信力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因此,改善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提高政府公信力,成为我国当前落实科学发展现,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在应对社会转型期的诸多挑战时出现治理能力相对滞后和政府公信力下降的问题,反映到网络舆论中就是网民对政府的不信任和抵抗。网络公共舆论常常因某些突发事件而背离政府主导的价值取向和话语主流,造成官民信任破裂、互动僵化,导致政府公信力骤降的紧急态势。政府网络舆论危机既根源于政府公信力的不断流失以及官民和谐关系的僵化变异,又反过来对政府公信力和政治稳定构成极大杀伤力。政府网络舆论危机的治理可从四个层面展开:采用危机治理策略平息危机事态;促进理性的网络政治参与,合理使用网络技术控制;修复和提升政府公信力,促进社会和谐;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打造政治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