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决策支持系统中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型是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模型概念及模型特点的分析,回顾了决策支持系统的两种模型表示方法和它们的优缺点,提出了在决策支持系统中面向对象的模型表示方法,从而提高了系统效率。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模型表示、模型初始化、模型进化三方面介绍了国内基于本体的用户兴趣建模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用户建模是个性化服务的核心技术,针对目前用户需求和个性化服务中出现的问题,通过研究国内外用户建模的现状,以建模获取方法、模型表示等为切入点,比较分析主流建模方法的使用情况和各自的优劣,总结出用户建模重点研究方向和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若干典型科学工作流系统生命周期管理的基本步骤和实现方式,包括组合、模型表示、映射、执行以及元数据来源管理等。以Taverna科学工作流系统为例,简要阐述了科学工作流在生物信息学研究方面的应用案例。总结了科学工作流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校学生满意度指数测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林卉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1):124-126
根据我国高校的特点,建立起我国高校学生满意度指数测评指标体系,用结构方程模型表示模型中的潜在变量之间以及潜在变量和观测变量之间的关系,参照Fornell等教授对顾客满意指数模型给出的解法,确定出高校学生满意度指数测评模型中的各指数及其相互影响系数。  相似文献   

6.
刘平兰 《情报杂志》2003,22(12):88-89,92
在简要介绍篇章的向量空间模型表示的基础上,讨论了基于段间相似度和关系图进行篇章分析的方法,包括结构分析、主题分析和聚类、浏览与跳段阅读,通过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面向对象的模型管理系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洪一帆  荣冈 《科技通报》2002,18(6):446-450
针对传统模型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将面向对象方法应用到模型管理系统中,提出了一种支持建模生命周期全过程的新的模型表示方法,给出了模型管理的结构框架,最后给出以这种模型描述为基础的模型库管理系统的基本设计。  相似文献   

8.
关联规则挖掘在网络信息检索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目前网络信息检索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关联库的查询扩展方法。此方法通过将文档用向量空间模型表示,然后,抽取文档中的特征语词/概念,再利用关联规则挖掘技术揭示文档中语词/概念之间的相关性和层次关系,从而构建关联库。通过关联库对用户的查询需求进行扩展以达到提高查全率和查准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冈本信广 《预测》1998,17(3):32-35,40
中日国际投入产出线性规划模型及其应用(日)冈本信广(亚洲经济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100080)1引言投入产出线性规划模型是投入产出与线性规划相结合的模型。投入产出模型表示,在很多价值体系下,各个企业、消费者以及政府按照自己的价值进行经济行为,并且将这...  相似文献   

10.
张惠玲 《现代情报》2011,31(1):12-15
本文在因特网信息环境这个特定空间分析个人网络化学习过程中个体学习者、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和学习资源之间的知识转化过程,明确网络化学习过程中知识的流动和增值过程,剖析学习过程中知识主体及状态的改变,对SECI模型进行扩展提出个人网络化学习体系的知识转化模型。探讨影响个人网络化学习体系知识转化的主要因素,用IEP模型表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在社会化标注系统自组织运行的基础上,构建个性化信息推荐的多维度融合与优化模型,进而在大数据环境下,为用户提供精准的个性化信息推荐服务,从而进一步丰富个性化信息推荐的理论体系以及拓展个性化信息推荐的研究方法。[方法/过程]首先,对每一种个性化信息推荐方法的优点和不足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将基于图论(社会网络关系)、基于协同过滤以及基于内容(主题)3种个性化信息推荐方法进行多维度深度融合,构建个性化信息推荐多维度融合模型;最后,对社会化标注系统中个性化信息推荐多维度融合模型进行优化,从而解决个性化推荐过程中用户"冷启动"、数据稀疏性和用户偏好漂移等问题。[结果/结论]通过综合考虑现有的基于图论(社会网络关系)、基于协同过滤以及基于内容(主题)的个性化信息推荐方法各自的贡献和不足,实现3种方法之间的多维度深度融合,并结合心理认知、用户情境以及时间、空间等优化因素,最终构建出社会化标注系统中个性化信息推荐多维度融合与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12.
在调查研究高校图书馆读者个性化信息服务和资源整合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个性化信息服务、读者个性化信息需求、内外部资源的整合、读者的隐私保护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提出了相应的发展规划并建立了相关的模型.  相似文献   

13.
基于系统与控制理论, 通过分析标签系统中标签、用户、资源的关系, 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分析个性化信息推荐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在此基础上构建信息推荐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并采用vensim PLE软件对模型进行仿真, 最后通过对模型的有效性验证分析, 揭示了信息推荐的特性及机理, 为进一步研究基于标签的个性化信息推荐动态演变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4.
面向知识创新的信息服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申娴 《现代情报》2009,29(5):23-24
在知识创新过程中,高职院校教科研人员对信息服务质量及其服务模式等方面都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并逐步趋向专业化、个性化。同时要求图书馆能够提供有针对性、深层次、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以适应科研和科技创新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王学东  胡春  冯姗 《情报科学》2020,38(1):62-66
【目的/意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资源的支撑,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 展意义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不仅存在共性的信息资源需求,也存在个性化的信息资源需求。【方法/过程】首先 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链和企业价值链中存在的个性化信息资源需求,然后分别构建了产业链和企业价 值链上的信息资源数据集模型。最后,在个性化信息资源需求分析和信息资源数据集模型构建的基础上,提出了 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的两种模式:平台自助式信息服务模式和企业联盟信息推荐服务模 式。【结果/结论】战略性新兴产业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模式有助于满足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同的信息需求,有助于产 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主动信息服务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虹燕 《现代情报》2011,31(11):82-85,89
在分析了个性化主动信息服务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适用于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主动信息服务通用模型,并对其中所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最后对当前数字图书馆开展个性化主动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和创新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孙笑  董泽稼  颜涛 《现代情报》2016,36(12):111
近年来,由于用户服务需求逐渐向智能化、综合化和个性化的方向迅猛发展,数字图书馆的主动信息服务、个性化信息服务也逐渐成为近几年研究的重点。本文从导航信息服务模式、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开放式服务模式3个方面对我国现有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数字图书馆智能化信息服务模式,并针对智能化信息服务模式的实施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本文从用户信息采纳行为的视角出发,通过信息采纳意向的中介效应针对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推荐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过程]在计划行为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推荐信息用户采纳行为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对该模型进行检验与分析。[结果/结论]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信息采纳意向在感知有用性、用户期望、信息质量及主观规范对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推荐用户信息采纳行为的影响作用中均有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9.
基于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凌  杨新涯 《现代情报》2012,32(7):54-59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速崛起,作为人类智力成果的集散中心与传播场所、信息交流中心与枢纽,数字图书馆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在这个充满竞争和个性化的时代,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也不能充分满足人们对知识获取的要求。因此文章提出了把电子商务中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作为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的方向,就相关理论展开了论述,就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现状和背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针对数字图书馆中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概念、必要性、所应具有的特点、服务方式、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出了作者的见解,同时在参考国内外纵多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模型。在这些工作之后,文章最后得出结论:个性化信息服务虽然在当今数字图书馆中存在很多问题,但势必是数字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电子邮件为对象,基于双重进入许可方式,构建了一个电子政务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型。在此基础之上,本文深入分析了电子政务个性化信息服务中的用户建模和个性化推荐,并对电子政务个性化信息服务的两个关键问题:公众信息分类和邮件阅读率追踪与获取进行了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