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清冈卓行的《米洛斯的维纳斯》可以一气呵成,但思考的目光却可以一直驻留于作者用情感挥洒成的文字中;驻留于作者留给我们二度创作的想像空间中;驻留于作者对断臂维纳斯缺憾思绪的旋涡中。“她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应该说赏读的目光第一次接触到这样的阐述姿态时是让人难以接受、难以理解的。一个失去双臂的人因而残废,一件断臂的雕塑因而不完整。在作者这样抽象的叙述中去理解秀丽迷人,我们肯定会有理解的障碍,然而当我们带着发现美的眼光去重新打量这个世界时,我们会发现,其实这个世界上的美具有许多偏爱:法国的艾菲尔铁…  相似文献   

2.
正树,它普通得从来不需要想起,又伟大得永远也不会被忘记……姚文俊校长就是我记忆中的那棵大树。1981年秋,我和刘可钦、马丽娜等一行9人走进了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据说,我们这一行人是姚校长亲自从师范学校挑来的。在那个年代,包分配是理所当然的事,可是,校长亲自去院校挑人还是一件新鲜事。知道这事后,心中还是思忖了许多,一是觉得这校长  相似文献   

3.
唐兴玲 《大学时代》2006,(11):30-31
在北京植物园樱桃沟栈道起处信步,目光首先被旁边两棵古松所牵。近之,见一碑:江苏如皋冒鹤亭墓。细观之,是赵朴初先生写的碑文。提到如皋冒氏,就不得不由人想起明末清初著名人物冒辟疆。毛泽东曾说:“明末四公子中,真正具有民族气节的要算冒辟疆,清兵入关后他就隐居山林,不事清  相似文献   

4.
    
等到学生唱完一首歌后,我走上讲台,全体学生起立,齐声喊:"老师好!"我说:"同学们好。"我望着学生们端正地站立着,想起春天我们植的树,在沙漠的边缘,一片小树——沙枣树。我的目光落在最后一排的座位上,似乎漏栽了一棵树苗。学生坐下,我开始讲课。  相似文献   

5.
用心良苦     
记得读小学六年级时的一个星期五的下午,放学后,李老师将我和另外五个学习成绩落后的同学带到教室后边的山坡上,拿出四棵手指般粗的树苗让我们种。我们挖好坑后拿起树苗一看,才发现有一棵被拦腰折过,伤口还流着白色的汁,我们都说肯定种不活,就扔掉了。李老师捡回来认真地说:“这棵受过伤的,更容易成活。你们信不信?”在我们半信半疑的目光中,李老师满怀信心地把它种下了。两个星期后的一天课间操时,李老师把我们六人带到山坡上看树。啊,真的,四棵小树都长出了新叶,都成活了。又过了两个月左右,到了学期末,李老师再把我们六人带到山坡上看树。这次,我们发现那棵受过伤的树居然比另外三棵都长得高,长得粗。李老师问我们:“知道吗?为什么这棵受过伤的树长得特好?”我们都摇着头,觉得很奇怪。李老师说:“很简单,因为我平时施肥,总是给它多施一点。”“啊,原来李老师偏心!”我们都禁不住笑了起来。李老师也笑了笑,又认真地说:“这树虽然受过伤,但因为有足够的养分,照样长得好。你们的成绩不够好,也像这棵曾经受伤的树。你们平时如果多看书,多做练习,成绩也是会慢慢提高的。相信吗?”“是吗?”我们几个还是半信半疑。直到现在,我才理解李老师带我们种树的良苦用心。(指...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学校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有一棵桃树。每到春天,这棵桃树就开出五颜六色的花朵,可美了。一天,科技小组开展活动,老师说:“今天我们去研究我们校园那棵‘奇特’的桃树。”我们大家来到了这棵桃树下,发现这棵桃树开的花有红的、白的、粉红的,一棵树上开三种颜色的花更奇怪的是同一枝花前面一朵是白色的,紧挨着后一朵却是红色的,有的红花上有两三瓣是白色的,有的白花上有几瓣红色的,还有的一片白花瓣上有几丝红色,也有的粉红色花瓣上有几丝白色。这是怎么回事呢﹖同学们纷纷猜测:土壤的原因;营养不均匀造成的;基因变异的结果;是嫁接繁殖…  相似文献   

7.
《三只蝈蝈》的教和学江苏仇长维《三只蝈蝈》(六年制第五册)叙述了这样一件事:小东和小牛在中午放学的路上,发现有一棵向日葵折了,两个人为能不能救活这棵向日葵发生了争论,并且打了三只蝈蝈的赌,后来他们都积极想办法救活这棵向日葵。作者通过这件事赞颂了少年儿...  相似文献   

8.
提起农业生产中种子的培育,我们自然就会想起营养钵。在小小的营养钵中的种子,经过孕育、萌发,它们长成一棵棵茁壮的禾苗,将它们植入大地母亲的怀抱,它们大都会表现出勃勃的生机,能经得起今后成长中的风霜雨雪。这使我想起了语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最让我们头痛  相似文献   

9.
【模拟考场】话题:美在身边美是一个温馨的字眼,美是一个让人心动的字眼。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努力地张大眼睛追寻着美,可,美有时候就像空气,让麻木的人熟视无睹。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在哪儿?就在你我的身边——  相似文献   

10.
郭华 《中国教师》2010,(17):5-6
<正>人们常说:世上并不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把这句话的"美"替换为"教育家",意思是一样的。在中国,我们并不缺乏教育家,而是缺乏对教育家的发现、肯定和赞美。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相信,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史的教育大国,一定有成千上万的教育家存在,只是我们没有发现他们而已。  相似文献   

11.
纯真年代     
目光久久停驻在一张照片上面:湛蓝而广袤的天空,泥土堆砌而成的房屋,土黄色的院墙.几棵高大的白杨树.蓝黄相间的色彩,题为:<稻城冬天>.我想起小时候的院子,还有那已经渐行渐远的童年.  相似文献   

12.
开学的第一堂课,我就训练学生的常规,教给孩子们一句话:坐如钟,站如松,思想要集中!这是我自己编的一句话,既顺口,又容易记忆,其目的是让孩子们懂得上课的规矩。我们一边说着这句话,一边演示着:坐,坐得端端正正,小腰板挺得可直哪;站,站得真像一棵棵挺拔的小松树,大有风吹不倒之势;思想怎么集中呢?我要求孩子们目光专注,当老师的目光停留在你的脸上时,你的目光必须和老师的目光相接,这才是“思想集中”。我们一遍遍地练,孩子们做得非常到位。我们还搞比赛,个人赛,小组赛,孩子们非常投入。呵呵,像军事训练似的。经过训练的孩子们,上课就有了变…  相似文献   

13.
寻找秋天     
还记得去年的一个周末,我和妈妈到金山公园去寻找秋天。我们边走边找,这时,路边的一棵银杏树吸引了我们。这棵银杏树真奇怪啊!外面的叶子是绿色的,就像是银杏树穿了一件绿色的外套:里面的叶子是黄色的,就像是银杏树穿了一件黄色  相似文献   

14.
只有您站着     
一转眼十四年的光阴已在我的脚下渡过,现在我是一名中学生。每天都面对着可爱的老师、同学和幽静的校园。我发现,每天我们都坐着,老师,只有您站着,您站着的时候,我们看见一棵很高的大树,不时地挥动着修长的手臂,摇落满树的果子。您一生都这样站着,也许您已经累了,您也许想坐上一会儿,但您却没有,风刮来,雨打来,雪飘来,您总是站着,稳如泰山。我发现,老师的目光很美,当我们的心思刚刚想漫游时,您早已看出来了,立刻用犀利的眼神警醒我们上课要专心。当我们失去信心时,您会投来信任的目光,仿佛在说: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它都会…  相似文献   

15.
种子的暗器     
红豆杉树上住着喜鹊夫妇。有一天,勤劳的喜鹊夫妇发现自己家下面的树杈上长出一棵嫩绿的小树苗。细心的喜鹊妻子想起一件事:去年秋天,有一次自己在家中卫生间排泄,可怎么都感觉屁股上有东西,她就跑到长小嫩苗的树干那蹭。难道这棵小苗和自己有关?这样想着,就好奇地飞上前,用尖尖的喙去啄小嫩苗。  相似文献   

16.
植树     
“呀,冒芽了。”(惊喜声如入耳,引人入胜。) “哎,你看,这棵树的芽多绿呀,树干又直,以后准能长成一棵枝长叶茂的大树……”(从眼前联想到前景。) 一棵棵光秃秃的树干上都冒出了那么一点小芽,可爱极了。树边总是围着一群群同学唧唧喳喳地议论着,可是没有一个人去动它。望着此情此景,望着这一棵棵小树,我不禁又想起我们植树时的情景……(简洁的描述,给读者设下悬念。)  相似文献   

17.
在遥远的日本,有一座小镇坐落在群山之颠。镇上生长着一棵樱桃树——一棵蓝绿色的小樱桃树。镇上的孩子们很喜欢这棵樱桃树。所有的人都是如此。镇上的地主说道,“我们的小树长得很美。有一天它会成为全日本最美丽的树。”  相似文献   

18.
《初中生》2007,(Z1)
云博对你说:本期呈现在你面前的是两篇精美的小品文。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可是我们往往在抱怨人心冷漠的时候,却常常忘记了去帮助别人一把。也许你所做的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你在不经意间却换来了一颗感恩的心。这就是《你,总会被人想起的》所蕴含的哲理吧。这让我想起了一句俗语“: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什么叫幸福?可说是见仁见智,但《八度幸福》一文对幸福的理解上升到了人生观的高度,品出了哲学的味道,显然高出一筹。如果我们都能这样处事处世,我想你还会和同学红脸吗?阅读精美的哲理散文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哦,相信你读了以下两文之后应该有所启迪吧。那好,我们现在开始吧。  相似文献   

19.
两棵小松树     
春天,太阳暖暖地照着,高高山上的石头缝里,钻出两棵细嫩的小树苗,一棵是小松树苗,还有一棵也是小松树苗。春雨细细洒,春风轻轻吹,这两棵小松树苗一天天长大了,长高了。瞧,他们个儿一样高,叶儿一样绿,多像一对双胞眙。一天,一棵小松树对另一棵小松树说:“哎,你说,是谁把我们俩种在这儿的呀?”另一棵小松树说:“是呀,我们的妈妈在哪儿呀?”“一定是人把我们种在这儿的。”“不,你看这高山上没有路,人  相似文献   

20.
近日笔者在阅读新闻中无意间发现了两则新闻:一是武汉城管50多人,运用“眼神必杀技”用目光盯走了占道摊贩;另外一则是成都女交警,温柔执法,半小时内用13次敬礼终使难缠的违规司机认罚。笔者认为这两则新闻从侧面反映执法人员巧妙运用了肢体语言,在执法过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使笔者想起了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肢体语言运用上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