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刘昕同学问:《药》结尾处写到夏瑜的坟顶上围着“一圈红白的花”,写“花环”这细节究竟有些什么作用?为什么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这花环是“平空添上”的? “花环”细节的作用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首先,《药》这一悲剧的最深刻处在于它准确揭示了辛亥革命时期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围绕这个主题,作者在“上坟”情节中除了着力描写华、夏两母亲坟场邂逅的神态动作外,还设计了“乌鸦”和“花环”两细节,以突出她们的愚昧。夏四奶奶对儿子的革命工作丝毫不理解,对儿子的英勇献身不以为荣,反感到“羞愧”,所以看到坟上的“花环”,就以为是儿子的阴魂来“显灵”了,并希望由乌鸦飞上坟顶来证实。设计“花环”细节有力地反衬  相似文献   

2.
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说:“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分析研究《药》的一些文章,也多注意到这点。  相似文献   

3.
谈《药》的花环湖南/徐永龙在《药》的第四部分,写了夏瑜坟上“分明有一圈红白的坟顶。”对于这个花环,一般教学参考书及其他分析材料,都大致理解为如下两点:第一,夏瑜的死并非全无意义,还有人在纪念他;第二,给人以“热度”和“亮点”,以免太消极了。按照这种理...  相似文献   

4.
关于鲁迅小说《药》的结尾的含意,历来争论不休:有的人注意到了“花环”与《药》的“结尾”的内在联系,却不能接受“一个是光明的象征、一个是宣染坟场上的阴冷气氛”的看法。持这种看法的人,企图将这二者之间的“不调合”“统一”起来,于是作出长篇引证,试图证明乌鸦是革命者的象征,这未免有点穿凿。也有人认为这正是鲁迅内  相似文献   

5.
《〈呐喊〉自序》一文中,有这样一句:“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对“曲笔”,课本注为“不拘泥于事  相似文献   

6.
陈刚 《文学教育(上)》2008,(14):102-102
新一轮的高中语文第四册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第二版)中,第一课便选了鲁迅的小说《药》。小说以清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秋瑾为原型,塑造了革命者夏瑜的形象。作者特意在夏瑜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勇士”(《呐喊》自序)。  相似文献   

7.
《药》里瑜儿坟上的花环,鲁迅在《呐喊·自序》里说是“平空”添上去的,这样说是实事求是,并非故作谦逊。  相似文献   

8.
鲁迅素谙写人的技法,往往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个呼之欲出的艺术形象。但在描写小栓咳嗽这一细节上,却是用墨如泼。他这样六次描写了小栓的咳嗽:①“里边的小屋子里,也发出一阵咳嗽。”(《药》第一部分)②“那屋子里面,正在窸窸窣窣地响,接着便是一通咳嗽。”(同上)③“小栓便禁不住心跳起来,按着胸膛,又是一阵咳嗽。”(《药》第二部分)④“……里边睡着的小栓也合伙咳嗽起来。”(《药》第三部分)  相似文献   

9.
《失街亭》一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心理和性格。这突出表现为马谡的“三笑”和孔明的“三哭”“。三笑”的原因很明显,不管笑谁,都是马谡自视甚高的表现“。三哭”则不同,分别反映了孔明不同的心理。而这方面《教师教学用书》上  相似文献   

10.
《幸福是什么》(第九册30课)中讲到有一位神奇的美丽的姑娘,头上戴一个“白色的花环”。为什么这花环是白色的?颜色,常常有它一定的象征意义。如红色象征热烈、胜利;金黄常象征光明、幸福;黑色常表示庄严或悲哀;白色常用来象征圣洁。高尚(白塔、小白花)。巴尔扎克的名著《欧也妮·葛朗台》中老葛朗台的领带,作者原先写的是白色,后来改为黑色,无疑对描写那样一个吝啬鬼、守财奴更为合适。《幸福是什么》中的姑娘,是“智慧的女儿”,写  相似文献   

11.
小说这种文学样式主要以环境的描写,人物的刻画为主,如何使人物跃然纸上,形象鲜明生动成为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   《子夜》是茅盾先生的代表作,作者在《子夜》“新后记”中强调要塑造“创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主人公吴荪甫便是这样一个典型人物。作者运用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多种手段刻画出一个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人物形象。   《子夜》第 12章人物描写较为集中,成功的对话、心理、神态描写掀起了全书的高潮。人物出场十分直截,开头就将矛盾又焦虑的内心世界呈现在读者面前,一个个愁结,一桩桩心事排山倒海…  相似文献   

12.
孙洁 《语文知识》2009,(1):87-89
《墙》和《暗示》都描写了非传统意义上的“情”与“欲”的矛盾,即亲情与欲望的矛盾。欧阳子和方方从女性主义角度对人性的某些弱点进行深入挖掘,并都用出色的心理描写对现代主义技巧作出了诠释。  相似文献   

13.
同那些擅长于心理描写的杰出的文学家一样,鲁迅先生也是心理描写的大师,他的代表作《阿Q正传》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而心理描写是其中的一个突出方面。通过心理描写这一艺术手段来塑造阿Q这一不朽的艺术典型及其他人物心态,是《阿Q正传》的一个重要艺术特色,这些心理描写至今仍具有许多值得借鉴的价值。一、突出时局对人物思想的影响从最后三章看,时局是构成《阿Q正传》典型环境的主要因素。在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上,作者突出了时局对人物思想的影响Q平时有一种偏见,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而当举人老爷的船给未庄带来了大不安。人心摇动,时局发  相似文献   

14.
劳伦斯是二十世纪英国文学史上一位天才的作家,是一个敢于标新立异的伟大作家。他的小说中的心理描写不同于传统文学中的心理描写,也不同于现代派文学中的心理描写。他的小说中的心理描写是一种非理性的心理描写,我们甚至可以说非理性心理描写是劳伦斯的独创。 一 文学的心理描写在文学史上很早就已开始,《荷马史诗》和古希腊罗马悲剧作为西方最早的文学作品,其中就有了心理描写。在欧里庇得斯的名剧《美狄亚》中,美狄亚杀子前的独白,就表现了一个被遗弃的妻子爱子怜子又不得不杀子的复杂的二重化心理。但这些心理描写在文学史上没有获得独立的地位。文学作品真正深入到人物心理世界的是托尔斯泰。在他之前的作家如司汤达、巴尔扎  相似文献   

15.
心理描写是通过内心活动对人物进行的一种直接描摹,它可以最直接、最准确、最深入地刻画人物。鲁迅《药》这篇小说就成功地运用了心理描写,其方法如下: 一、行动示现即通过人物“不由自主”的动作来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如对华老栓买  相似文献   

16.
对于《药》的结尾处“花环”的分析,历来有不同的意见。现行课本《教参》基本上沿袭旧说,认为:“十月革命的炮声使他(指鲁迅)在寂寞悲哀中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所以他在小说中夏瑜的  相似文献   

17.
鲁迅的小说《药》,写于一九一九年四月,发表于同年五月的《新青年》杂志上,正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同一个月。这篇作品密切地配合了五四运动,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药》的结构很清楚,分为四段。正面展开描写的是华老栓一家以及他的小茶馆。这四段都是围绕着“药”来描写的,就是:一、买药,二、吃药,三、议论药,四、吃药后的结果。时间是从头一年秋天到第二年清明。  相似文献   

18.
《药》中的人物描写,大致有以下四端。第一描写人物的外表夸张地描写人物外表的特征,这是探索人物的心灵,展示人物性格的惯用手法。《药》中这样写道:“小栓坐在里排的桌前吃饭,大粒的汗,从额上滚下,夹袄也贴住了背心,两块肩肿骨高高凸出,印成一个阳文的‘八’字。”这是一幅患有童子痨的严重病人的画像,他已经十分虚弱,瘦得皮包骨头。这不仅是生理描写,而且是病理描写,文中凡写到华小栓的地方,老是和“一阵咳嗽”或“咳着”的字眼连结起来,真是贴切极至。康大叔是个“浑身黑色的人”,他的脸  相似文献   

19.
《源氏物语》,描写了日本平安朝荒诞的宫廷生活,塑造了宫中贵族妇女的群像,是一部日本平安朝妇女血泪交织的生活史,其主要艺术风格是,通过自然景物描写,展示人物心理,通过人物心理描写,刻划人物性格,被称为“心理小说”,其艺术成就,如同我国的《红楼梦》一样,堪称“空前绝后,无与伦比”。  相似文献   

20.
弹词小说是盛行于中国明清时代的妇女文学,《再生缘》是其中的佼使者。《再生缘》的心理描写是中国古典小说心理描写的“异态”,与其他中国古典小说的.心理描写表现出诸多差异,具有“意识流”意味,但是它和20世纪西方现代小说的“意识流”又有所不同。这种独特性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