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教世界》2015,(9):48
很久以前,在一个村庄里有一个远近闻名的财主。他从不思考自己所说的话,为此得罪了不少人。有一天,这个财主设宴请客。桌上摆满了鸡鸭鱼肉、山珍海味。客人来了不少,可能是他希望来的几位客人还没有到,于是他非常失望,就不假思索,自言自语道:“该来的怎么还不来呢?”客人们一听,心里凉了一大截:“什么叫该来的没来,难道我  相似文献   

2.
哲学,一种生存方式,我们就来谈谈“对话教学”吧。不过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少人对“对话”教学还不甚了了。诸位,能否就此发表一些高见呢?刘静(四川成都十四中学教师):我以为“对话节目”曾经流行过一阵,已经过时了。但教育不是对流行的追逐,而是要选用最适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培养,这个适合的标准应该由学生来定!他们最能接受什么方式?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教育而言,“对话”连序幕都还没有拉开呢!吴礼明(安徽淮北临涣煤矿中学教师):如今,“对话”是一种哲学,一种生存方式,我们就来谈谈“对话教学”吧。不过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少人对…  相似文献   

3.
走进春天     
不知不觉,春天又一次来到了我们身边。在一年的四季当中,最受关注的,当属春与秋的更替了,以至于我们用它来称谓历史,概括时间。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就叫《春秋》,还没听说有一部叫“冬夏”的历史书。如果非要在冬与夏之间作个比较,似乎冬的过渡色彩更浓一些。否则。“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也许就成不了名言了。所以,冬天就像人们急欲穿越的荒漠,而春天无疑就是天边那块令人向往的绿洲了。不少动物用“冬眠”的方式来“抵御”冬天,一觉醒来春光明媚,想来其问所做的梦一定很美。  相似文献   

4.
从前,有个人财大气粗,自命不凡,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就没有办不成的事。但他肚子里缺少墨水,说起话来随随便便,不加考虑就轻易出口。为此,他得罪了很多人,朋友也越来越少。有一天,他设宴请客,桌上摆满了山珍海味,宾客倒也来了不少。但他一看,有几个重要人物还没有光临,就不假思索, 自言自语道:“该来的怎么还不来呢?”  相似文献   

5.
今年我省高中(包括中专)招生考试的作文题是《毕业前夕与同学谈志愿的一封信》。考试结果表明,一年来,我们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训练方面,是有成绩的,特别突出的是,较往年,错别字和病句都大大地减少了,卷面也更整洁了。但,这还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要看到,问题仍然存在不少,有些还很突出。以作文审题为例,就有这些现象:一、弄错对象——题目要求写的是“与同学”的信,但实际上却有不少人开头就叫:“亲爱的爸爸”,或“敬爱的党支部”、“亲爱的全体同志”  相似文献   

6.
一条板凳     
早晨,我刚跨进教室,值日生王卫东就跑来告诉我:“陈老师,你看,不知谁拿板凳当跷跷板,把一条板凳又搞坏了。”看着那条坏了的板凳,我心里很生气,恨不得马上把班上几个“小顽皮”找来狠狠地“训”一顿。可是,转念一想,“训”究竟不是办法,过去“训”得也不少,还不是“大事小事,训过就了”,孩子们并没有从中接受教育。因此,我想还得讲究  相似文献   

7.
一般认为孟浩然《过故人庄》诗中“还来就菊花”是“还来欣赏菊花”的意思,但是文章通过分析“就”的词义、考证重阳节饮用菊花酒的风俗以及分析整首诗的意思后认为:“还来就菊花”宜理解为“还来饮菊花酒”。  相似文献   

8.
在英语里,“小鸟(bird)”这个单词可是到处“飞”呢,它的用处是不少,下面就来瞧瞧吧。  相似文献   

9.
还未签约却无薪上班?“白用期”两难境地的辛酸如何来解决?请看——一边还在忙着毕业离校,另一边却已经要拎起公文包,天天义务上班。毕业前的大学生不仅要办理离校手续,还要频频体会离愁别绪。可就在这忙碌不已的时候,却还要按时到还没签约的“准东家”去上班。不少大学生正为此感到郁闷:还未签约却要开始无薪上班?试用期前难道还有个”白用期”?个案:上班与毕业典礼冲突  相似文献   

10.
蒋星是个看起来挺讨人喜欢的孩子。刚接手他们中队的第一天,他就站在办公室门口友善地打量我,还甜甜地道了声“老师好”。可同事们一看到他就皱眉头,还跟我讲了不少他的“差劲”表现,提醒我要多“关注”他。  相似文献   

11.
想见识天下的奇花异草吗?不用去周游世界苦苦寻找,在我们伟大祖国的西南方就有这样一块宝地。还记得那首歌吗?“美丽的西双版纳……”对了,这个宝地就在号称“植物王国”的云南。云南的植被可说是从长白山到海南岛各种植物种类的缩影,它所拥有的植被种类居全国之首。在这个“植物王国”里,有不少奇花异草,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极为罕见。来,跟着奥秘精灵走,我带你去见识见识这些宝贝花草!  相似文献   

12.
家乡的记忆     
我的家乡地处上海西郊的城乡结合部。上幼儿园时,我家的房屋还是被称为农村“土楼房”的老房子,其中有不少简易“小房屋”是用来出租的。那时我家的房客还真不少,天南地北来此经商打工的,就租住在我家的“小房屋”里。我每天从幼儿园回来,总要和几家房客的同龄孩子玩耍。我父母  相似文献   

13.
问:“我招惹谁了?”“干苦活儿的打算独自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骆驼祥子》)就这一句话判定了祥子的死刑。祥子为什么不能像常人一样靠自己的双手来营造美好生活呢?正所谓“他是一头拉车的牲口”(老舍语),“有他不多,无他不少”。同学们在研读课时,能引证这个观点的理由吗?  相似文献   

14.
杜刚刚 《中学科技》2023,(21):22-23+39
<正>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动手“做”的能力。在整个初中化学课程教学中,关注实验教学,选择可行的方法来指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锻炼和提升学生动手“做”的能力,深化其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但是,就目前课程教学的形式来看,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如“学生很难根据实验的要求来提出一些属于自己的实验猜想”“学生难以独立完成实验的设计”“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弱”“化学实验的进行缺乏创新,难以引发学生的共鸣”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从西方引进了不少“全*”的新概念,如“全语言”、“全智能”、“全母语教育”等等。而这里所说的“全学习”正是从这些新概念中引申出来的。但从深层次看,这里只是借用“全*”的形式来表达而已,全学习的思想是历史的积淀,散见于各种典籍之中。如在我国古代就有“明辩之,慎思之,笃行之”、“博学于文”等的说法,注重学习的完整性和全面性;而翻开西方教育名著,在苏格拉底时代,他就劝人学习各门学科,并“终其一生”,注重学习的全方位和终身性,类似表述不胜枚举,但还没有人明确提出一个完整的概念来总揽这些思想。…  相似文献   

16.
光看着别人“酷”那是很不过瘾的。不少人精心筹划,潇洒“酷”了一回。还有些人是一不小心就“酷”起来的。他们真正尝到了“酷”的滋味。  相似文献   

17.
我扮酷     
光看着别人“酷”那是很不过瘾的。不少人精心筹划,潇洒“酷”了一回。还有些人是一不小心就“酷”起来的。他们真正尝到了“酷”的滋味。  相似文献   

18.
扮酷     
光看着别人“酷”那是很不过瘾的。不少人精心筹划,潇洒“酷”了一回。还有些人是一不小心就“酷”起来的。他们真正尝到了“酷”的滋味。  相似文献   

19.
光看着别人“酷”那是很不过瘾的。不少人精心筹划,潇洒“酷”了一回。还有些人是一不小心就“酷”起来的。他们真正尝到了“酷”的滋味。  相似文献   

20.
光看着别人“酷”那是很不过瘾的。不少人精心筹划,潇洒“酷”了一回。还有些人是一不小心就“酷”起来的。他们真正尝到了“酷”的滋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