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一,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要让学生真喜欢本门课程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必须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校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干课程,是高校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是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很强的一门课程,文章从课程存在的问题出发,引入实践内容,从课程引入、教学课堂设计、教学方法选用、新媒体应用与课堂结合、成绩评定等角度进行全新的实践和思考,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程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思修》课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势在必行,互联网与教材的结合,互联网与课堂的结合,已经成为新的时代标签,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已成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课题。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作为出发点,通过共享网络资源库平台的建设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实效性,从而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和发展寻找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王京 《中国科技纵横》2011,(23):396-397
教学方法是实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关键。科学合理的运用案例教学法、对话教学法和拓展教学法,加强本门课程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对实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价值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承担着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律意识的重任,明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任务,正确处理好教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几个关系,改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授方法对于实现该课程开设的目的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探索和创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将有效增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对高职学生立德树人具有重要的意义。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地方文化特点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紧密层的地域优势,探索实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23456”教学模式和多样化教学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一门针对大学生进行道德与法制教育的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特点,重新认识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的网络平台,积极开展实践教学.以引导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开展道德实践和法律实践活动为基本途径,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相似文献   

8.
华山  梁宇 《科教文汇》2008,(13):31-3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高职院校的该课程必须适应我国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对立德树人工程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内容、改善教学手段、突破教学常规。本文即以此为内容,主要探讨适应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田克 《科教文汇》2008,(28):178-17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把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提到非常重要的高度加以突出强调,指出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为此高校应建立和完善《基础》课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探索《基础》课实践育人的有效路径,给学生创造更多的主动参与道德与法制实践的条件和机会,并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陈伟 《科教文汇》2009,(21):74-7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两课”系列课程之一,与其他课程有所不同,并不能完全照搬其他课程的教学方法,而是需要结合课程实际和学生实际,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将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过程采用的方法进行分析,以促进和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两课"系列课程之一,与其他课程有所不同,并不能完全照搬其他课程的教学方法,而是需要结合课程实际和学生实际,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将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过程采用的方法进行分析,以促进和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孙涛 《今日科苑》2009,(24):262-26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作为德育教育应坚持实效性原则,其中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应在教学方法及其检验手段上具体反映实效性原则,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3.
孔成华 《中国科技信息》2006,(24):239-239,241
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决定从2006年秋季新生入学开始,各高校普遍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设置方案。全国普通高校(包括高职高专)将对2006级新生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现对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的几个问题作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俊 《科教文汇》2010,(22):21-22
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特色以及在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从加强素质教育、把握教学重点和加强教学实践三方面入手,不断丰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内涵,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必修课。根据自己对这门课的教学经验,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要求,本文主要分析了这门课程改革的必要性、现实挑战性及如何提高该课程的教学实效性的几点建议,浅谈拙见,以为探讨。  相似文献   

16.
文军 《科教文汇》2011,(28):24-25
随着课程考试改革的深入,加强试题库建设已成为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库建设的过程出发,阐述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库建设的意义、建设模式及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17.
成云卿 《科教文汇》2008,(34):165-165
经过修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更加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为了能够更好的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使这门课程成为一门让学生真正获益的课程,提高其教学实效性则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入手,提高该门课程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毛静静 《科教文汇》2008,(33):164-16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为依据,以学生实践性和创造性的主题活动为形式,通过组织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参与课内外、校内外的各种实践活动,广泛参与和体验现实社会生活,使其主体能力得到优化的过程。该课程实践教学形式可分为课堂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两大类,通过各种实践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职学校中的重要课程之一,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其课堂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实施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成为了中职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力求促进中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中职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在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过程中,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如何构建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课程体系,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笔者就教师和学生的不同要求做了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